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FS雲端,看哈佛光環涼透:這屆精英,裝不動了

2025年06月07日02:53:08 歷史 1403

在成都辦公室寫下這篇思考,關於最近那個刷屏的哈佛女孩,以及我們正在經歷的一場信任風暴…

在IFS雲端,看哈佛光環涼透:這屆精英,裝不動了 - 天天要聞

傍晚,站在成都雙子塔66層的辦公室。

手機屏幕上自動推送了那位在哈佛畢業禮上掀起風波的蔣姓女孩演講片段。

點開,聽完。第一感覺——

這內容深度,放在當年七中林蔭(嗯,本土名校,提一句不算炫吧?)的畢業典禮發言稿里,怕是都顯空洞、寡淡。

哈佛?嘖… 這層鍍了金的光環,比我桌上剛泡這杯茶涼的速度還快……

在IFS雲端,看哈佛光環涼透:這屆精英,裝不動了 - 天天要聞

倒非刻意刁難。只是這姑娘自述的「通關」路徑,像極了這些年我在城南金融圈推杯換盞間聽膩的「哈耶普速成指南」:

威克姆阿貝(英國頂私)打底 - 美本文科中轉 - 哈佛鍍金收官」。一套組合拳下來,耗費的何止金山銀海,更是對全球教育體系規則縫隙的極致算計

信息差?那是他們的護城河

鈔能力?那是他們的登雲梯。

目標精準:繞過中國最公平的高考的「絞肉機」戰場,專攻那些能用資源砸開的「VIP通道」(砸錢堆砌馬術、帆船等冷門愛好,只為避開人海戰術)。

最終,一紙金光燦燦的文憑到手,海歸即成「王炸」——

家族在蓉城山城或北上廣深早已織就細密的資源網靜候開場,誰又真在乎這光環在硅谷華爾街是否瞬間啞火?

這絕非我的「酸葡萄」臆想。丹尼爾·馬科維茨那本《精英陷阱》早已說的透徹:

名校錄取,本質是一場耗資百萬美金的家族接力投資遊戲。

從頂級私校、天價顧問、到精心編排的「科研履歷」和「公益光環」,富裕階層用資本系統性地壟斷了精英教育的資源。

所謂「天道酬勤」的敘事,在冰冷的資本運作面前,薄如蟬翼。想想看,劉亦婷——

那個曾讓無數80後父母奉若神明、讓多少孩子模仿「冰水握冰」練意志的「哈佛女孩」,如今不也被解構成一場教科書級的「母親運營」?

當年那「億里挑一」的聖光褪盡,留下的更多是對「信息壁壘」與「運作術」的集體頓悟。時代的濾鏡啊,碎了一地,硌得人生疼。

這種「祛魅」的野火,早已燎原,燒穿了大洋彼岸。它不僅在太平洋那頭燒得噼啪作響,在我們身處的這片看似火熱的土地上,何嘗不是暗流洶湧?

成都的朋友心照不宣:某些光鮮履歷的背後,是家族在桐梓林或麓湖國際社區提前布好的精妙棋局。

草台班子!」這詞像魔咒般縈繞在越來越多人心頭。人們驚覺:那些曾需仰望的「巨人」,或許只是站在家族堆砌的金山之上;橫亘其間的鴻溝,可能僅源於一次投胎的運氣

我上我也行」——這念頭一旦生根發芽,便是對整個精英神話的釜底抽薪

隨之轟然倒塌的,是對專家、權威、乃至主流媒體的信任堤壩。

看看窗外這片璀璨的金融城夜景吧:

「環保先鋒」精英們,一邊在達沃斯論壇高呼「拯救地球」,一邊私人飛機、豪華遊艇、十幾輛V8引擎的座駕輪番登場。

「心系草根」的政客們(尤其某沿海精英圈層),聲情並茂為底層代言,任期屆滿個人財富卻如火箭般躥升。誰會在乎普通民眾債務纏身?

好話他們說盡,紅利他們吃干?難怪川普這類「真性情」反而能收割擁躉——至少,他不屑於披那身皇帝的新衣。

當「解構一切」成為集體本能,社會便陷入一場尷尬的撕裂:

科學共識瓦解:疫苗被陰謀論裹挾,氣候變化遭斷然否認,歷史被情緒化肢解……「專家」二字在彈幕里淪為笑柄,一開口便被貼上「恰飯」標籤。

治理效能癱瘓:任何政策藍圖、專家諫言、企業承諾,都可能被先入為主地判定為「新鐮刀出鞘」。達成社會共識?推行必要改革?難如古代蜀道

看看美國大選,傳統建制派與主流媒體的信用早已「骨」得七零八落。TikTok等新勢力的崛起,與其說是技術的勝利,不如說是舊權威信任崩塌的墓志銘。

歷史濾鏡粉碎:曾幾何時,《明朝那些事》里東林黨還帶着幾分清流氣。如今?其背後地主富商的利益底色被無限放大,人們甚至覺得,相比這些科舉正途出身的「清貴」,以太監為核心的閹黨反而可能「更接地氣」——

這何嘗不是對現實既得利益集團深度不信任的一種歷史迴響?

