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凈土拉達克:曾是中國藏區之一,今為印控克什米爾的一部分

中國西部邊陲,其實面臨著諸多挑戰。比較強勢的對手,自然是印度。印度這些年,不僅侵佔着藏南大片領土,在克什米爾地區,同樣咄咄逼人,大有當年英屬印度的氣勢。

除了印度以外,巴基斯坦也是中國西部非常重要的一個鄰居。幸運的是,中巴關係不錯,因此雙方很快就邊境問題,達成了一致。1963年,中巴簽署了《中巴邊界協定》。

在這份協定當中,中國用2萬多平方公里的坎巨提,換取了5800多平方公里的喀喇崑崙走廊。單純從數字角度來看,似乎是中國吃了虧。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是戰略上的巨大勝利。畢竟喀喇崑崙走廊遍布高山,防禦成本極,是阿克塞欽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和巴基斯坦處好關係,有利於我國西部邊防的穩定。

不管怎麼說,中巴邊境可算是沒有領土爭端了。但是印度這邊不爽了,1947年印巴分治以後,印度就在風風火火地開疆拓土了。他們認為,作為英屬印度的嫡長子,但凡是英屬印度統治過的地方,都應該由印度來繼承。


拉達克,中國傳統藏區之一

拉達克地區,約有4.5萬平方公里,處於克什米爾東南部,北邊是喀喇崑崙山脈,南邊是喜馬拉雅山脈。整片地區處於世界屋脊之上,平均海拔在3000米到6000米之間。

這地方其實和西藏沒什麼區別,完全是藏區的一部分。由於處於高原之上,空氣稀薄,因此地廣人稀。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20多萬人,且基本都是藏民。

有關拉達克的歷史,咱們可以簡單了解一下,基本都是和西藏以及中原王朝息息相關。

  • 拉達克地區最早和藏區一樣,都信奉苯教。他們在這裡建立了一個藏民族的國家,象雄王國。
  • 公元7世紀,吐蕃王國松贊干布,出兵吞併了象雄王國,將拉達克地區,併入了吐蕃王國。由於拉達克地處西域和藏區交界的地方,而唐朝安西都護府在西域威名遠赫,實力強大,因此唐朝也曾經短暫統治過該地區。不過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吐蕃在統治拉達克。
  • 公元9世紀,吐蕃王國內亂,諸侯們各自為政,拉達克在這一時期,也建立了一個拉達克王朝,大量藏傳佛教的子弟前往拉達克定居避禍,而拉達克的意思,就是喇嘛之地。
  • 公元16世紀,拉達克王朝被勝利王朝所取代。1635年,勝利王朝滅了稱霸阿里地區古格王朝,達到了全盛時期。

不過伴隨着伊教在中亞地區興起,信奉佛教的拉達克勝利王朝也面臨著強大的壓力。為了生存,該王朝不得不在印度莫卧兒帝國和藏區之間左右逢源。

到了清朝統治藏區時期,拉達克便直接跟着清朝混了。畢竟連強大的準噶爾汗國都不是清朝的對手,拉達克閉着眼睛都知道跟着誰混比較有前途。

一直到19世紀前期,英屬印度開始在南亞次大陸大殺四方,拉達克地區才再次陷入戰亂。1819年,查謨王國開始侵佔拉達克勝利王朝的領地,並且在1839年徹底霸佔拉達克。


當時拉達克也曾經向清朝的駐藏大臣求救,奈何駐藏大臣卻沒有及時伸出援手。英屬印度見查謨國王佔領了整個克什米爾,便將其冊封為查謨-克什米爾大君。

1846年,英屬印度,在沒有與清朝代表商談的情況下,就擅自將拉達克劃入了查謨-克什米爾大君的勢力範圍。

其實拉達克從人種、文化、建築等方面來看,完全就是一個小西藏。這裡的居民,多數是藏民。不過伴隨着印度的統治,拉達克的民族成分肯定有所改變。

這裡的文化,也是以藏文化為主。這裡的建築,和拉薩的建築幾乎一樣,是正兒八經的藏族建築。所以說拉達克原本和藏南的地位一樣,同樣是西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只不過印度在1947年印巴分治後,以英屬印度嫡長子的身份,強行霸佔了這片地區。而這裡地廣人稀,十分好控制。當時中國內部還沒有安定下來,沒工夫去管西部邊陲之事,這才讓印度鑽了空子。

