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抗戰中的河南力量,190萬子弟兵的血與火

2025年05月22日19:44:08 歷史 1690

你知道14年抗戰中,全國傷亡「最慘烈」的省份,是哪裡嗎?不是東北,也不是南京——而是河南,1453萬軍民傷亡,比「南京大屠殺」中的傷亡,還多了將近50倍,平均每10個河南人,就有4人,倒在了血泊之中!1938年,黃河決堤的巨響,撕裂了河南的夜空。為了阻擋日軍西進,國民黨,炸開了「花園口大堤」,32萬百姓,瞬間葬身洪水,117萬人,流離失所。而這一切,只是河南抗戰史的開端。那你知道河南省,在「14年抗戰中」做出過多大的貢獻嗎?1931年,日軍炮轟我「瀋陽北大營」,長達14年的抗戰,拉開了序幕。河南,作為中原腹地,既是前線,又是後方,抗戰期間,河南111個縣,除了「新蔡沈丘兩縣」,其餘109個縣,全部淪陷,全省近半數土地,被戰火撕裂。但河南人,沒有退縮——從1931到1945年,河南共向「正面戰場」輸送了190萬壯丁,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僅在川軍之後!正面戰場上每8個兵中,就有1個是河南人!他們中許多人,連槍都沒有摸過,穿着草鞋,就上了前線。南陽戰士「李長勝」在出征前,給懷孕的妻子,留下一張字條:'要是生男孩,就叫衛國;要是生女孩,就叫「念安」,後來,他犧牲在「淞滬戰場」,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長什麼樣。

14年抗戰中的河南力量,190萬子弟兵的血與火 - 天天要聞


你知道,抗戰第一槍,是誰打響的嗎?是河南人!1937年7月7日,盧溝橋「守軍團長」吉星文河南扶溝人,營長「金振中」,河南固始人,他們帶着戰士們,用血肉之軀,死守橋頭,頂住日軍的炮火,打響了「全民族抗戰」的第一槍!說起他的本家叔父,你一定聽說過,他就是河南籍抗日將領「吉鴻昌將軍」,1933,他帶着『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是抗戰初期,我國軍隊第一次收復失地。就義前,他用樹枝在雪地上寫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這位河南漢子的遺書里,還夾着半塊,發霉的烙饃——那是他留給老母親的,最後一口家鄉糧。台兒庄戰役中,河南籍士兵,組成的'大刀隊',夜襲敵營,砍殺日軍2147人;

14年抗戰中的河南力量,190萬子弟兵的血與火 - 天天要聞


新四軍『戰神』,彭雪楓,南陽鎮平人,新四軍最年輕的師長,也是抗戰中犧牲的,新四軍最高級別將領之一,他帶着新四軍,第四師,橫掃豫、皖、蘇,收復失地千里!1944年,他率部在夏邑縣,與日偽軍激戰,身中流彈犧牲,年僅37歲。犧牲前,他對戰友說:『革命未成,我死不瞑目!』,我常常在想,如果他沒有犧牲,絕對是元帥級人物!


14年抗戰中的河南力量,190萬子弟兵的血與火 - 天天要聞

河南籍開國上將:許世友,信陽新縣人,抗戰時,他帶着八路軍386旅,在山東省膠東,對抗日軍,這位少林出身的「鐵血將軍」,拿單刀劈鬼子的事迹,至今還被老鄉們津津樂道。他說:『打仗要狠,對敵人,絕不能手軟!』河南籍將領中,這樣的硬漢,比比皆是。信陽新縣,當時還不到10萬人,卻走出了43位開國將軍...!你們聽說過『皮定均旅』嗎?皮司令,不是河南人,卻把命,都給了中原。1944年,他帶着1700人,孤軍深入豫西,夜襲登封機場,被解救的兩萬多名民工,哭着喊『八路軍是神兵下凡啊!』最絕的是「中原突圍」,他讓7000子弟兵,集體『消失』,原來,是皮司令讓全軍,用「樹枝」紮成假人,迷惑國軍,自己率部,晝夜疾馳2000里,創下了『成建制突圍』的戰爭奇蹟。他犧牲後,把一半骨灰,都留在了登封,因為他說:『中原,是我的第二故鄉』!

濟源「武山人」于思禮,組建了「抗日自衛團」,專打鬼子據點。1943年,他被叛徒出賣,就義前,他面對槍口,高喊『中國共產黨萬歲!』壯烈犧牲。家鄉為他改名為『思禮鎮』,就好像英雄,從未走遠。新鄭人「趙崇德」,八路軍769團的一名營長。1937年,夜襲「陽明堡」機場,他帶着敢死隊,炸毀24架日軍戰機。行動前,他給母親寫信:『若兒戰死,請將棉襖,留給村東頭的孤兒。』衝鋒時,他身中七彈,最後拉響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那年他才23歲。這些名字,今天的年輕人,可能沒有聽過。但你知道嗎?他們不是歷史書上的符號,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1941年的中條山戰役,河南籍士兵,占國軍的半數以上。日軍用「火焰噴射器」燒山,整座山被燒了三天三夜。一個連的洛陽兵,被圍,最後7人拉響手榴彈,和日軍同歸於盡,遺體焦黑到,分不清誰是誰。但《縣誌》里記着他們的名字:王鐵柱、陳二狗、趙滿倉…這些土得掉渣的名字,卻撐起了一個民族的尊嚴。周口太康,有一個『水上抗日根據地』。從1938年到1945年,5200多名戰士,在這裡犧牲,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30歲。

