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盜入乾隆墓後,將乾隆牙齒全給敲掉,知道真相後大吃一驚!

2020年04月27日13:28:12 歷史 1478

提到寶藏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深埋地下的古代墓葬,因為中國傳統文化裏面都有待死如待生的說法,所以有錢人在去世的時候都會一同跟隨埋下無數的好東西。

孫殿英盜入乾隆墓後,將乾隆牙齒全給敲掉,知道真相後大吃一驚! - 天天要聞

而要說到財寶最多的當然是跟朝廷掛上勾的人了,各個朝代的皇陵都是一些為了發財的人的重點關注對象,而在古代開始盜墓的風氣就一直存在,特別是最著名的孫殿英。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清朝,它歷時近三百年,其間清朝皇帝共計建有十二座天子陵、七座皇后陵、十座妃園陵。

然而,清朝統治者怎麼也想不到,一個軍閥會成為他們的「掘墓人」——孫殿英。1928年,時任十二軍軍長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的名義,用七天七夜的時間對於東陵展開狂熱洗劫。

據記載,他將手下士兵分為了兩個盜墓團隊:第一分隊去盜慈禧的墓,第二分隊去盜乾隆的墓。

孫殿英盜入乾隆墓後,將乾隆牙齒全給敲掉,知道真相後大吃一驚! - 天天要聞

孫殿英一生最得意之事,莫過於大盜東陵,硬是憑藉此從無名之輩紅火全國,近代史上,他也赫赫有名。

對於盜墓的動機,他說過一句最經典的話,說: 靠着槍杆子,孫革滿清的命,馮玉祥驅趕溥儀離宮,我槍杆子沒幾條,只能革死人的命。

孫殿英做軍閥的時候,因為沒有軍費,他就想到了去盜墓,盜墓當然是選擇皇陵盜了,因為那裡才有大量的珍寶。

在盜墓之前,他們首先考慮了清東陵里的皇陵。這裡的皇陵有好幾個,究竟從誰的墓地開始挖起呢?

孫殿英盜入乾隆墓後,將乾隆牙齒全給敲掉,知道真相後大吃一驚! - 天天要聞

他以打擊馬福田為由侵佔清東陵,先後將慈禧和乾隆墓用炸藥炸開,將裏面的財寶洗劫一空。

慈禧墓就不用說了,裏面的財寶無數,金碧輝煌的,當他們進入到慈禧的陵墓之中後,頓時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裏面陪葬了各種珠寶,黃金,首飾等等,閃閃發光,簡直亮瞎他們的狗眼。

慈禧身上也是穿戴滿了各種金銀飾品,還有嘴裏含的夜明珠,只要能看到的寶貝,全部給這些盜墓賊洗劫了一空。

但是乾隆墓卻不一樣,乾隆墓裏面雖然也有珍珠寶物,但是卻只有一點點,還沒有慈禧的三分之甚至更少。

孫殿英盜入乾隆墓後,將乾隆牙齒全給敲掉,知道真相後大吃一驚! - 天天要聞

那它裏面什麼值錢呢?字畫,我們知道,乾隆不僅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一個收藏家,他一生喜歡字畫,收藏各種名家古迹,並宣稱要將這些寶貝帶入自己的陵墓中。

所以,它裏面最多的便是那些字畫,例如什麼唐伯虎的,王羲之的等等,都是名家巨作。

當然了,這也要懂得人看來才會覺得珍貴,不懂的人也只是覺得它是廢紙一堆。

孫殿英在進入裕陵後便開始大肆收斂財物,有很多珍貴的書畫卻被撕壞,那些瓷器也難逃厄運,幾乎死傷殆盡。

強盜就是強盜,只認得金銀卻不認得比金銀還貴重的東西,真的很遺憾,這些寶貝全都被孫殿英揮霍一空,再也看不到其真容了。

但是這還沒完,他們在打開乾隆以後,便將乾隆的屍骨給拿出來,還把牙齒給敲壞了。

孫殿英盜入乾隆墓後,將乾隆牙齒全給敲掉,知道真相後大吃一驚! - 天天要聞

孫殿英太沒有職業操守了,害的後來溥儀派人來修復皇陵的時候,竟然好久找不到乾隆的頭骨。當然我們在這裡要譴責一下孫殿英,無論什麼年代,挖人家祖墳都是可恥的一件事情,更何況是挖的皇帝陵了。

