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與日本人到底是什麼關係?科學家研究結果出爐後,讓人很意外

說起徐福這個人物,很多人可能都非常熟悉,他率領三千童男童女出海為始皇帝尋求長生不老葯的傳說,在我們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實際上,徐福尋葯並非是傳說,在史書上確實有着明確記載。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公元前219年,徐福奉始皇帝之命,率領三千童男童女東渡瀛洲,此行的目的就是為始皇帝尋找長生不老之葯。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徐福帶着三千童男童女上路,可沒有什麼好心思,這些童男童女其實是用來祭祀的祭品。

可是徐福在海上轉悠了幾年,並沒有尋找到所謂的仙山,長生不老之葯自然也就沒能找到。

因此,當公元前210年,始皇帝東巡至琅琊郡時,徐福只好推說是海上有巨獸作祟,導致船隊無法遠航。

始皇帝聽說後,又派遣精銳射手入海,最終獵殺回一頭體型巨大的大魚,徐福見狀知道沒辦法推脫了,於是只好再次帶人出海尋葯。

這一次,徐福除了帶領童男童女之外,還帶了許多的工匠、種子和農具一同出海,最後在日本的九州地區登陸。

徐福經過艱苦跋涉,最終成功登陸日本的九州地區,但是因為他沒有找到長生不老葯,所以也就沒有再回到秦朝,而是帶着這些童男童女和工匠在日本生存了下去。

由於徐福尋葯的傳說流傳的十分廣泛,隨着時間的流逝,數百上千年之後,在很多人眼中徐福就成了日本的人文始祖一般,甚至很多人認為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

那麼,徐福與日本人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直到前些年,科學家對日本人的DNA進行比對,結果出爐後卻讓人很意外,原來日本人的祖先並非是徐福。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一些日本人的基因中,確實發現了一些外來基因,但是相對於日本的總人口來說,這個比例並不大,絕大多數研究對象都還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

這個結果確實令很多人感到驚訝。不過,驚訝歸驚訝,這個結果還是比較準確的,因為在徐福到達日本之前,那地方確實已經有人生存了。

根據《日本國史略》中的記載,大約在孝靈天皇七十二年的時候,徐福東渡來到日本。從考古學上,也能夠證實到這一點。

徐福東渡時,攜帶了大量的工匠和農具,從尋葯使者搖身一變,成為了文明的散播者。

在徐福到達日本之前,根據考古發現來看,日本已經存在了6000餘年的繩紋文化。而且,由於日本的地形特殊,無法與外界得到交流,使得日本一直處於繩紋文化,無法得到發展。

不過,雖然繩紋文化的文明程度比較低,但是確實產生了一定的文明,而且也達到了一定的人口規模。

但是日本的這個繩紋文化在公元前3世紀前後,卻突然就中斷了,突然從原始的石器時代一下子邁進了金石並用時代。

造成這樣的情況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一時期的日本得到了外來文明的加持,所以才擺脫了石器時代。

而這個時間點,正好與徐福東渡有着很深的巧合,考慮到徐福帶走了很多的能工巧匠,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人用了6000餘年的繩紋文化突然就蛻變了。

不過,雖然徐福帶去的能工巧匠可能影響了日本的文明進程,但是他卻並非是日本人的始祖,因為島上原本就有人存在。

只不過,由於在古代數千年中,日本群島一直有海外移民過去生存,所以在血統上確實也有一定的影響,這種情況其實在歷史上也相當常見。

最後再說一說日本的徐福墓。嚴格來說,這個墓其實是假的,甚至連衣冠冢都算不上。

起初日本人也不知道徐福是誰,直到後來中日文化交流較為頻繁,徐福東渡的傳說傳入日本後,當地的人們才知道給自己帶來文明的人原來是徐福,所以就修建了徐福墓來紀念他。

可能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徐福墓在日本最少有5座之多。除此之外,日本還有2座楊貴妃墓,這些都是日本後來修建的。

因為日本在古代歷史上,一直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所以才會修建這些陵墓去紀念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