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永昌建設】紅色故事|一斤炒麵

這個故事發生在紅五軍大戰水泉堡期間。

1936年11月24日彤雲密布,永昌縣西部地區紅山窯水泉古堡呈現出一派滿目凄涼的景象。紅五軍軍長董振堂在水泉堡設下口袋陣,伏擊敵馬朴旅馬忠義的騎兵團,給在王信堡戰鬥中壯烈犧牲的紅軍指戰員報仇雪恨。

馬忠義的騎兵團進入伏擊圈後,軍長董振堂舉槍,只聽得「砰!」地一聲響,跑在最前面的那匹馬前蹄一縱,敵騎兵中彈滾下馬。霎時間,紅軍戰士們手裡的機槍、步槍、手槍齊開火,手榴彈紛紛飛入敵群,炸得敵騎兵人仰馬翻,哭爹喊娘,登時亂成一鍋粥。紅軍指戰員依託古堡城牆居高臨下佔盡優勢,容不得敵騎兵有絲毫的喘息之機。馬忠義見情況不妙企圖逃跑,殺紅了眼睛的紅軍指戰員們怎麼能讓煮熟的鴨子飛了?紅軍勇士們跳出掩體揮舞大刀、長矛衝進敵騎兵隊伍,砍馬腿、刺敵兵,直殺得敵騎兵哭爹喊娘抱頭鼠竄。戰至最後,敵騎兵丟下300多具屍體、30多匹戰馬後,就像斗敗的野狼一樣屁滾尿流向沙坡頭方向潰逃而去。

這場痛快淋漓的伏擊戰,以紅五軍大獲全勝而宣告結束,部隊原計劃短暫修整改善一下伙食後,開赴山丹縣接替紅三十軍先頭部隊的防務。但因作戰時間緊,於是軍部決定給指戰員們補充一下乾糧袋錶示獎賞。出發前,軍部後勤部給全體官兵準備好了乾糧袋,指戰員們繫上乾糧袋準備出征。

董振堂從他的勤務員林炳才手中接過乾糧袋系在胸前,他似乎覺得這條幹糧袋與往常有些不一樣。部隊給每位指戰員分配的炒麵標準都是5斤,炒麵全部用永昌縣出產的小麥青稞、黃豆等糧食炒熟後加工而成。這些炒麵都是救命口糧,平素如果有東西可吃,絕對不動炒麵。董振堂從身上摘下乾糧袋打開一看,發現他的炒麵顏色比往日要好一點,也就是說炒麵中小麥粉的成分比較多,而青稞面和黃豆粉成分卻比較少。

董振堂表情嚴肅地問勤務員林炳才這是咋回事。林炳才見首長已經看出端倪,登時嚇得低頭不語。在董振堂批評教育下,林炳才說出事情的真相。原來在分配乾糧時,林炳才要炊事班長給軍長的乾糧袋裡多放一點小麥粉,其他雜糧少放一點,斤兩也多了一斤。林炳才之所以這樣做,無別的意思,就是想讓軍長吃好一點,多吃幾口,他沒想到這種「特殊照顧」逃不過首長的眼睛。

董振堂嚴肅批評了林炳才,要他馬上把那些發給軍部機關領導幹部的乾糧袋全部收回,交給炊事班重新調配,炒麵標準同戰士們的標準一樣。董振堂在臨時召開的軍部會議上,向與會領導作了一番深刻的自我批評。他說這不僅僅是幾斤炒麵的事情,而是炒麵背後存在着違紀現象。共產黨的幹部不允許搞特殊化,他要是多吃幾口炒麵,戰士們勢必就要少吃幾口炒麵,長此以往,紅五軍就會腐化,進而失去戰鬥力。幸虧他發現及時,還未造成不良後果,但這樣的歪風邪氣要堅決制止,杜絕此類事件再度發生。

通過這起炒麵事件,軍長董振堂以身作則清正廉潔的美德,不但成了勤務員林炳才光明磊落做人的座右銘,也成為紅五軍廣為流傳的一個廉政故事。

參考資料:

1、紅九軍老戰士,董振堂的勤務員——林炳才回憶文章。

2、紅九軍老戰士,軍部醫務所勤務員——何進元口述資料。

3、1986年6月,中共永昌縣委黨史辦編撰的《調查資料》。

作者:袁永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