有人問,孫殿英盜入乾隆墓後為何要將乾隆牙齒全給敲掉?剛剛盜完慈禧墓的孫殿英認為乾隆口中也會和慈禧一樣含着價值連城的夜明珠,為了方便取出寶珠,敲掉乾隆的牙齒也勢在必行。

但後來卻大失所望,在乾隆口中並沒有發現什麼夜明珠,只有一顆西藏黃珠,據說也是無價之寶。而慈禧嘴中放着的一顆夜明珠,當時估價約八億人民幣,據說這顆無價之寶最終是孫殿英送給宋美齡的,至今下落不明。

孫殿英盜入乾隆墓後,將乾隆牙齒全給敲掉,知道真相後大吃一驚!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之前在定東陵慈禧的陵墓之中,有人甚至扒掉了慈禧褲子,造成很多人以為慈禧被侮辱的假象,原因嘛,慈禧褲子值錢,上面金絲很多,抽出來,能夠賣錢,蚊子肉再小也是肉啊,對吧?

孫殿英盜清朝帝王的墓,他表示這是為他爹報仇,因為他爹就是被清朝廷害死的,所以對於清朝後人的譴責,他就一句話: 清政府害死我爹,我盜他們的墓只是報仇而已,沒啥大不了的。不知你們怎麼看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工大訃告:王魁業不幸逝世 - 天天要聞

哈工大訃告:王魁業不幸逝世

哈爾濱工業大學近日發佈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原副校長王魁業同志於2025年5月8日4時8分在哈爾濱不幸逝世,享年92歲。
淮陽這祖孫倆人都曾在唐朝做過吏部尚書的高官 - 天天要聞

淮陽這祖孫倆人都曾在唐朝做過吏部尚書的高官

淮陽,又稱陳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古代諸多名人賢達、王侯將相或曾來淮陽為官,或曾來淮陽遊歷,或永遠駐留在淮陽,而淮陽本地亦不乏出類拔萃之人,比如陳姓始祖陳胡公,官至太師的符彥卿,清朝武榜眼崔聯奎等,而今天筆者要為大家講述的是唐朝時期祖孫兩
母親節的來歷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的來歷

母親 節的傳統起源於古希臘。在一月八日這一天,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瑞亞(英文:Rhea、Cybele,希臘文:Ρέα,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 耳、赫拉和赫斯提亞的母親,故稱眾神之母)致敬。到古羅馬時,這些活動的規模就變得更大,慶祝盛
為發期刊,高校學者偷販涉密敏感數據!國安部披露間諜案細節 - 天天要聞

為發期刊,高校學者偷販涉密敏感數據!國安部披露間諜案細節

近年來,部分境外機構和個人為攫取利益,對我經濟、民生、科技等重要領域實施情報竊密活動,嚴重危害我國家安全。與此同時,部分境內人員法治意識、國家安全意識淡薄,為達到個人目的,違規將相關數據傳輸至境外,相關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境內某高校學者李某主動聯絡境外某非政府組織,以內部數據為籌碼,意圖換取在國外知名...
西施謎蹤:浣紗女的血色傳奇與千年猜想 - 天天要聞

西施謎蹤:浣紗女的血色傳奇與千年猜想

公元前473年的太湖水面上,暮色如血浸染雲靄。一艘烏篷船劈開粼粼波光,船頭立着個白衣女子,三千青絲在風中翻湧如浪。她回望漸漸模糊的姑蘇城輪廓,耳畔似又響起吳王夫差臨終前的怒吼。這位被後世稱為「沉魚」的美人,此刻正走向一個被歷史迷霧籠罩的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