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丑皇后隆裕,丈夫不寵婆婆不待見,為何卻贏得全國人尊重?

婆婆不待見、丈夫不寵愛,清朝「最丑」皇后,隆裕的一生有多悲慘?對於這位在史書上只有短短 167 字記載的皇后,為何卻在死後讓全國都為她降半旗致哀?那麼她究竟做了什麼?,能獲得全國人的尊重呢?

隆裕是葉赫那拉氏,她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 靜芬,還有一個非常喜慶的小名 喜子,她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父親是副都統桂祥,所以她的身份還是挺高貴的,不過她的人生不像她的出身那樣耀眼。光緒十四年(1888年),喜子參加選秀,被慈禧太后欽點為光緒帝皇后,喜子也從此成為了皇宮中一個多餘的人,此時慈安太后已經去世,朝政大權全由慈禧一人掌控,光緒皇帝沒有半分權利,(本文由通史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但是慈禧害怕之後光緒親政會不受自己的控制,於是便打算讓自己的侄女喜子做皇后,好方便自己日後監視到皇帝的一舉一動。不過光緒皇帝一點都不喜歡這個皇后,甚至都不想接近她,這是為什麼呢?

光緒帝的生母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一個是慈禧的親外甥,另一個是慈禧的親侄女,所以從血緣上來說,光緒和喜子是表姐弟,兩人從小一起玩到大,年長的喜子又對光緒十分照顧,不過在光緒心中從沒想過表姐會成為自己的妻子,因此這讓光緒難以接受,但是礙於慈禧太后的旨意,光緒也只能硬着頭皮接受了。在兩人洞房花燭之夜,光緒帝實在是太過委屈了,於是突然撲到表姐的懷裡大哭不止說道:「表姐,我永遠敬重你,但是這輩子也只能管你叫一聲表姐了」,也正因為如此,讓光緒帝和這位表姐的婚後生活,並不盡人意。


在許多影視劇中,有時會將隆裕刻畫得很美,不過歷史上真正的隆裕,這位皇后的姿色確實有點與美沾不上邊,在傳教士赫德蘭書中寫道:「隆裕皇后有點駝背,瘦骨嶙峋,臉很長,膚色灰黃,牙齒大多數是蛀牙」,簡直在整個北京城,就找不出這麼難看的人了,堂堂一國皇帝,卻要選擇這樣醜陋的女子當皇后,這讓光緒皇帝簡直是無地自容。

並且,在隆裕入宮時已經21歲了,也算個大齡剩女,而與她同一時間入宮的珍妃瑾妃,都只有15歲左右,從年齡上隆裕就差人家一大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對於18歲的光緒帝來說,比起貌不驚人的皇后,他更加喜歡年輕貌美的珍妃,久而久之,獨守空房的隆裕對此十分妒忌,於是經常跑到慈禧太后哪裡去告狀,因此讓光緒帝對她更加的厭惡。(本文由通史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再者 隆裕本身性格懦弱,不但光緒帝不喜歡,就連親姑姑慈禧也不怎麼喜歡她,剛開始隆裕被光緒冷落時,慈禧也還會去勸勸光緒,但時間長了,慈禧認為這個侄女,不僅不會拍馬屁還沒什麼能力,沒有好看的皮囊,連有趣的靈魂都沒有,這要是能招男人喜歡那才有鬼了,因此對這個侄女十分冷淡。

不過她卻從沒想過,隆裕悲催不幸的人生,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得不到丈夫的寵愛,也得不到怕婆婆的關心,就連得寵的妃子都看不起她,隆裕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的不幸,而就是這樣一位失敗的皇后?卻贏得了全國人的尊重,在死後全國為她降半旗致哀,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在皇后位置上苦熬多年之後,丈夫光緒和婆婆慈禧都先後離世,隆裕也迎來了自己的出頭之日,成為了大清最後一位皇太后,但也只維持了3年時間,宣統二年(1911年),攝政王載灃辭職之後,隆裕成為大清第一當家人,但是沒有姑姑慈禧的能力手腕,她很快就走到了絕境,全國各地要求宣統退位的呼聲越來越高,無可奈何之下她只好召開緊急會議,在袁世凱的忽悠下,隆裕太后只能頒佈退位詔書,在會議上她當著眾臣子的面失聲痛哭:「我們商議的不僅僅是皇族家裡的事情,也關乎天下安危,我是個無能的女人,我只祈求天下百姓太平。」

在這之後,本就抑鬱的隆裕身體也是每況愈下,第二年就病逝了,享年46歲,在她死後,袁世凱下令全國降半旗致哀三天,更是將她喻為「女中堯舜」,回首隆裕的一生,生前不受待見,死後備極哀榮,對於這位皇太后,不幸的前半生感到同情,但客觀上來說,她順應歷史潮流,做了對人民、國家有益的事情,也值得敬仰。

本文由通史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