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章然
△博主李菜菜提供
生前參加自己的葬禮是什麼體驗?
近日,在博主李菜菜的視頻里,罹患小細胞癌的好友小姜,提出要李菜菜參與她「生前的葬禮」。
葬禮,從拍一張遺照開始,兩人來到西湖邊與和來自遠方的陌生人建立聯繫,讓他們寫下最後一次見面時,想要對小姜說的話。最後一站,和家人朋友告別,希望他們不要悲傷。
「如果生命是一本書,我這一頁或許比別人短,但每一行都寫滿了愛與驚喜。我們並不懼怕死亡,生命的意義從來不在長度,而在於我們如何擁抱每一個當下,如何在有限的時光里給世界留下一抹溫暖的色彩……」小姜在視頻里這樣闡述舉辦「生前葬禮」的初心。
正值清明節,在社交媒體上,「生前參加自己的葬禮」這一熱點有300多萬人在看。
不少網友在視頻下稱看哭了,分享了自己抗病的經歷,鼓勵小姜「一定可以騙過死神,讓你留在人間」、「我也是小細胞癌,中晚期,當時醫生說只有兩年生存期,但是我現在已經兩年了,加油寶貝」……
生前的葬禮 截圖
4月5日,記者聯繫到博主李菜菜。因為小姜正在上海接受化療,狀況不太好,李菜菜代她接受了採訪。
「她1995年出生,有一個可愛的3歲孩子。」李菜菜和小姜同為大學室友,是大學期間最好的朋友。
三個月前,小姜因身體異常出血而檢查出小細胞癌。
天性樂觀的小姜,用很輕鬆的語氣給李菜菜發來了信息。
「我和你說哈,我中獎了。」
「多少錢?」
「我得了惡性腫瘤。」
李菜菜此前有過骨髓炎的抗病經歷,對突然而來的疾病接受程度「比一般人要高一些」。
她說,小姜是嘉興人,一直都是很樂觀的性格。在大學時,她活潑開朗,人生很順利,畢業、結婚、生子,圓滿得如同每一個幸福的平凡人。小細胞癌症,是小姜遇到的第一個人生關卡。「而且這類癌症治癒率很低,醫生說大部分人只有最多兩年時間。」
疾病發展很快,小姜在上海、杭州多地求醫化療。
三個月左右,小姜走路也慢慢困難起來。
「這些時光里,她經常給我打電話,用很輕鬆的語氣分享着化療的點滴,原來化療真的會掉頭髮、會因為吃不下飯瘦了……」李菜菜說,自己和小姜未曾聊過生死,但是生病的經歷,讓兩人之間有着不同的默契。
「我們的想法都是能活一天就多賺一天,生病了,更需要樂觀對待,積極面對,而不是悲傷無助。」
李菜菜和小姜 截圖
前不久,小姜給李菜菜發來了信息,提出「生前葬禮」的想法。
生前葬禮的舉辦日期是3月28日和29日。
「小姜的爸爸其實不太能接受生前葬禮的想法,但很多陌生人給予了我們善意,我們得到了很多的安慰和鼓勵。」
兩人帶上筆記本和筆在西湖邊尋找陌生人留言時,很多人都停留下來,認真聽小姜講完事情的始末,留下了鼓勵的話語。
一位小姐姐,因為此前也有生過病的經歷,不僅留言,還主動擁抱了小姜,讓她不要放棄,一定有信心。
小姜和留言的愛心路人 截圖
這一抱,讓站在旁邊的李菜菜很感動。
那一天,微雨,在西湖邊,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留下了很多很暖的信息,「旅程很短暫,享受過美好」、「希望你在以後的日子裏做自己最開心」、「祝願早日康復」、「希望你以後的每一天都是太陽天」……
「陌生人的一句加油,讓我們覺得世界很美好,很值得留戀。」李菜菜說,很多路人特別能共情我們,這是我們此前都沒想到的。
最後一站,和家人朋友告別,「下輩子我還要做爸爸媽媽的女兒,不要為我難過。」「親愛的朋友,我先去前面探路了。」
這一場生前葬禮的告別儀式上,小姜覺得很符合自己的期望,「她希望,能用自己最好的面貌跟家人告別。生命不在於長度,而在於每一天的溫度。」
小姜常常表達,她對自己的人生沒有太多遺憾,沒有太多關於自己的遺願。只是遺憾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裡人,沒能陪伴自己的孩子長大,她希望能陪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時間。
李菜菜說,這個生前葬禮的視頻,剪輯時自己哭了好幾次,因為自己抗病5年了,對疾病有不一樣的心態。
「疾病不會讓我覺得生命無常,反而讓我感恩珍惜每一天,多活一天是一天。按照小姜的想法,生前的葬禮,即是在身體能力允許的時候,主動地表達愛,這是對家人、對世界、對自己愛的儀式。」
記者發稿時,小姜仍在上海的醫院裏進行抗癌治療,「她沒法說太多話,她希望所有關心她的網友不要擔心她,也不要悲傷,生活很美好,她來這一趟很值得。」李菜菜最後說。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