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罵!李嘉誠賣43個港口被點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卻力挺:幹得漂亮

回顧香港首富李嘉誠的一生,真是跌宕起伏,波瀾壯闊。

已經到96歲高齡,本應該頤養天年,卻因為賣43個港口給美國財團,讓自己的晚年招來一頓黑評和指責。

3月4日,李嘉誠旗下香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擬向美國貝萊德牽頭的財團出售80%的資產,轉讓43個港口及配套物流網絡,包括巴拿寫運河及兩個港口,協議為2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57億元。

香港《大公報》三批李嘉城

3月13日,港澳事務辦公室轉載一篇來源為香港《大公報》的文章題為《莫天真 勿糊塗》,文章評論李嘉誠賣港口這件事,「面對如世大事大義大節,有關企業當三思,應好好想想:有關問題的性質和要害是什麼?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哪一邊。」

3月15日,香港《大公報》又發表一篇《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其中提到了愛國港商霍英東當年頂着港英當局的槍口,組織船隊突破封鎖線,將藥品、鋼材等戰略物資運往內地,是錚錚愛國者。

文章指責李嘉誠沒有考量國家民族利益。

因為通過這次交易貝萊德將控制全球約10.4%的集裝箱碼頭吞吐量,躋身全球三大港口運營商行列,其完全可能配合美對華打壓,中國航運貿易或受阻,比如給中國船加收「過路費」、拖延通關時間,甚至找借口禁運。

美或依此在全球併購港口,「讓中國船舶無處可靠。」

但是李嘉誠是誰?是一個做生意永遠不會讓自己吃虧的商人,有人說「巨額財富和一面錦旗」,商人自然會選擇錢。

李嘉誠早年靠囤地賺得盆滿缽滿,如今又在敏感時期賣戰略資產,現在是被全網罵「冷血投機」。

經濟學家郎咸平為李嘉誠發聲

在一眾罵聲中,有一個人站出來為李嘉城發聲,就是著名的經濟學家郎咸平!

郎咸平指出三個點:

一、李嘉誠在2012年5月25號,就在集團股東大會上明確指出,他的長子李澤鉅是這兩個企業的繼承人,所以做這個賣港口決定的,可能是李澤鉅。

二、李嘉城是是徹底的民營企業家,商人一定是利潤最大化。2024年上半年,這兩個巴拿馬港口收入就佔了3.9%,但是利潤不到1%,是績效非常不好的港口,美現在想拿,是個天賜良機,正好甩掉包袱。

三、媒體指責李嘉城是大錯特錯,關於港口帶給國家的壓力,李嘉誠是不會感受到壓力的,因為人家是加拿大籍,賣港口是以追求利潤為唯一目的的企業家做的最漂亮的資產置換

郎咸平還說二三十歲,三四十歲的年輕人,根本看不明白背後的邏輯,建議多學習,不要瞎批評李嘉城。

郎咸平的這翻話翻譯下來,就是網友說的「要錢還是要錦旗,當然是選錢。」

可以說李嘉城賣港口的時候就已經想好退路了,否則也敢輕易做決定。

不必道德綁架,更不必喚醒裝睡的人

郎咸平的通篇理論,其實就是以商人的角度去在商言商,和我們的憤怒點不在一個點。

可以說我們能指責,站在道德層面指責,但是無權真正干涉長江實業,畢竟這是他們自己的資產。

我們普通人確實無法思考到大佬的高度,我們不懂商戰,我們更無法感受李嘉城拿下這43個港口的心酸,商人買賣正常,但是關鍵節骨眼,反正都是賣,為何不賣中國?這才是公憤的點。

但是歷史讓人記住的,從來不是誰是首富,誰有多少錢,而是誰更活在人們心中,誰是大家簇擁的民族大義企業家。

霍英東與李嘉誠財富齊名,但是霍英東抗美援朝時期,冒着生命危險為內地運送物資,改革開放後積極投資大陸建設,更是北京申奧成功的關鍵人物。

2006 年,霍英東先生去世了,享年84歲,港澳為他降半旗,政商界大佬為他扶靈,國家給予了他最高規格的國葬待遇。

時至今日,霍家愛國的精神從霍英東接棒到霍啟剛手裡,在公益事業、在促進內地與香港交流合作等方面,都能看到霍氏家族的身影。

所以,無論李嘉誠賣港口事件走向何方,活在人們心目中的,一定不會是比誰的財富更多,比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