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2020年07月17日06:06:06 歷史 1253

蔣方良是蔣經國唯一的妻子,她出身孤苦,祖上曾是沙俄貴族,父母早逝後,她由姐姐撫養長大,後來,她在蘇聯烏拉爾金礦與當時名叫「尼古拉」的工程師蔣經國相愛結婚,婚後沒多久,跟着蔣經國來到中國,成為蔣氏家族的一位重要成員,命運意外地把她推上了二十世紀中國的歷史舞台。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蔣方良

來到中國後,她由公婆婆改名為蔣方良,取「賢良方正」之意。人如其名,蔣方良是個家庭主婦型的傳統女人,她不愛拋頭露面,更無意與權貴交遊,整天在家中忙碌着育兒與家務,所期盼的也無非是家人和樂、歲月靜好。

而後來的人生卻並不如她所願,彷彿上蒼和蔣方良開了個很大的玩笑,她無心插柳,就坐擁很多女人渴盼的權力、地位和名望,但同時也失去了很多,丈夫多次背叛、兒子們大多不成器並早逝,唯一女兒遠走天涯,她所渴求的全都一無所獲,落在她身上的那些輝煌榮耀又並非她真心的嚮往追求,極度痛苦中,蔣方良患上了躁鬱症,行為失常。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蔣經國與蔣方良

晚年的蔣方良,在蔣家王朝謝幕之後,過着離群隱居的生活,陪伴她的是丈夫、三個兒子的一排遺照,在既溫柔又凄涼痛苦的回憶中,她重返自己生命起點時的孤寂,獨自度過了最後的歲月。

2004年12月,88歲的蔣方良在台北榮民醫院病逝,臨終前,她怯生生地詢問主治醫生:「我死了之後,可不可以和我先生葬在一起?」

最終,蔣方良與蔣經國的棺槨一起停放在台灣桃園縣的大溪陵寢,等待着有朝一日一起移往奉化蔣家墓地合葬。

1、在烏拉爾礦區相識相戀

蔣方良原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1916年5月出生於葉卡捷琳堡的一個前沙俄貴族家庭,她還在幼年時,父母被關入勞改營,很快雙雙死去,芬娜一直與姐姐安娜相依為命,由姐姐撫養成人,因為出身不好、父母雙亡,她從小並沒有接受過太象樣的學校教育,十幾歲就進入工廠做女工。

1932年,她在偏遠的烏拉爾山區工業基地,結識了俄文名字叫作「尼古拉」的蔣經國。

蔣經國1925年來到蘇聯留學後不久,蔣介石破壞「國共合作」,令蔣經國在蘇聯不再受信任。雖然他曾登報揭發自己的父親,當眾宣布與蔣介石斷絕關係,但仍然被懷疑是間諜。1930年,蔣經國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從列寧格勒托瑪卡紅軍軍政學校畢業後,被下放到西伯利亞做苦力多年,在蘇聯1932年的大饑荒中差點餓死。

1934年,他因為工作賣力,被提拔為一家重型機械廠的工程師、副廠長,兼任廠報主編,也因此與剛從工人技校畢業的女工芬娜相識相戀。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年輕時的蔣方良

那是蔣經國人生最低谷之時,18歲的芬娜青春美貌、體貼溫柔,由於都「出身不好」,二人同病相憐、互相抱團取暖,常一起去游泳、溜冰和騎單車。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蔣經國與蔣方良

1935年初,芬娜與蔣經國在廠區里舉辦了簡單的婚禮,同年12月生下長子蔣孝文,第二年生下長女蔣孝章。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蔣經國與蔣方良

烏拉爾礦區的生活雖然艱辛簡樸,可家庭的幸福卻讓芬娜心滿意足。

那時候,蔣經國常常帶她和孩子一同出外遊玩,蔣經國性格開朗,喜歡跟她開一點無傷大雅的玩笑,逗她開懷大笑,讓芬娜的生活中充滿了歡歌笑語。蔣經國生病時,體貼的芬娜親侍湯藥,照顧得無微不至。

