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粟裕這場仗,打得夠狠,贏得夠絕。
按常理,解放軍在戰場上向來是「先挑軟柿子捏」,先打弱旅,蠶食敵人,逐步削弱對方的戰鬥力。
但這次,粟裕反其道而行,直接盯上國軍的王牌部隊——整編第二十六師。
要知道,這支部隊可是蔣介石的心頭肉,號稱「南京鋼鐵長城」,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
粟裕這一手,怎麼看都像是「以卵擊石」,可結果呢?二十六師全軍覆沒,快速縱隊被打殘,國軍的美械裝備成了繳獲品。
粟裕究竟是怎麼做到的?他真的是在冒險,還是早就算好了這筆賬?
宿北戰役剛剛打完,解放軍雖然大獲全勝,但局勢仍舊緊張。
宿北這一仗雖然殲滅了國軍的整編第六十九師和第五十師,但解放軍依然被圍在敵軍的包圍圈裡,四周的國軍還在不斷調動,試圖圍殲粟裕的部隊。
粟裕沒有時間慶祝,他必須儘快找到突破口,否則華東戰場的局勢依然是被動的。
中央軍委的電報也到了,要求粟裕部迅速向魯南發展,鞏固戰果。
這個時候,粟裕面臨著一個選擇:是按照傳統戰法,先打弱旅,還是直接挑硬茬子?
一般來說,先打弱旅風險小,勝算大,符合以往的作戰經驗。
但粟裕偏不這麼干,他盯上了馬勵武的整編二十六師。
這支部隊是裝備最精良的,戰鬥力最強的,也是蔣介石最倚重的王牌之一。
粟裕的理由很簡單:打掉這支部隊,不僅能從戰術上取得勝利,更能從戰略上改變整個戰局。
當粟裕在作戰會議上提出這個計劃時,幾乎所有人都反對。
大家都覺得這是在冒險,甚至有些人直接說:「打二十六師?這不是找死嗎?」
粟裕沒有急着反駁,而是讓大家冷靜下來,仔細分析局勢。
他攤開地圖,指着魯南戰場上的敵軍部署,逐一分析敵人的動向和可能的應對策略。
最終,他堅定地說:「打掉二十六師,才能真正撕開敵人的防線,讓我們徹底擺脫被動。」
陳毅拍板支持:「行,就按你的來!」
粟裕不僅要打,還要打得漂亮。
他沒有急着進攻,而是先製造假象,讓敵人誤判形勢。
他命令部隊大白天行軍,這在解放軍的戰術中是極為罕見的。
國軍情報部門得到消息後,立刻向薛岳彙報,薛岳一聽,立刻判斷:「粟裕已經無力再戰,正在敗退山東。」
薛岳的誤判,直接導致國軍上下放鬆了警惕。
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二十六師的師長馬勵武居然組織了一場盛大的元旦晚會,喝酒看戲,一派悠閑自得的樣子。
他甚至在晚會上公開放話:「三天之內,我軍必定挺進臨沂,進不去,我提頭來見!」
可就在他沉浸在慶祝的氛圍中時,粟裕的部隊已經悄然完成了對二十六師的包圍。
1947年1月2日夜,粟裕提前兩小時發動總攻。
戰鬥開始得極為突然,二十六師根本沒反應過來,指揮部很快陷入混亂。
馬勵武試圖回到前線指揮作戰,卻發現所有撤退路線已經被切斷。
戰鬥最激烈的時候,國軍的快速縱隊試圖依靠坦克突圍。
但天不作美,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讓戰場變成了一片泥濘的沼澤地,坦克寸步難行。
快速縱隊的美械裝備此刻成了累贅,士兵們深陷泥濘之中,行動困難。
粟裕一看,立刻下令全軍猛攻,徹底殲滅敵軍。
戰鬥持續到1月3日下午,二十六師全軍覆沒,馬勵武被俘。
快速縱隊的坦克和火炮被繳獲,戰場上留下的,是一片狼藉的美械裝備。
粟裕沒有停下,他立刻命令部隊向棗莊、嶧縣進軍,繼續擴大戰果。
棗莊的國軍部隊依託堅固工事拚死抵抗,戰鬥一度陷入僵局。
粟裕決定採用地道作戰,指揮部隊挖掘地道,直接在敵軍城牆下埋設炸藥。
連續幾次爆破後,棗莊的防線終於被攻破。
1月20日,棗莊戰役結束,守軍整編五十一師被殲滅,師長周毓英被俘。
至此,整場魯南戰役落下帷幕,解放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這場戰役之後,蔣介石再也不敢小看粟裕,而粟裕的名字,也徹底成為華東戰場上的傳奇。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並非時政社會類新聞報道,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