最痛心的1944年的「豫中會戰」,湯恩伯部的40萬國軍,一觸即潰,37天,丟了38座城。反而是他們看不上的「雜牌軍」,打出了河南人的錚錚鐵骨,1944年5月,日軍從三面包圍了洛陽,15軍64師的,師長:「武庭麟」,帶着15萬被稱為土匪的「豫西子弟兵」,死守孤城,子彈打光了,就拼刺刀。城破時,守將武庭麟,帶着殘部3000餘人,與日軍巷戰三天三夜,最後,跳下城牆的士兵高喊着:『河南人,寧死不當亡國奴!』戰後,戰士們的屍體,堆滿了城牆!城破前夜,800名「河南大學學生」組成的『鐵血隊』,死守西工區。他們用課本當掩體,用鋼筆當刺刀,硬生生拖住日軍12小時。洛陽保衛戰,連日軍戰報都承認:這是侵華以來,最慘烈的「城市攻防戰」。許昌淪陷時,守將呂公良,帶着殘部,在文廟街與日軍肉搏。沒有「反坦克武器」,士兵們只能抱着炸藥包,往「日軍坦克」的「履lǚ帶」里跳。河南的百姓,也都沒慫!駐馬店,「民間自發」的『竹溝保衛戰』,打了47天!確山縣農民,用土炮轟掉了日軍坦克,老太太們,拆了門板,給戰士們當擔架…。

1945年3月,日軍7萬精銳,撲向南陽的西峽口,我國軍隊,10萬人死守陣地,用血肉之軀,築起最堅固的防線,農民「王金章」用「釘耙」活捉「日本少佐」;豆腐店戰鬥中,17歲學生兵「李長勝」拉響炸藥包,衝進了坦克群。這場持續5個月的「南陽會戰」,共殲敵1.5萬,直到日本投降前4天才結束——這,才是真正的『抗戰最後一戰』!

有人問我『這些血淋淋的舊歷史,老講它幹嘛?』因為總有些人,不明情況的,對河南發動「地域黑」,還造謠說,河南人『偷井蓋』?你們知道嗎?抗戰時期,河南省捐糧數量,全國第一,整個抗戰期間,河南,造出了全國1/3的,土槍土炮,全國每三桿槍,就有一桿貼着『河南造』的標籤。保定戰役中,用的60%的地雷,都產自豫西的山溝中。

但最讓我揪心的,是普通百姓的犧牲。1938年,為阻止日軍西進,國民政府炸開了,花園口黃河大堤。洪水瞬間吞沒了32萬人,117萬人,流離失所。豫東平原,20個縣,變成「黃泛區」,直到今天,有些地方還叫『黃泛區農場』,而1942年,河南大饑荒,300多萬人被餓死,電影《1942》,只拍出了十分之一的慘烈。災民啃樹皮、吃觀音土,母親賣兒換糧,但即便這樣,河南,三年間上交糧食,超700萬石,連蔣介石的「參謀」都驚呼:『河南人骨頭裡榨出的糧,養活了半個中國戰場!』許昌農民「李大有」在餓死前,把全家最後半碗麩皮,塞給了路過的八路軍傷員。三天後,他15歲的兒子,參了軍,戰死在1944年的,洛陽保衛戰中。如今,他的墓碑就在「許昌烈士陵園中」,上面只有五個字:『李石頭,十八歲』。」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講這些老故事?因為今天的河南,GDP全國第五,全球前二十強,但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這份繁榮,是無數先烈,用命換來的。這,就是河南人在抗戰中的答案——山河破碎時,我們敢用血肉,築長城;盛世繁華日,我們更要守住,用1453萬條命,換來的新中國!如果你的家鄉,也有人參加過這場戰爭,請把他們的故事,打在評論區。我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河南,不是你們「地域黑」的靶bǎ子,而是中國,最硬的脊樑!

山河不忘,英雄永在

14年抗戰中的河南力量

河南14年抗戰史:190萬人的血與淚,今天還有人記得嗎?#河南抗戰 #勿忘國恥 #英雄河南 #歷史記憶 #宇翔故事裏的家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着廣東話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着廣東話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們說,那些太平軍最後去了南美,聽起來像傳說,但人還在,說粵語,過春節,幾十萬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牆塌得連塊整磚都找不到。湘軍圍了三年,餓得城裡人啃樹皮,喝髒水,死人都沒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阿塞拜疆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 天天要聞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阿塞拜疆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直接擺到了檯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內的阿塞拜疆人,甚至還造成了2人喪生的結果。俄方面表示,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國國籍,且涉嫌謀殺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則表示,這是俄在針對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為他們有被打過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開始抓境內的俄羅斯人,同樣給他...
大罷免忍受侮辱迫害!連勝文轟民進黨:放任「黑熊」攻擊國民黨 - 天天要聞

大罷免忍受侮辱迫害!連勝文轟民進黨:放任「黑熊」攻擊國民黨

國民黨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舉辦首場反罷造勢。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表示,台灣不準有皇帝,民進黨不要想着當皇帝。他也轟民進黨放任自己的禽獸攻擊國民黨,世上沒有後悔葯,如果不想後悔就出來投票。連勝文宣講反罷,他說,颱風來的前一天特別悶熱,感謝大家願意為了捍衛台灣的監督與制衡站出來,防止絕對權力絕對腐化,...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就是大惡罷!戴錫欽批:他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 天天要聞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就是大惡罷!戴錫欽批:他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國民黨一系列反罷免大型造勢活動中的首場宣講,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廣場登場。台北市黨部代理主委、議長戴錫欽上台助講表示,這次民進黨所發起的大罷免,是台灣自由法治推動三四十年來面對的最大人禍,還批所謂的大惡罷「民進黨與惡的距離是零」,他們就是惡的代表!戴錫欽指出,7月5日沒有發生大地震,也希望剛形成的台...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着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麥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裏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