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出生之前,秦趙之間就大戰不已,這使得他的父母一直身處險惡之地。一場長平血戰,更使得他們面臨滅頂之災。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九月,秦趙兩國投兵百萬的長平會戰以趙國損失四十五萬精兵的慘敗而告結束。
整個趙國都在哀痛哭泣,憤怒的邯鄲人紛紛涌到位於安定大街中段的秦國質子異人的住所。他們號哭叫嚷,敲打着住所緊閉的大門,要秦質子異人償還幾十萬趙國的生靈,甚至有人揚言要殺異人以泄公憤!而盛怒之下的趙孝成王,也真想殺掉秦質子異人以平眾怒。
在這急如星火、千鈞一髮的時刻,急匆匆趕到趙王宮為異人救駕的是異人的朋友——燕國國王嫡子姬喜。他也是來趙國做質子的。與異人不同的是,燕國和趙國雖有過戰爭,但此時卻已友善多年,姬喜在趙國的地位自然不同一般。況且姬喜為人豁達,又善交際,在各國的質子中人緣極好,和趙國太子遷的關係更是親如兄弟。他在趙孝成王面前說話是很有分量的。
姬喜找到了趙國太子遷,和他一起去見趙孝成王。
姬喜向趙孝成王見禮後,趙孝成王問他:「公子是來給秦質子異人說情的吧?」
姬喜年輕英俊,嫻於辭令,他說:「不,我是來指責大王的過失的。您和我父王至為友善,您常講燕趙情同手足,掄起來我還是大王的小侄,覺得可以在大王面前大膽的說幾句話。」
姬喜說:「長平之戰,大王的舉措,有所失誤!」
趙孝成王愣了一會:「怎麼,我有失誤?」
「是的」姬喜肯定的說,「如果大王不臨陣換將,仍讓老將軍廉頗任主帥的話,那四十幾萬大軍現在仍然屹立在邯鄲城外,趙國更不會有今天的危局!」
趙孝成王的臉拉長了,他陰沉着兩眼一聲不吭。
回想起來,大戰之前不是沒有人勸過他。老相國藺相如上書趙孝成王說:「大王您因為趙括的老父親有點名聲而使趙括為主帥,錯了,那個趙括白白的讀了他老爹的許多書,卻不會活學活用,只能敗事!」
另一個反對趙括為帥的就是趙括的娘親,她聽到這一消息後,立刻扶着竹杖顫顫悠悠的前去拜見趙孝成王。她對趙孝成王說:「大王,犬子趙括聽他談談兵書戰法還可以,要是讓他領兵打仗,就用錯人了。」
趙孝成王此時已大汗淋漓,實際上他已經察覺到自己用人失當,只是他不願意承認罷了。
「那說出你們的心裏話吧!」趙孝成王說。他覺得自己一點主意也沒有了。
「首先,那個秦國的質子不能殺!」姬喜趁機說
太子遷進一步分析說:「趙國經過長平這一場惡戰,國力大傷,軍隊幾乎殆盡。就像個沒有圍牆的家。可是,秦國的損失也很大。他們雖然戰勝了我們,但也弄得遍體鱗傷,不僅國內物匱財盡,還多了幾十萬的孤兒寡母!白起坑殺我們四十萬降卒,震動寰宇,華夏輿論群起譴責。聽說連兇殘的秦王也埋怨白起做的過分了!在這樣的時候,正是談判的好時機。要談判,異人正是我們手中一個分量很重的籌碼!」
說到這趙王也很明白其中利益,於是立刻派軍隊去保衛異人的宅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