印度佔了拉達克以後,的確向當地移入了一部分印度人。但是由於生活條件過於艱苦,完全沒法和藏南地區相提並論,所以願意長期居住在拉達克的印度人,並不多。哪裡像藏南地區,已經有了上百萬印度人。


如今拉達克成了印控克什米爾的一部分

1947年,印巴分治,原則上是根據信仰來劃分勢力範圍的。但是克什米爾地區出現了很大的紛爭,因為這裡的土邦統治者想要跟着印度混,但老百姓想要跟着巴基斯坦混。那就只能打一架決定歸屬了。

1949年,雙方打完以後,印度佔了克什米爾地區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成為了大贏家。

印控克什米爾的土地,主要分成了三部分,分別是:查謨地區、克什米爾谷地以及拉達克。

其中拉達克地廣人稀,是最好控制的。查謨地區則是印教徒的聚居地,也非常好控制。唯獨克什米爾谷地,聚集着大量的伊教徒,是克什米爾地區動蕩不安的根源所在。

拉達克不適合移民,但手握拉達克,印度就能確保適合生存的克什米爾谷地,牢牢掌握在他們手裡。


印度為何總拿阿克塞欽說事

關於這一點,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在英屬印度時期,他們通過一條所謂的約翰遜線,在沒有得到中國允許的情況下,擅自將阿克塞欽地區,劃入了克什米爾。這就是印度時不時拿阿克塞欽說事的原因。

上世紀50年代,中國在阿克塞欽修建新藏公路時,就曾遭到印度當局的強烈反對。到了60年代,雙方邊境小摩擦不斷,在一次規模有限的戰爭中印度戰敗,這才暫時不提阿克塞欽的事情。

但這不代表他們忘掉了這塊地盤。阿克塞欽對中國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幾乎是新疆和西藏取得陸路聯繫的樞紐,因此中國不可能放棄。印度也別做類似的春秋大夢了。

那麼為什麼印度時不時要提一嘴阿克塞欽呢?其實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阿克塞欽,而是為了保住拉達克。

因為從法理上來說,中國對拉達克依舊可以擁有主權要求。而且從實戰中也證明了中國有能力收復這片土地。

這就讓印度當局十分慌張了,一會兒提阿克塞欽,一會兒拿西藏說事,總之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中國忽視拉達克的主權問題。

這就好比你賣東西,成本50塊的東西,你標價60塊生意肯定不怎麼樣,因為沒有砍價空間。但如果你標價100塊,讓客戶砍價到60塊,估計誰都心裏美滋滋,生意自然好。

印度心裏的目標就是拉達克,但如果印度一直只堅持要拉達克,那拉達克勢必會成為雙方討論的關鍵。所以印度別出心裁,直接拿阿克塞欽說事,這樣中方就沒功夫去管拉達克了,先保住阿克塞欽再說。


印度為何拚命想要爬上青藏高原

從印度在藏南、克什米爾以及其他中印邊境地區的表現來看,他們就是要爬上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在印度人眼裡,那就是一面高聳入雲的牆。

對印度來說,自己一直生活在牆下,實在是太沒有安全感了。要想擁有足夠的安全感,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控制這面牆。

這或許就是印度這些年來一直想要爬上青藏高原的原因。不過,當年英屬印度時期,清朝那麼弱,他們都沒能爬上來,現在英屬印度都作古了,中國又強大起來了,他們居然還想着爬上來,這不是開玩笑嗎?

印度的自信,主要來源於英屬印度,但他們明顯沒有搞明白英屬印度解散後,自身的定位。連印度昔日的宗主國英國,在歸還港島的問題上都低頭了,這事兒印度不清楚嗎?你可以做南亞霸主,但還想在中國面前囂張跋扈,這就有點想入非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