而識字不多的芬娜沒有想到,她來自異國的丈夫有朝一日竟會帶着全家回到中國,進入權力的中心。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蔣介石與兒孫(後排左一蔣方良)

1937年,國共第二次合作後,蔣經國得以帶着妻兒回國,臨行前,他在報紙上公開發表文章批評自己的父親,而回國後一見到蔣介石,他就跪下重重叩了三個頭、淚流滿面。

回憶在蘇聯的12個年頭,蔣經國曾感慨,他什麼樣的苦活都干過,什麼樣的苦頭都吃過,也因此對失而復得的權力地位更加珍惜。

2、丈夫接連背叛,她卻從不過問

見到中俄混血的孫兒蔣孝文與蔣孝章後,蔣介石對他們愛若珍寶,對芬娜也十分重視,為她起名「蔣芳娘」,把她視為蔣家人。

芬娜跟着蔣經國回到奉化溪口老家,蔣經國生母毛福梅對這個金髮碧眼的兒媳婦感到很好奇,但面貌雖異,芬娜的勤勞賢惠卻與中國傳統女人無異,不久還開始學習中國習俗、學說寧波話,因此毛福梅很快就喜歡上了芬娜和她生的一對混血孫兒,毛福梅認為「芳娘」這個名字不夠端莊,又為她改名為「蔣方良」,此後成為芬娜正式的中文名字。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毛福梅與蔣經國、蔣孝文

來到中國之後,蔣方良才發現,自己生活中的寧靜從此一去不返。

自1938年以後,蔣方良很少能見到自己忙碌的丈夫,更無法走入他的內心。剛回國時,蔣經國待妻子十分周到,怕蔣方良住不慣中式房子,特地在溪口建了一幢二層小洋房安置妻兒,並為她請了口音標準的國語老師教她中文,蔣方良很快學會了說中國話,他們家裡,除了長女蔣孝章會說一點俄語,三個兒子並不會說俄語,而是說帶浙江口音的國語。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蔣經國、蔣方良與蔣孝文

蔣經國在江西主持工作時,將妻兒一度留在寧波老家,與秘書章亞若相戀。

章亞若是南昌女校的才女,文筆過人,在蘇聯當過報社主編的蔣經國十分欣賞她的才情,常帶着她到江西各地視察、肅貪,互相起了「慧風(蔣經國)」、「懋雲(章亞若)」的筆名,聯手在《青年報》上發表合署文章,有時候蔣經國著文、章亞若繪水墨插畫,觀點和思想水乳交融,漸漸他們互相欣賞、兩情相悅,為了能與章亞若長期見面,在蔣方良帶着孩子來到江西後,蔣經國甚至讓她去當蔣方良的中文教師,直到蔣經國死後多年,蔣方良才知道,原來當年的「家庭老師」竟然是丈夫當年的情婦。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章亞若

章亞若懷孕後,蔣經國曾向蔣介石彙報此事,他打算與蔣方良離婚,與章亞若正式結合,前往廣西桂林醫院待產的章亞若在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後,也在外公然以「小蔣夫人」自居。

不過,蔣介石沒有首肯蔣經國的離婚另娶,他認為當時蔣經國反對派眾多,不能輕易落人把柄,雖為這對私生子按蔣氏家譜的「孝」字輩排行起了名字叫章孝嚴、章孝慈,但終生不曾承認這兩個孫子的家庭地位,以至章孝嚴六十歲時才得以自行改姓歸宗,並出版了一本書名為《蔣家門外的孩子》的自傳。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章孝嚴、章孝慈兄弟與大舅夫婦

1942年8月,生下孩子才幾個月時間的章亞若在桂林醫院暴亡,傳言稱她被軍統特務打毒針,章孝嚴、章孝慈由其外祖母撫養成人,並未被蔣經國承認身份,也沒能進入蔣家。

丈夫這段傳得沸沸揚揚的婚外情,深居簡出的蔣方良從不知情,此後,蔣經國一度回歸家庭,蔣方良在1945年生下次子蔣孝武、1948年生下三子蔣孝勇。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焦鴻英

