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和趙雲究竟誰更強?關羽曾分別說了兩句話,給出了答案

2020年05月11日19:12:02 歷史 1546

三國時期武將輩出,很多武藝高強的人都紛紛投入各個陣營試圖在亂世中建立自己的威名。縱觀三國時期眾多武將,武力排行呂布在首位,這一點是少有人質疑的,畢竟呂布的戰役都證明了其武力之高。呂布之後的武力排行一直都在世人的爭論中,畢竟三國時期武力過人的將領實在太多,江東有太史慈和孫策等,蜀國有五虎上將,魏國有五子良將。有了這麼多的將領相互對比是少不了的,這個和那個相比誰厲害的問題數不勝數。今天我們討論的便是五虎上將中張飛和趙雲的哪個更厲害。

張飛和趙雲究竟誰更強?關羽曾分別說了兩句話,給出了答案 - 天天要聞

張飛屠戶出身,沒跟隨劉備前就十分好交江湖好友,因此學到了很多江湖好友的本領。張飛性格粗暴,渾身是膽,曾經在長坂坡上一喝嚇退了眾多曹軍。張飛由於性格原因十分好鬥,於是他交手過的名將很多,其中便包括三國第一的呂布,西涼大將馬超以及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細數張飛打過如此多的戰役,張飛從來沒有失敗的幾率還是很少的,可其勇猛。

張飛和趙雲究竟誰更強?關羽曾分別說了兩句話,給出了答案 - 天天要聞

趙雲自從跟隨了劉備後便忠心耿耿,為劉備出生入死。曾經為救阿斗入曹軍的千軍萬馬中,一槍一騎在敵軍中來去自如。趙雲的勇猛令曹操都稱讚其比呂布還要厲害。趙雲年輕時就已經是天下無雙,暮年後其武力也堪比黃忠,諸葛亮北伐期間年邁的黃忠還挑殺過魏國上將。

張飛和趙雲究竟誰更強?關羽曾分別說了兩句話,給出了答案 - 天天要聞

張飛和趙雲都是為蜀國開疆擴土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因此劉備成都稱帝的時候被封為五虎上將。兩人之間雖偶有交手,可並不是生死之戰,不過我們卻能夠從關羽對二人的評價來了解武藝上孰強孰弱。關羽評價二人: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張飛和趙雲究竟誰更強?關羽曾分別說了兩句話,給出了答案 - 天天要聞

可能有人會質疑這中間關羽有私心,可是你聽了關羽對趙雲便會改變這一想法。關羽曾經對趙雲如此說道: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從這句話中我們能夠很清晰地了解到,關羽已經將趙雲認作了四弟。雖無結拜之舉,但四人卻有兄弟之情了。縱使可見在關羽的心目中張飛的勇猛要遠勝過趙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5月14日,國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陳斌華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陳斌華資料圖記者提問: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性失憶。對此有何評論?陳斌華:今年是日本侵佔台灣130周年,...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着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佈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