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將

有唐一代二百九十年,威震四夷,是以名將輩出,璀璨奪目,各領風騷。然其中一些名將生不逢時,或為臣不終、或晚節不保、或未路蹉跎、或遭人構陷,致使一世英名,付諸流水。

一、侯君集

侯君集以材勇稱,摧凶克敵,效用居多。攻滅高昌,刻石紀功。官至吏部尚書,封陳國公。位極將相,不知慎始保終,私謁太子,捲入謀反案,坐罪處死,全家流放嶺南。

二、薛萬徹

薛萬徹以驍果聞名,「籌深行陣,勇冠戎夷。」平突厥、征高麗、破吐谷渾、敗薛延陀,所向有功。官至右武衛大將軍,封武安郡公。太宗李世民稱為當世名將,與李勣、李道宗相提並論。然恃寵矜貴,杖氣棱物,與狂豎圖謀不軌,受房遺愛牽連,終至誅夷。

三、郭孝恪

郭孝恪機鈴果毅,協草昧之際,樹勛建策,有傑世之風。歷涼州都督、安西都護,討伐焉耆王,威震殊俗。貞元21年,任昆丘道副大總管,留守龜茲,舉眾失律,疏於防患,為敵所襲,中箭陣亡。唐太宗聞訊,責其不加警備,以致顛覆。直至唐高宗即位,追贈安西都護、陽翟郡公。

四、程務挺

程務挺為東夷都護程名振之子,勇力驍果,有乃父之風。以英慨輔時,立功朔漠,威震突厥,可謂克繼洪烈。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單于道安撫大使,封平原郡公。然而苟預廢立,竟陷讒構,坐罪處死。

五、哥舒翰

哥舒翰儻倜任俠,輕財重義,大器晚成,四十仗劍從軍,為王忠嗣拔擢,屢立勛效。破吐蕃、屠石堡,無不摧糜,威震窮荒絕域。官至河西節度使,封西平郡王,加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安史之亂,為先鋒兵馬元帥,擁兵二十萬,拒賊於潼關。為將嚴而少恩,又困於酒色。昏耄失律,敗不旋鍾,為叛將拘執,受置賊庭而苟延視息,終為叛軍殺害。

六、高仙芝

高仙芝善騎射,勇決驍果。一生為將,久歷邊鎮,擊吐蕃、克石國、敗大食,收復小勃律,威名震於戎夷。安史之亂,出兵勤王,以副都統領兵擊賊。前線失律,棄陝守關。競為監軍邊令誠構陷,以逗撓奔敗之罪處死,威名之將,竟死閹豎之手,令人嘆息。

七、封常清

封常清早年為高仙芝賞識,屢立軍功,拔擢為安西副大都護,為將賞罰分明。征討大勃律國,逼其舉國歸降。入朝改攝御史大夫,遷北廷都護,持節充伊西節度使。奉命至洛陽募兵討賊。率不教之兵,幕市人之眾,以抗凶宼,失律喪師。為邊令城讒構,斬殺于軍中。

八、僕固懷恩

僕固懷恩雄重寡言,曉習戎情,善戰鬥。安史之亂,從李光弼郭子儀討雲中、下馬邑、戰常山、克河東、襲潼關,每戰常為先鋒,勇冠全軍。與賊大小百戰,掃蕩燕、趙,功蓋諸將。闔宗死事46人,又嫁女為國和親,可謂滿門忠烈。官至尚書左僕射、中書令、河北副元帥、朔方節度使,封大寧郡王。然而功高威重,不能防患,又剛決犯上,進不勤王,退不釋眾,為閹豎駱奉先讒構而備受猜疑,遂舉兵倡亂,引吐蕃、回紇犯境終為郭子儀擊敗,暴死鳴沙城。為臣不終,遂行反噬,自取顛隕。

九、高駢

高駢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起家禁旅,號落雕侍御。席勛烈之資,益匡扶之志。復交趾、拒南詔、擊黃巢,才超衛霍、氣蓋關張,歷任五鎮節度使,封渤海郡王。然玩寇崇妖,包藏禍心。值兩京失陷,擁兵自重,無忠義之節,勤王之意。終於眾叛親離,磔屍道途。高駢善始於初、秉終於未,自取誅夷。假使仗義勤王,雖勝敗存亡未知,然勛名足與方駕李、郭。

十、時溥

時溥初為牙將,為眾所推,遂為武寧軍節度使。率部參與平定黃巢起義,舉無遺策,動有成功。竟得黃巢首級,論功第一,拜檢校太尉、中書令,封鉅鹿郡王。遷蔡州四面行營兵馬都統,奉命討伐秦宗權,擁兵徐州,雄長一方,與朱溫爭功積怨,構釁連兵,及兵敗城陷,全家自焚。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