抗戰勝利後,蔣經國一家在杭州暫住過兩年,當時的杭州市長周象賢為了巴結蔣「太子」,為其介紹京劇名伶焦鴻英等美人,讓蔣經國得以縱情聲色。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而焦鴻英為了保持與蔣經國的親密關係,來台灣後,還主動接近討好蔣方良,當蔣方良和蔣經國的京劇老師,成為蔣方良的牌搭子和手帕交。

蔣方良雖然寡言、不愛打聽八卦,但也不是傻子,她發現焦鴻英竟當著自己的面與蔣經國眉來眼去,不由得大為生氣,當眾叫焦鴻英以後不用來了,後來焦鴻英嫁給一位菲律賓華商,移居馬尼拉,蔣經國的這段情史才算落幕。

不久蔣經國又迷上了另一位梅派名伶顧正秋,甚至與自己的好友任顯群爭風吃醋。顧正秋在北永樂戲院演出時,台下有個專座屬於蔣經國,身為台灣省財政廳長的任顯群當然不能公然與蔣經國相爭,便在顧正秋散場後,來後台接她回家。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顧正秋

當時蔣經國與任顯群都是有夫之婦,蔣經國再次向父親提出要與蔣方良離婚,卻被蔣介石斷然拒絕。

蔣介石自認他軍事、政治失敗都受孔宋兩家「外戚」所賜,對玩權弄政的孔祥熙、宋子文深惡痛絕,敗逃台灣第一件事就是開除此二人黨籍,在他眼中,沉默寡言、具備中國傳統女性「三從四德」精神的蔣方良才是將來最合適的「第一夫人」,絕不可讓其他女人取而代之。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顧正秋

蔣經國無法離婚,眼睜睜看着顧正秋落到任顯群手中,怒不可遏,甚至將新婚不久的任顯群以「匪諜罪」關入監獄三年多,令顧正秋不得不洗盡鉛華,與任顯群一起逃到台北郊外荒山上辦農場、賣農產品為生。

蔣經國去世後,曾有記者向顧正秋追問當年的這一段公案,問蔣經國到底如何追求她,顧正秋稱她不能公開內情,「因為蔣方良還在」,但這句欲蓋彌彰的回答,已經坐實了舊聞。

無獨有偶,章孝嚴在自傳中稱,蔣經國去世後,他曾打算「認祖歸宗」,而蔣方良的次子蔣孝武說:「你一定要改,但得等我母親去世後。」

蔣方良是2004年去世的,章孝嚴並沒等到那個時候,2003年,在大批媒體記者見證下,他正式辦理了「歸宗」手續,將戶籍上的父母親身份改成蔣經國與章亞若。一直被蒙在鼓裡的蔣方良在看電視時才得知當年蔣經國曾與秘書有私生子之事。

不過,此時的蔣方良早已心如死灰,對此未置一詞。

3、三子早逝,極度痛苦讓她精神崩潰

初來台北時,是蔣方良一生中最安寧美好的時光,兩個小兒子剛剛出世,一家六口團圓在蔣經國的七海官邸,其樂融融。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從左到右,前排:蔣孝勇,後排:蔣經國、蔣孝章、蔣方良、蔣孝文、蔣孝武

蔣經國雖然不是個好丈夫,卻是個好父親、好爺爺,他對長女蔣孝章愛若珍寶,對三個兒子也寄予厚望,只要一回到家,就坐在地下陪兒子們一起玩。

因為是中俄混血,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三個兒子的相貌輪廓鮮明、頗為俊美,蔣孝章更是美貌動人。

而身為台灣「第一家族」的後代,他們的生活卻並不快樂,由於與眾不同的身世和相貌,他們在學校感受到了極大的孤獨。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蔣經國、蔣孝章與蔣方良

蔣孝章直到中學畢業都沒有一個好友,後來留學美國,嫁給台灣「國防部長」俞大維的私生子俞揚和,俞揚和是中德混血,比蔣孝章年長許多,還離過兩次婚,蔣經國極力反對這樁婚事,但女大不中留,蔣孝章執意嫁給俞揚和,不久後生下一子,此後一直定居美國。

