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2025年05月14日16:24:05 歷史 1594

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文|避寒

編輯|避寒

《——【·前言·】——》

他是黃埔一期,傷殘未退,死裡求生,一次戰役被擊中五次,照樣領兵反攻。

他指揮夜襲日軍,三百人幾乎全軍覆沒,他活下來,板垣征四郎卻說:「此人一軍頂十軍。」

他34歲,成了最年輕的集團軍總司令,長沙一戰打崩日軍三萬,他像刀一樣插進敵陣。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黃埔驕子崛起——從敢死隊到抗日先鋒

1905年,陝西鄠縣,關麟征出生。他原名志道,家庭普通,少年耿直,有村人欺負鄰居,他上前攔,打得對方跪地求饒。

1924年,他考入黃埔軍校一期,與陳賡同屆,那年,蔣介石親自訓話,校場槍聲不斷,學員每天跑五公里,晚上練刺殺。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第一次上戰場,是東征陳炯明,戰鬥中他中彈,左腿傷重,血流不止,醫生說要截肢,他不允。

幾天後,他拄拐上陣,敵人嚇懵了,一個受傷的少尉帶頭衝鋒,不退。

蔣介石得知後點名表揚,送他手槍,說他是「敢死先鋒」。

他被分到國民革命軍第1軍,1929年中原大戰爆發,他在豫南打閻錫山,堵馮玉祥,戰鬥慘烈,幾次彈盡糧絕。

他帶兵守孤城三日,無援。他令全營「夜不息火,日不熄鼓」,讓敵人誤判兵力,硬生生拖到增援到來。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26歲,他升任旅長,成了蔣系最年輕的中層指揮官,下屬私下叫他「關猛」。

1933年,日軍逼近長城線,古北口成為要地,關麟征率25師駐守。

日軍第八師團發起進攻,裝備精良,配有山炮、重機槍和航空偵察。他的部隊只有手榴彈和三八槍。

戰鬥開始當天,日軍炮火覆蓋山口,硝煙未散,敢死隊就沖了出去,關麟征在前線觀察。

子彈從左肩穿過,胸口炸開,他裹上繃帶,繼續調動火力,他說:「敵人在前,我不能後。」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兩個月時間,他五次負傷,一次腹部中彈,鮮血直流,他讓軍醫用紗布塞住創口,命令「繼續衝鋒」。

日軍稱此戰為「激戰中的激戰」,他們原本以為三日可破,結果陷入消耗戰。

關麟征親率敢死隊反攻,奪回失地,一次夜戰,他帶三百人翻山突襲,山雨如注,衣裳裹泥,殺入日軍陣地時,只有他和十餘人活着。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這次戰鬥他傷痕纍纍,身上彈片取出十餘塊,蔣介石聞訊電慰:「勇將受傷,聞之泣下。」

國民政府授青天白日勳章,他沒有請假養傷,第二天又回到陣地。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台兒庄鐵血——日軍膽寒的「關鐵拳」

1938年,日軍發動徐州會戰,台兒庄,是南北交通要衝,日軍第五師團主攻方向由板垣征四郎指揮。

敵軍多為關東軍精銳,配備山炮、毒氣、飛機。關麟征率第52軍鎮守。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敵軍突進速度極快,一路破線逼近台兒庄,中央電令:「死守!」

關麟征命令部隊放棄正面死守,改用夜襲、火攻戰術,赤柴聯隊猝不及防,被包圍於亂林之中。

52軍圍火四起,火焰衝天,敵軍逃不出,近乎全滅。

接着他又擊潰沂州支隊,日軍後勤遭切斷。台兒庄街巷戰持續五晝夜。

最驚險的一次,是夜襲日軍指揮部,他親自帶三百人繞山行軍,一夜翻越六十里,凌晨突襲敵營,火光點燃敵棚,混戰持續兩小時。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日軍重兵反撲,三百人僅數人生還,關麟征彈盡,負傷趴在戰壕,敵軍搜尋時他屏息不動,直到我軍增援趕到。

這場突襲未能斬首日軍高層,但震動敵軍,板垣征四郎親口說:「關麟征一軍,抵中國十個軍。」

戰後,關麟征的軍中流行一句話:「敵人怕兩人,一個是薛岳,一個是關麟征。」

同年,武漢會戰打響,他調往瑞昌防線,與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對陣。

瑞昌地勢複雜,山丘密布,敵人用飛機輪番轟炸,炸完再用毒氣,隨後地面進攻。

關麟征命令部隊:「不許後退一步。」工兵連炸橋、設雷、挖壕溝,拖住敵軍十九天。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敵人一次夜襲穿插到陣後,試圖割斷後勤,他帶五百人夜追,晝戰,將其擊退,之後全線收復陣地。

這場戰鬥之後,他升任三十二軍團司令,與孫連仲並列「關鐵拳、孫鋼頭」,軍中兵都說:「能跟關打仗,死也值。」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長沙會戰奇蹟——34歲最年輕集團軍總司令

