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繁弦急鼓,黃鐘大呂,顯示器屏幕打出一連串開場詞: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
人物頭像由少年到青年,再到中老年,鏡頭轉換,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熊熊烈火,托出大好河山!
不用多解釋,我們熟悉的大型歷史連續劇《漢武大帝》的開頭。
《漢武大帝》是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中央電視台影視部、世紀英雄電影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上海金德影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胡玫執導,陳寶國、焦晃、歸亞蕾、陶虹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
該劇講述了漢武帝劉徹54年的統治歷程。漢武帝的雄才大略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成為世界文明無可爭議的中心,而漢武帝的時代,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
該劇於2005年01月03日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檔播出,洋洋洒洒五十八集,重點演繹劉徹這個西漢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全方位展示劉徹由童年到少年、青年、中老年的人生歷程。
歷史上的今天,劉徹誕生。
公元156年7月14日,劉徹來到西漢王朝。
其時的西漢,經歷了較長時間的休養生息,尤其是"文景之治",國內局勢比較安定,強夷雖未畏服,但沒有大規模入侵。
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促使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劉徹趕上了好時代。
按理說,貴為天子的劉徹,可以隨心所欲施展政治理想了吧。
由於太皇太后竇氏掌握朝政實權,用黃老之術治國,缺少霹靂手段,造成了無數嬉皮士式臣民,你好我好大家好,西漢王朝看似穩定,實際上缺乏蓬勃發展的朝氣。
小皇帝劉徹選擇忍讓,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竇太后去世,劉徹終於從後台走到前台,打出一連串新政組合拳。
劉徹頒佈推恩令,不斷削弱諸侯王勢力,使國家出現大一統局面。大力宣揚儒術,兼納百家學說,使文化教育生機勃勃。像司馬相如這種寫得一手好文章的人,得到重用,享受和劉徹類似的寫作待遇。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代的龔自珍嘆息大量人才遭到浪費這一無情的現實,殊不知早在漢武帝時代,已經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劉徹用人,不看出身,甚至不看種族,只看能力和品行。他惟才是舉,破格重用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奴僕。像金日磾這樣一位匈奴的俘虜,竟然與霍光、上官桀一齊被選拔為託孤的重臣。
東方朔可以在朝堂上講寓言故事,出身奴婢的衛子夫可以升級為皇后,草根公孫弘、嚴助、朱買臣等人成為大官。求賢若渴的劉徹,用實際行動,讓西漢子民知道了人才的重要性。
開疆拓土,彰顯大漢之威。破匈奴、收西域、拓閩越、平西南,劉徹的文治武功,初步尊定了今日中國的版圖,這是相當了不起的。
難能可貴的是,劉徹大力開闢絲綢之路,讓中國走向世界。
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盛讚漢武帝劉徹"用劍猶如用情,用情猶如用兵",的確如此,劉徹波瀾壯闊的一生,完美詮釋了這句話。
不少名人高度評價漢武帝劉徹,選摘如下:
司馬遷: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脩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
劉歆:中興之功,未有高焉者也。
李世民: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
李綱:茂陵仙客,算真是,天與雄才宏略。獵取天驕馳衛霍,如使鷹鸇驅雀。……英風如在,卓然千古高着。
洪邁:漢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謂不明。
趙翼:仰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