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薩之戰前沙俄在遠東地區的擴張

【清史雜談-59】

從16世紀後期開始,沙俄即開始越過烏拉爾山,對西伯利亞廣袤的土地進行征服和佔領。僅用了幾十年時間,俄國的勢力就擴張到了東部的鄂霍次克海

沙俄在西伯利亞的擴張,是以富商斯特羅甘諾夫家族為主導,以南俄草原的哥薩克人為主力進行的。他們沿着河流一路向東,憑藉先進的西式火器,征服沿途的土著居民,並建立了若干據點。

西伯利亞

這些據點大多建在交通便利的河口處,如圖拉河口的秋明城,托博爾河口的托博爾斯克堡,康多馬河口的庫茲涅茨克堡,這些據點用來控制鄂畢河流域;

1628年,俄國人在葉尼塞河上游建立了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堡,將葉尼塞河納入控制範圍;1632年,又在勒拿河中游修建了雅庫茨克城堡,並以此作為進一步向遠東擴張的基地。

葉尼塞河

雅庫茨克堡修建後,意味着中國的黑龍江流域已處於沙俄的威脅之下。清崇德八年(1643年),雅庫茨克總督戈洛文派出一支100餘人的哥薩克隊伍入侵黑龍江流域,帶隊的首領名叫波雅科夫。

他們順着勒拿河南下,然後在阿爾丹河口逆流而上,翻越了外興安嶺,進入黑龍江流域。波雅科夫這伙哥薩克在黑龍江支流精奇里江上建立堡寨,掠奪當地達斡爾人的村莊,後取道鄂霍次克海返回了雅庫茨克。

波雅科夫入侵路線

順治七年(1650年),俄國殖民頭目哈巴羅夫帶領百餘名雅克薩侵略軍再次翻越外興安嶺,竄至黑龍江上游的雅克薩以西。這是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第二次入侵,他們攻佔了雅克薩,屠殺、驅趕當地的中國達斡爾居民。

哈巴羅夫佔領雅克薩後,以此為支點,繼續向黑龍江中下游進犯。他們順江而下,沿途洗劫村莊、城鎮,一直竄犯至黑龍江下游、烏蘇里江河口以下300餘里的烏扎拉村,給沿途的中國百姓造成了巨大損失和深重災難。

達斡爾人

這伙兒匪徒在烏扎拉村休整期間,清軍寧古塔章京海色曾率600名士兵前去圍剿,但因準備不足,清軍戰鬥失利,未能成功。清軍退走後,哈巴羅夫也不敢繼續往下游進犯,他回莫斯科報功領賞去了。

哈巴羅夫的繼任者是斯捷潘諾夫,他負責指揮留在黑龍江上的幾百個哥薩克。自從佔領雅克薩後,這些侵略者就長期盤踞在黑龍江流域不走了。他們時常外出搶劫,遇到清軍反擊就龜縮進堅固的城堡,長期為害一方。

雅克薩城舊址

黑龍江流域是滿族的故鄉,清朝的發祥地,清王朝當然不能容忍俄軍長期侵佔這裡。驅逐侵略者,收復失地,是清朝軍民和朝廷上下的強烈願望和共同期盼。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即平定三藩之亂的第二年,康熙皇帝即着手準備反擊沙俄,收復失地。在隨後進行的兩次雅克薩之戰中,清軍徹底驅離了沙俄並收復了雅克薩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