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好不容易統一,為何要把權利分封出去?自己手裡只有一小塊地

相信很多人對於武王伐紂非常熟悉吧,畢竟由於《封神演義》的存在,是這一段的歷史,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不過我們都知道,最後周武王成功取得戰爭的勝利,不過他取得勝利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封。

而分封制的出現,也為周朝後來的分裂埋下了禍根,不過很多人非常納悶,畢竟周朝都已經滅商成功了,為什麼還要把手裡的大部分權利都分封出去呢?自己手裡只有一小塊地方。在《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中記載:「武王、成、康所封數百,而周姓者五十五,地上不過百里。

仔細查閱資料後,才發現,不是周武王想分封,而是他不得不分封,首先,周武王滅商,並不只有他一方勢力,而是當時天下大大小小的諸侯,當時的周武王勢力疆域不過百里,可動員的軍隊有「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

由此可見,當時的周武王勢力多麼弱小,而且還有一個事情,那就是即使是商朝,也不是真正的統一,在商朝的疆域裏面,也有大大小小的國家,只不過這些國家需要向商朝上貢,名義上服從商朝的統治,實際上也算是獨立的。

除此之外,在商末周初的時候,實際上是部落聯盟尊共主的政治體制,每一位大臣都是一個部落的代言人,姜尚也是。而且別看周武王滅商有多米厲害,實際上他只不過是各部落推舉出的代言人而已,所以當時的周朝不分封也不行。

不得不說,以現代人看古代,很多人會有一種悠然的優越感,覺得自己非常聰明,甚至還想着如果我到了那裡會怎樣改革,實際上古代那些掌權者,不是不想改革,而是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