1939年,日軍南侵,目標湖南,長沙是咽喉要地,第一集團軍主力疲軟。關麟征臨危受命,任第十五集團軍副總司令,實為主帥。

他推行薛岳「伯陵防線」戰術,在湘北設伏,引敵深入,層層設網,敵人越進,死傷越重。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第一次長沙會戰,敵軍分三路進攻,正面突擊遭伏擊,側翼穿插陷泥地,52軍死守岳陽,全殲敵先頭部隊。

關麟征在指揮部用紅線圈敵軍行蹤,一夜不眠,他斷定敵人會從汨羅偷襲,他帶兩個團埋伏,夜雨中,敵軍果然上鉤。

凌晨兩點,機槍齊開,爆破手投雷如雨,日軍亂陣中回撤,結果踩上地雷陣,此戰殲敵三萬餘。

戰後美媒評論此戰為「東方奇蹟」,關麟征升任集團軍總司令,時年34歲,創國軍史上最年輕紀錄。

他重兵把守湘北,半年內修三百公里壕溝,築五層防線,他要求部隊每日訓練五公里、刺殺稻草人三百次、打靶十環以上。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不合格的連長一律降級,文盲戰士必須識字寫信。他說:「軍人不識字,就是廢物。」

蔣介石到視察時,看到士兵列隊整齊、槍械擦亮、背誦戰術條令,當場說:「若國軍皆如52軍,日寇必敗。」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晚年隱居與歷史迴響

1949年冬,關麟征拒絕赴台,他說:「我這一身傷,不想再漂。」

有人勸他:「你過去是集團軍總司令,去了有待遇、有房、有職。」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他沒答,只抽煙,直到煙灰掉滿地,他的決定讓很多人不解,可他執意南下,藏身香港。

銅鑼灣,一間70平米老公房,潮濕、低矮、沒電梯,關麟征和老伴、兩個孩子,擠在其中,他不讓任何人稱他『將軍』,門上只貼着『關宅』二字。

他每天五點起,抄書、練字。中午自己做飯,晚飯後散步,他最常走的是天后廟到維多利亞公園這一段。

鄰居以為他是個退休文員,沒人知道他曾指揮幾十萬兵、在古北口流血、在台兒庄死過一回。

有次遇颱風,街口樹倒、電線斷,他撐傘冒雨回家。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門衛說:「老爺子不要命啊。」他笑着說:「淋雨算啥,當年趴屍堆里一天一夜才活下來。」門衛聽不懂,只當他瘋話。

1975年,有記者追訪到他家,他一言不發,拿掃帚把人趕下樓。

老伴罵他:「人家都忘了你了,還怕什麼?」他說:「不想讓人記得,死得乾淨。」

他對子女要求極嚴,男孩學工程,女孩學藥劑,不許學文史。

他說:「寫字的不可靠,說話的更不可信。」孩子想知道他打過什麼仗,他只說:「打得多,活得僥倖。」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直到1979年,他收到北京寄來一封信,才打破沉默,信上說,他妹妹還在,住在河北平山縣,兩人自1937年分別,音信斷絕四十二年。

收信那天,飯沒吃,說了一句:「我以為她死了。」第二月,他帶全家赴深圳,在蛇口碼頭與妹妹重逢。

妹妹靠着欄杆喊:「大哥!」他一步步走過去,站定,沒說話,淚一滴滴掉下來。

妹妹問他這些年去哪了,他說:「香港,沒做官,賣過舊書。」她摸他手,一層厚繭,她哭着說:「你受苦了。」他說:「比打仗輕鬆。」

回港後,他恢復練字,但字體變了。原先工整挺拔,後來多了頓筆。有人請他寫「抗戰將軍」四字,他拒絕。他說:「這仗,不值得我誇。」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1980年夏,他突發心肌梗死,被送入香港廣華醫院。

醫生檢查時發現:左腿舊傷未愈,肋骨斷過,右肩彈片未取,胸骨塌陷,院方震驚,認為是戰爭遺體。

病危通知下達第三天,他拉著兒子手,說:「家譜里,別寫我是將軍,就寫『卒』。」

他走得安靜,沒有追悼會,沒有輓聯,沒有軍禮,他遺願是火化,骨灰撒進維多利亞海港。

消息傳到內地,幾位黃埔舊識聯名發唁,徐向前電文簡短:「同窗十載,風骨千年。」

多年後,有軍史研究者找尋關麟征後人,他們只找到一本破舊的《孫子兵法》,批註潦草、墨跡斑駁。

抗日猛將關麟征:34歲統率千軍,日軍膽寒稱「以一當十」! - 天天要聞

其中一頁寫着八個字:「不求留名,只求無愧。」

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將其列入英烈榜,展櫃里放了一張老照片。

那是古北口防線,他穿單衣,身披彈帶,站在戰壕上,手舉望遠鏡,照片上,敵彈穿雲,炮聲未停,他目光如刀。

而誰能想到,這樣的人,晚年卻只想做個普通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5月14日,國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陳斌華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陳斌華資料圖記者提問: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性失憶。對此有何評論?陳斌華:今年是日本侵佔台灣130周年,...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着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佈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