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斷代並存在至今的,只有中國。從已知的夏朝文明開始,到清朝結束,一共經歷了大大小小共計57個朝代。
夏朝之前的事情就暫且不做討論了,畢竟在那之前社會形態還不夠高度文明。在這幾十個朝代中,遼朝並不是那麼有知名度,或許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
因為遼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零九年。其都城位於如今的內蒙古巴林左旗和河南開封,建立者叫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既然遼朝是由契丹族建立,那麼弄清楚契丹族的歷史淵源就顯得十分重要。據史料記載,契丹源於東胡鮮卑,與同樣說蒙古語的室韋、庫莫奚是同族異種。唐朝唐太宗在契丹人住地設置松漠都督府,酋長任都督並賜李姓。
而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興起於大興安嶺。
也就是說,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是在建國之後才吸收農耕技術為己所用,因此遼朝將重心放在了民族發展之上,同時為了保持其民族性,有意將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分開管理,統治者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了兩院制的政治體制,這確實很難得。
但一個朝代終究還是難逃被另一個朝代所代替的命運,存在209年之後,遼朝被金所滅。雖然其殘餘部分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建立西遼,定都虎思斡耳朵,最後都被蒙古所滅。
被滅亡的命運難以改變,沒有了國,也就很難再有安定的家,契丹族開始了四處流亡的日子。
要知道,中國歷史上的遼朝並不簡單,在1111年,其國土面積已經達到了489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更是達到了約900萬人。其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
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在遼朝滅亡之後,契丹人去了哪裡?
按照以往的慣例,作為戰敗的一方,自然要接受新的統治者來管轄。遼被金滅亡之後,當然也會順理成章地成為金朝的子民。
所以,大部分契丹人都歸順到了女真人的統治之下。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因為在遼朝統治時期,對女真族並沒有給好臉色,一直是欺壓和蔑視。
當這個地位完全被顛覆之後,其結局可想而知。這個由完顏阿骨打所建立的王朝,統治着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
金朝用獨裁專制來管理契丹人,不僅毫無顧忌地燒毀了契丹文的所有書籍,甚至明令禁止契丹人學習契丹文字。
這毫無疑問是來了一招釜底抽薪,讓本就高傲的契丹人忍無可忍,多次進行反抗。但最終因為實力懸殊太大,以失敗而告終。
所以,留在女真人統治之下的大部分契丹族變成了很小一部分,其餘部分的人轉投到了當時的南宋和更北方的蒙古一族。
自始自終都是游牧民族,所以契丹族轉投到蒙古族下,可謂是十分好的選擇。無論是生活習俗,還是觀念認可度都十分契合,經過漫長的生活演變,成就了如今的達斡爾族。
在南宋統治下的契丹人,不斷與漢族通婚同化,不僅習慣了當地的生活,為了更加便於融入,直接改了漢姓。其中很有代表的就是耶律姓氏,其漢姓就是「劉」。
其餘的契丹人則把姓氏改成了阿、莽、蔣、蕭、石五個漢姓,以此與漢族打成一片,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簡而言之,倘若你是這些姓,可能是契丹人的後代。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