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唯獨中國還在?

2025年03月29日12:13:07 歷史 1308

很多朋友可能已經聽到、看到很多遍,今天從另一個角度說說。

美國即使那樣各種使壞,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是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這裡包含兩個意思一個是形成文明,一個是沒中斷。想一想上下5000年,這個民族的文明沒有斷絕過,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位置

在地圖上,四大文明古國幾乎全部被北緯30度線貫穿。但不同的是,被貫穿的區域,無論古巴比倫、古印度還是古埃及,大都被沙漠和乾旱覆蓋。

而中國完全不同,中國的地理格局,東是太平洋,西是青藏高原,高大的青藏高原會攔住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進而為中原帶來充沛的水氣。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唯獨中國還在? - 天天要聞

中國的北邊是極寒的西伯利亞,南邊是酷熱的叢林大海,再加上東邊的太平洋,和西邊的喜馬拉雅山脈、崑崙山脈、天山山脈,形成了中國腹地的天然防禦屏障,保護我們免受外敵入侵。

但是如果就此認為中國文明的延續靠的僅僅是絕佳的地理條件,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文明的衝突》一書中,有一個形容我們的觀點:中國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而西方是國家誕生文明,但中國是文明誕生國家。

形成這種不同的關鍵之一就是信仰。與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中國人信的是人定勝天,中國人仰的是與天爭、與地斗的華夏祖先。

看看中國的神話,沒有光,我們鑽木取火,而西方是偷取神靈的火種。病疫肆虐,我們神農嘗百草,而西方是空求神靈保佑。洪水泛濫,我們大禹治水,而西方則是躲進諾亞方舟。

中國人天生不信命。

文字

為什麼中國能有如此優越的地理條件?

因為這些都是華夏先祖一點一點啃下來的,也正因如此,中華民族每到危難之際,總會有英雄挺身而出,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關鍵之二,在於文明的載體,漢字。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唯獨中國還在? - 天天要聞

漢字作為象形文字,第一完美兼容了各種方言,為什麼秦始皇要統一文字,就是打破方言區之間的交流屏障,消減分裂隱患。

第二,漢字從甲骨文到簡體字,變化一脈相承,漢朝、唐朝、宋朝、明朝出土的文字我們現代人看到依然一眼就能看懂,反觀古埃及文字,跟阿拉伯字母毫無關聯,古印度文字,跟印地語也沒有關係。

正因漢字的一脈相承,中國5000年的歷史才能流傳至今。

光官方欽定的「正史」就有25部,就算亂成粥的魏晉南北朝,仍有二十七史學著作874部,十六國史書26種200多卷。而在國家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僅明清時期的檔案就超過1000萬件。

為什麼如此之多?

因為我們深知,忘記歷史的文明必將失去未來。

而浩瀚的歷史也讓中國文明極其包容,所謂「非我族類,齊心比異」這個族並非種族,也非地域,而是文化認同。

就像楚國,本是蠻夷,但中原會盟之後,便成諸夏。而鄭國本是諸夏,脫離中國文化後,反成夷狄。不管什麼種族,只要認同中國文化,就能融入中國的文明。匈奴、鮮卑如是,羯族、氐族和羌族也如是。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唯獨中國還在? - 天天要聞

反觀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過度依賴血統或宗教,因此政權崩潰便相當於文明瓦解,文明瓦解也會加速政權崩潰,周而復始。

正因如此,所有中國政權,無論魏晉南北朝、元朝還是清朝,為了得民心都會宣稱自己是繼承前朝大統而非另起爐灶,就連漢人朱元璋也得先承認元朝是中華正統再強調自己是元朝合法繼承者,並且光繼承還不行,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還要以「天下一統」為終身使命。

所以,為什麼其他文明總是打打殺殺搞分裂,而我們中國文明永遠56個民族是一家。

包容

在看其他三大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地處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先後被赫梯人、亞述帝國、迦勒底人和波斯帝國入侵。語言、文字、文化消失。

就連如今這片土地的伊拉克也多是阿拉伯人和庫爾德人。

古印度文明甚至都不在印度,而是在巴基斯坦得印度河流域,其主體人種也換成了雅利安人。

古埃及更不用說,被波斯帝國征服後先後歷經希臘、羅馬、阿拉伯等外族統治1100餘年,無論文化還是文字皆已中斷,就連宗教也成為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天下。

都說5000年前,我們和古埃及人共面洪水。

4000年前,我們和古巴比倫人PK青銅器。

3000年前,我們和古希臘人哲思共鳴。

2000年前,我們與古羅馬人稱霸沙場。

而如今,我們又站在世界舞台和美利堅人同台競技。為什麼5000年來我們始終屹立不倒,就一句話:縱使天公無憑信,自有龍裔護國門。

地理是上天的饋贈,而文明的延續,永遠是人的史詩。

--End---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廣西名人錄容縣篇——民國少將篇 - 天天要聞

廣西名人錄容縣篇——民國少將篇

容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轄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玉林市東北部,地處大容山和雲開大山兩大弧形山脈之間。容縣古稱容州,明洪武時期改容州為容縣,隸屬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梧州府(府治在今梧州市),自此容縣之名沿用至今。容縣歷史悠久,在長期的歲
張遼威震逍遙津,是孫權太菜了么? - 天天要聞

張遼威震逍遙津,是孫權太菜了么?

在波譎雲詭的三國歷史中,逍遙津之戰宛如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戲,張遼率少量兵力大破孫權十萬大軍,威名瞬間傳遍江東。然而,孫權在這場戰役中的失利,絕不能簡單地扣上「能力不足」的帽子。
遵化義王莊:饅頭山下的歷史與傳說 - 天天要聞

遵化義王莊:饅頭山下的歷史與傳說

作者:王亭貫在遵化地北頭鎮的群山環抱中,義王莊如一顆明珠鑲嵌在冀東平原與燕山余脈的交界處。這座始建於明朝的村莊,因王氏家族「正直講義氣」的家風得名,歷經六百年風雨,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犯貪污罪、洗錢罪、詐騙罪、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80後幹部楊永被判20年 - 天天要聞

犯貪污罪、洗錢罪、詐騙罪、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80後幹部楊永被判20年

4月2日,「廉潔四川」發佈案例《以案為鏡丨騙取公款投資「翻盤」 終陷「敗局」》,詳情如下:【案卷】楊永,男,漢族,1982年6月生,四川簡陽人,2002年7月參加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簡陽市原雷家鄉人民政府,簡陽市財政局國庫支付中心、農業農村科工作。2022年1月,楊永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簡陽市紀委...
河南西峽:清明時節祭英烈 薪火相傳育新人 - 天天要聞

河南西峽:清明時節祭英烈 薪火相傳育新人

「芳草萋萋春風暖,鳥語聲聲花正妍。追憶往昔悼英魂,培育新人薪火傳。」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賡續紅色血脈,3月31日上午,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回車鎮第一初中以「追尋先烈足跡 勇擔時代使命」為主題,組織師生代表前往西峽縣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掃活動。 上午8時,師生們懷着崇敬的心情,整齊列隊來到烈士陵園。他們展開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