蔣方良心疼兒子的孤獨處境,甚至為蔣孝文找到一個孤兒邱明山作伴,將邱明山收為養子,帶到台灣同住。

蔣孝文整天與邱明山一起廝混,二人均不是讀書材料,轉學五次,成績都是倒數,還仗着家世,在台北街頭鬧出了不少新聞。蔣孝文曾與一群眷村少年約架,連敗數次,氣急之下把軍用吉普車開到眷村,對空鳴槍,才鎮住了那群眷村太保,也因此成為台北新聞。

蔣孝武和大哥一樣酷愛惡作劇、放蕩不羈。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蔣經國與蔣孝武、蔣孝勇

蔣介石希望孫兒里能出一個軍人,因此把他們兄弟前後都送到高雄的鳳山軍校,蔣孝文入校幾個月後,就因為在高雄舞廳與人爭風打架,自動退學,轉入台大政治系後讀不進去,去了美國,蔣孝武的人生之路也和大哥彷彿,在軍校里不守軍規、無人敢管,由台大政治系去了德國,哥倆讀書雖然不成器,但在海外都找到了門當戶對的妻子,漸漸安份下來。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蔣孝文與母親蔣方良、妻子徐乃錦

蔣孝勇比兩個哥哥要顯得上進一些,但進入鳳山軍校後跌傷了腿,去台大政治系當了旁聽生,畢業後從商。

儘管三個兒子都不是從政的材料,蔣經國一度還是有栽培他們的打算,但蔣孝文在1971年因喝酒過度腦昏迷成為廢人,蔣孝武因牽連到「江南案」被迫出國,蔣經國不得不公開承諾蔣家人不當「總統」以延續他的執政。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蔣孝武與父親蔣經國

蔣方良眼睜睜地看着丈夫背叛、兒子們不成器,內心越來越苦悶,甚至患上了「躁鬱症」,她越來越寡言,在長期與她形影不離的蔣孝武出國後,精神上更到了崩潰的地步,酷愛整潔、常年自己動手打掃衛生的她,將家中翻得亂七八糟,最嚴重時,甚至赤身露體在官邸里來回走動,嚇得總管阿寶姐趕緊跟着她身後披衣服。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來中國後,蔣方良學會了劃酒拳和打麻將

後來,蔣孝文帶着妻子女兒回國,蔣方良入榮總醫院治療,才漸漸恢復正常。

蔣方良的三兒子蔣孝勇一直與宋美齡更親近,他認為自己的母親就是個「農村婦女」,很難和她做精神上的溝通,蔣方良只讀過工業學校,文化程度不高,也不太懂得文化藝術政治方面的常識,的確無法進入兒女們的精神世界,這讓她在家庭中也有種被隔絕的孤獨。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老年蔣經國與蔣方良

她一生最渴望親情,而偏偏她全力以赴奉獻的家庭卻變故連連,給了她很多重大打擊。

1988年1月,蔣經國去世後,在病床上躺了17年的蔣孝文勉強被人扶着參加了父親的追悼會,時隔一年之後,蔣孝文因身體衰竭也與世長辭,時年54歲。1991年,被放逐海外五年的蔣孝武重返台灣,準備出任華視總經理,入職前做體檢時,在榮民總醫院休息間猝死,年僅46歲。蔣孝勇則在1989年全家移民加拿大,1996年因癌症去世,也不過48歲。

