雌雄名劍「幹將莫邪」 本是一對夫妻的名字

「寶劍鋒從磨礪出」,這句耳熟能詳的格言是說經千錘百鍊勤加磨礪就能鍛造出鋒利的寶劍。可一把寶劍的誕生只鍛煉磨礪就夠了嗎?鍛煉只能打造出劍的鋒,卻鑄不出劍的魂,真正的寶劍是有魂的,就如史上有名的雌雄雙股鴛鴦劍——幹將與莫邪(yé),這對名劍上凝結的豈止是鍛造師的心血?名劍之所以是名劍,劍身上更承載着流傳千古的故事。

幹將、莫邪本是人名,是一對夫妻,夫名幹將,妻叫莫邪。幹將,春秋末期吳人,史上有名的鑄劍師,他與春秋時著名的鑄劍大師歐冶子師出同門,水平在伯仲之間。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這不,楚王(有說是吳王,有說是晉君)便把鑄造寶劍的重任交給了幹將。有人要說了:攬上活不好嗎,有錢掙啊。有活干是好,可要看誰的活,給國君幹活可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事。

關於幹將莫邪夫婦鑄劍的故事,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有多個版本。一個版本重點在鑄劍,另一版本重點在復仇。話說幹將接了楚王的單,沒日沒夜地開爐鑄劍,「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可以想像鑄劍的場景。可能因為原材料太講究了,銅鐵錫鉛在熔爐里硬是不熔,這可如何是好!到期給楚王交不上貨是要掉腦袋的。莫邪看見夫君為此愁眉不展,便投身到熔爐之中,以身祭劍(用現在的說法是做了催化劑),技術難題解決了,幹將鑄造出雌雄兩把寶劍,為紀念妻子,雌劍命名為莫邪,雄劍就叫幹將。幹將莫邪,這對凝聚着夫妻二人心血精魂的雌雄雙劍流芳千古。

另外一種關於鑄劍過程的傳說沒這麼慘烈,莫邪沒有以身祭劍,只是將自己的頭髮指甲剪了扔進熔爐中,這樣也能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能用頭髮指甲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搭上性命呢,這種方式人更能接受些。

無論用哪種方式鑄劍,終究還是誤了工期,歷時三年才把劍鑄成。幹將離家給楚王獻劍前,知道自己將會一去不歸。他帶走了雌劍莫邪,把雄劍幹將留下,並囑咐妻子等兒子長大了給他報仇。於是便有了幹將莫邪的兒子赤鼻為父報仇的故事,這一故事在《列士傳》《孝子傳》《搜神記》中有各個不同的版本,記述有詳有略,過程都一樣:赤鼻以自己的人頭與幹將劍為誘餌,請義士獻給楚王,義士藉機殺死了楚王,義士也因此身死。

幹將高超的鑄劍術,楚王的殘暴,少年的壯烈,義士的輕生重義都鑄在幹將莫邪這對雌雄寶劍中了。劍雖不存世,劍魂傳千古。

文/廣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