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位於港城東角,
承載了無數東沙人的鄉愁。
光陰流轉,
這片土地上的故事,你還記得多少?
有人說,老地方就像一首老歌,
越聽越有滋味。
今天,就和小編一起
用3首民謠歌曲
打開東沙這座江邊小鎮的故事……
起初,東沙只是一片長江邊的灘涂。
直至1962年,沙洲縣人民政府開始在這裡圍墾造田,並組織了老沙地區的「坍江戶」,在此地居住。
東沙灘涂圍墾,20世紀70年代
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為解決當地居民的生活問題,七干河邊設立了東風供銷社。
隨後,周邊建起了商店、糧站、食品站、旅館、郵電局和集貿市場,逐漸形成了一條長300米、寬5米的主街道。一條新興而熱鬧的街市由此誕生。
東沙供銷社百貨商場原貌
東沙影劇院原貌
1982年東沙公社成立,東風鎮更名為東沙鎮。
屬於「東沙」的煙火氣,從此刻開始悄悄蔓延。
2000年7月,東沙鎮併入兆豐鎮;
2003年8月,隨兆豐鎮併入樂余鎮;
2013年3月,調整為南豐鎮進行管轄。
東沙鎮政府辦公樓原貌
21世紀初,時代的快速變遷使得不少東沙人搬離了故鄉,去到樂余、南豐、楊舍等地發展。
時過境遷,東沙從一個熱鬧的集鎮成了人們記憶里的鄉愁。
如今,走在曾經的東沙街頭,寂靜的恍如隔世,每走一步都是歲月的痕迹。
逝去的年華,不變的情懷,在東沙,仍能找尋到記憶中的美好瞬間。
人民路上,曾經的東沙汽車站,是許多人在這裡落腳的第一站。過去的人聲鼎沸,刻在了陳舊的牆壁縫隙中,在記憶中迴響。
路邊的商鋪里,還保留着20世紀的裝修風格,褪色的招牌上,寫滿了曾經的繁華。
時間的腳步,似乎在這裡越走越慢。
「每周六、周日、法定節假日正常營業……」理髮店門前的告示里,藏着東沙人生活的痕迹。
每一棟老房子都藏着一段過往。曾經多少風雨故事,都隨着城市的發展進程,成為了眼前的斑駁。
記憶中的建築靜靜地守在街角,像一個許久未見的故人,對視的那一刻,一段段回憶便湧上心頭。
原工商行政管理局
原稅務局
東沙醫院
當回憶與現實重疊,幾十年的光陰片段交錯而來。
掛在窗口或院子里的鹹魚鹹肉、偶爾路過身旁的大爺大媽、日復一日按時停靠的公交車……
具象成了東沙生活的一天、一天,又一天。
東沙少年路,多少個東沙的孩子們在這裡長大。
曾經,東沙幼兒園、小學、初中都位於少年路上,短短的一條路,許多人走了十多年。
東沙初級中學原貌
直至今日,那些年的歡聲笑語總是回蕩在耳旁,久久不能忘懷。
東沙小學原貌
長江邊野餐、七干河河邊植樹,還有每年兒童節,東沙電影院里精彩紛呈的節目……成了一代東沙人的美好回憶。
時間走到2024年,過去早已被時光的塵土覆蓋。重走少年路,那些過往卻依然歷歷在目。
東沙的故事,
翻過了一頁又一頁……
張家港東沙人,
有時間記得回來再看她一眼!
【編輯:蘇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