自1991年後,迭遭命運打擊的蔣方良便深居於七海官邸,墜入極度的孤寂之中,陪伴她的只有丈夫和兒子們生前的照片,除了每年為公公和丈夫掃陵,她從不拋頭露面。

蔣孝勇曾說過,他母親蔣方良是個苦命的女人,而蔣孝文的妻子徐乃錦面對記者採訪時,凄涼地說道:「她內心的痛苦到什麼程度,那你要再多40歲才能明白。」

一直以中國傳統婦女美德要求自己的蔣方良,被台灣媒體稱為「最沒有聲音的第一夫人」,她站在丈夫背後的影子里,沉默無語,顯得毫無存在感。

蔣方良:嫁給蔣經國的白俄孤女,改命後更不幸,晚年與一排遺照相伴 - 天天要聞

蔣方良與女兒蔣孝章

而內心深處,蔣方良是有自己執守的信念的,她對權力完全無欲無求,在蔣經國任「總統」後,她堅決不準媒體稱她為「蔣夫人」,寧可將這一稱號永遠為宋美齡保留,不管丈夫的職位如何升遷,她都從不張揚,在家仍堅持親自洗窗帘、做家務。

而讓她最為心碎的,是她的努力在權力的漩渦里顯得不堪一擊,她的兒子們被與生俱來的地位帶到萬眾矚目的權力頂峰,又因才德不配位和過度曝光而變成了醜聞纏身的紈絝,大多時候孤獨沮喪、找不到人生出路,只有唯一的女兒蔣孝章與她一樣追求平淡人生,在美國隱居終身。

2004年12月15日,88歲的蔣方良在台北榮民總醫院與世長辭,由於蔣孝章體弱多病,無法飛回台灣,臨終前,蔣方良身邊一個兒女也沒有,這個來自異鄉的女子,從幼年到老年,感受最多的就是人生變故和無親可依的孤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通化市委書記孫簡升任吉林省副省長 - 天天要聞

通化市委書記孫簡升任吉林省副省長

5月13日下午,吉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人事任免名單,其中決定任命孫簡為吉林省副省長。孫簡孫簡,男,1972年2月出生,江蘇無錫人,經濟學博士,高級工程師,1994年於北京工業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2005年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16年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湯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 天天要聞

湯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慶功宴上,朱元璋親手為湯和斟酒。當酒液注入金杯時,這位曾統率六十萬大軍北伐的元勛卻悄然離席,伏地叩首:"臣年齒已衰,不堪重任,請陛下憐臣老朽。
打虎!李春良被查 - 天天要聞

打虎!李春良被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5月13日消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春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李春良(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李春良,男,漢族,1963年2月出生,河北霸州人,198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他歷任中組部地方幹部局幹部,中組部...
華僑後代跨國來深尋親  厚厚族譜里找到親人 - 天天要聞

華僑後代跨國來深尋親 厚厚族譜里找到親人

南都訊 記者張小玲 通訊員聶貴花 近日,來自馬來西亞的廖漢威、英國倫敦的陳潤明及其侄女--來自奧地利的陳萬玲,三位身處不同國度的觀瀾華僑後代,懷揣着對故土的思念與尋親的渴望,踏上了回國尋親之路,其中陳萬玲僅持有一張1962年拍攝的奶奶照片。在觀瀾僑聯的努力下,他們找到了血脈相連的親人,也見證了觀瀾僑聯創新打...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歷史的行為徹底切割 - 天天要聞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歷史的行為徹底切割

5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日前涉及歷史問題相關言論提問。林劍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給中國和亞洲受害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是日本戰後重返國際社會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邊國家發展關...
史上最牛岳父,3個女婿、2個外孫也是皇帝,曾孫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聞

史上最牛岳父,3個女婿、2個外孫也是皇帝,曾孫是千古一帝

在北魏至隋唐的王朝更迭史上,有位鮮卑貴族用家族血脈編織出一張覆蓋三個朝代的權力網絡。他本人官至西魏八柱國,卻以更特殊的方式在史冊留下印記,三個女兒先後成為皇后,兩個外孫開創盛世王朝,連曾孫都締造了被後世稱頌的治世。他就是被稱為「史上最強岳父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 天天要聞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據日本廣島縣警方消息,當地時間13日上午,警方接到報警稱,在廣島市南區的廣島大學霞校區一處拆遷工地,地下發現了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警方已在現場確認到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並在現場周邊設置了限制區域。據警方消息,該物體長約90厘米,直徑約25厘米。相關方面正在確認該物體是否有發生爆炸的危險。據了解,廣島大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