此刻,窗外車水馬龍依舊,但共識的裂縫卻在無聲蔓延、擴大。當這個被有心人捧上天的演講堂而皇之、鋪天蓋地出現在每個人的手機屏幕,我們,究竟該信誰

所以,那位哈佛女孩的「真材實料」幾何,或許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故事,像一顆投入太平洋的巨石,在無數人心中激起了對「精英人設」的滔天巨浪——一場徹底的祛魅海嘯。

這是一把淬毒的雙刃劍:它戳破虛妄,鞭撻不公,逼得金字塔尖的人們至少學會把優越感藏得更深些(比如,少說點「何不食肉糜」)。但也極可能溺斃理性,托起極端,讓公共對話淪為情緒的泥沼。

至於出路?在信息如洪水般晝夜不息、洶湧奔騰的時代重建信任基石,比早高峰在天府軟件園搶到一輛網約車還難。

傳統媒體那套「老編輯掌燈」、「敬畏鉛字重量」的笨拙堅守,雖被時代詬病遲緩,終究曾為信息洪流築起過一些堤壩。

如今?流量是唯一的河床,底線是隨時可被衝垮的沙堡。

這失控的洪流最終將我們帶向何方?

最後,給那些尚在「雲端漫步」、顧影自憐的哈佛女孩們提個醒吧:

在IFS雲端,看哈佛光環涼透:這屆精英,裝不動了 - 天天要聞

除非您的人生軌跡如韋神般,每一步都硬核到無可指摘、清晰可溯(比如,讓七中的競賽教練提起您都心服口服,讓燕園未名湖都記住您孤獨而強大的背影),否則,在這個「祛魅」已成全民共識的當口,真別再端着了。

買賬的觀眾正飛速退場,「翻車」的劇本,以天為單位更新。

畢竟,大家手裡那台專門用於「解構」的顯微鏡,如今可是正宗中國造,精度高、火力猛,專治各種不服。

桌上這杯茶,這會終於涼透了,和我的心一樣……


#精英祛魅 #哈佛女孩 #階層固化 #社會信任危機 #成都視角 #韋東奕 #信息洪流 #橫眉波深度思考 #雙子塔#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800餘米地道承載抗日紅色記憶!人民第一堡壘煥新 - 天天要聞

800餘米地道承載抗日紅色記憶!人民第一堡壘煥新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戰》,喚起多少人對抗戰歲月的回憶。位於順義區龍灣屯鎮的焦莊戶村,幾十年來一直保留着地道戰的痕迹。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 天天要聞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在中國傳統神話體系中,玉皇大帝統領的天庭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神界政府",各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個神秘而威嚴的天庭管理體系,揭開神話中"天界公務員系統"的神秘面紗。
印度拒簽上合聲明後,中方轉頭成立新組織?莫迪後悔來不及了 - 天天要聞

印度拒簽上合聲明後,中方轉頭成立新組織?莫迪後悔來不及了

路透社記者:印度外交部發言人稱,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未就聯合聲明達成一致,因為印度希望該聲明反映其對恐怖主義的關切,但「某個國家不能接受」。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印度指的是哪個國家?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主管部門已經發佈了有關消息,你可以參閱。
站上世界舞台,中國U17女足全力衝擊新歷史 - 天天要聞

站上世界舞台,中國U17女足全力衝擊新歷史

本文字數|1565字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20年前以球員身份參加男足世青賽,如今以主帥身份迎接女足世少賽。王洪亮與U17女足心向未來,年輕的戰場已經硝煙瀰漫。20年前的夏天,中國足球曾給中國球迷留下了一段美好到虛幻的回憶。荷蘭世青賽之夏,由克勞琛挂帥的中國U20國家隊先後擊敗了土耳其、烏克蘭和巴拿馬,以3戰全勝、轟入...
傅國涌突發心梗去世,終年59歲!一生育人無數,全國各地學子慕名來上他的課…… - 天天要聞

傅國涌突發心梗去世,終年59歲!一生育人無數,全國各地學子慕名來上他的課……

太突然了!知名教育學者、歷史學者、作家傅國涌,於2025年7月7日凌晨在杭州打鐵關家中,因突發心梗去世,年僅59歲。傅國涌兒子傅陽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他透露,當時半夜他就在家中,陪在傅國涌老師身邊,心梗發生非常突然。家中一時難以接受這個消息,傅陽在電話那頭哽咽:「我媽媽最難接受,她現在已經被送進醫院急救....
1934-2025,一首《畢業歌》的時空對話! - 天天要聞

1934-2025,一首《畢業歌》的時空對話!

2025年7月,南京夫子廟景區。昂揚的小號聲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大學生們手拉手,由四面八方匯聚到「天下文樞」牌坊下,唱響《畢業歌》。這是一首來自91年前的青春吶喊。《畢業歌》,創作於1934年,是電影《桃李劫》的主題曲,詞作者田漢、曲作者聶耳。(1934年 《畢業歌》黑膠唱片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同學們,大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