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大姐母親,光緒欽點御前侍衛妻子,中國工農紅軍最年老新兵

2025年03月26日22:02:03 歷史 1057

57歲高齡時,她剪掉髮髻,穿上灰布軍裝,成為中國工農紅軍中年齡最大的新兵;她的丈夫曾是光緒皇帝的御前侍衛,女兒嫁給了新中國總理周恩來。從晚清貴婦到紅軍戰士,從顛沛流離到身陷囹圄,楊振德不僅是鄧穎超的庇護者,更是中國革命中一道獨特的女性光芒。

亂世中的孤勇母親

1901年,25歲的長沙才女楊振德嫁給了清朝南寧總兵鄧廷忠。這位武舉出身的將軍,曾在中法戰爭中立下戰功,被光緒欽點為御前侍衛。

然而榮華轉瞬即逝——鄧廷忠因得罪權貴被流放新疆,三年後暴病身亡。楊振德從貴婦淪為寡婦,帶着年幼的鄧穎超流落天津,靠行醫和教書為生。

鄧大姐母親,光緒欽點御前侍衛妻子,中國工農紅軍最年老新兵 - 天天要聞

最艱難時,她同時擔任四戶人家的家庭教師,深夜縫補衣物換取米面。鄧穎超回憶:「母親教我識字時,總把煤油燈芯捻到最小,省下的燈油錢,夠買半斤糙米。」亂世中,這位母親硬是用醫術和學識,為女兒撐起一片晴空。

五十七歲的紅軍「老軍醫」

1932年,鄧穎超與周恩來進入中央蘇區。57歲的楊振德毅然跟隨,成為紅軍醫院裏最特殊的戰士。

她背着藥箱翻山越嶺,用針灸救治瘧疾病人;采草藥熬成湯劑,緩解藥品短缺的困境。戰士們稱她「楊媽媽」,她卻嚴肅糾正:「叫同志!我是來革命的,不是來當娘的!」

1934年紅軍長征前夕,組織考慮她年邁體弱,勸其留守。楊振德連夜寫下血書:「我雖無衝鋒之勇,卻有救死之能。若棄同志於危難,與逃兵何異?」

鄧大姐母親,光緒欽點御前侍衛妻子,中國工農紅軍最年老新兵 - 天天要聞

最終,她還是被留在蘇區,次年遭到了國民黨逮捕。獄中,軍官威逼利誘,讓她勸降女兒女婿,她冷笑道:「蔣委員長連兒子都管不住,何況我?」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1937年國共合作,楊振德獲釋赴重慶。60歲的她在七星崗開診所,免費為貧民治病,連國民黨高官家眷都慕名而來。

蔣介石聞訊送來錦旗「醫者仁心」,她卻將旗子壓在箱底,對鄧穎超說:「這旗子沾着較場口的血,掛不得。」

鮮為人知的是,這間診所竟是中共地下聯絡站。楊振德以把脈為掩護,用藥方傳遞情報:脈象「沉遲」代表敵特活動頻繁,「浮數」暗示物資即將到位。直到1940年病逝前,她仍叮囑周恩來:「診所賬本第三頁夾層,有最新特務名單」

臨終前,她將積蓄全部繳納黨費,並留下一句話:「把我的醫書捐給部隊,讓他們多救幾個同志。」

鄧大姐母親,光緒欽點御前侍衛妻子,中國工農紅軍最年老新兵 - 天天要聞

從紫禁城到井岡山,從清皇朝到共產黨,楊振德用76年光陰證明:真正的貴族,不在朝服頂戴,而在危難時敢為天下先的膽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陽泉市郊區河底小學少先隊員清明節祭掃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陽泉市郊區河底小學少先隊員清明節祭掃 傳承紅色基因

山西青年報記者孟存田 通訊員張琪 為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在清明節來臨之際,4月3日上午,陽泉市郊區河底小學部分師生前往郊區河底鎮河底村革命烈士墓碑前,開展「紅色耀三晉,青年永傳承」主題清明節祭掃活動,少先隊員們通過敬獻花束、集體默哀
黑龍江一縣發現侵華日軍遺留炮彈 - 天天要聞

黑龍江一縣發現侵華日軍遺留炮彈

新華社哈爾濱4月3日電(記者王君寶)近日,黑龍江省黑河市孫吳縣普查隊在推進孫吳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和文物安全巡查工作時,發現一枚侵華日軍遺留炮彈。「在普查中,工作人員來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孫吳鎮侵華日軍地下隱蔽部,在文物本體西北側發現了這枚炮彈,經過現場勘查初步分析,此炮彈為侵華日軍遺留。」孫吳縣文物保...
英烈縱無名,山河永不忘! - 天天要聞

英烈縱無名,山河永不忘!

19490826349、19490826350、19490826351……墓碑上這一串串數字背後都曾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76年前,蘭州戰役烽火熊熊解放大西北的關鍵一役,許多戰士血灑蘭州474位烈士長眠於蘭州市烈士陵園名字被歲月隱沒,生命卻融入山河大地蘭州市烈士陵園華林坪革命烈士紀念塔航拍照片。新華社記者 多蕾 攝蒼松翠柏簇擁一顆顆深埋黃土的...
諸葛亮神機妙算,奇才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諸葛亮神機妙算,奇才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讓人驚掉下巴,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從小家裡貪困,童年以羊為伴,並且八九歲還是個啞巴。諸葛亮每天穿行在大山上,邊放羊,邊到處玩,有一天他爬上山巔,瞧見一個小庭子,裏面坐個鬚髮皆白,行雲流水的道家,他的出現引起老道人的注意。
吉林各界人士在偽滿皇宮紀念抗日英烈 - 天天要聞

吉林各界人士在偽滿皇宮紀念抗日英烈

中新社長春4月3日電 (高龍安 李彥國)「緬懷烈士 銘史礪新」——偽滿皇宮博物院清明節紀念活動3日舉行,吉林長春各界人士走進偽滿皇宮博物院東北淪陷史陳列館參加紀念儀式。 長春曾是日本侵華時炮製的偽滿洲國「首都」,坐落於此的偽滿皇宮是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偽政權所在地,留存有大量日本侵華罪證。4月3日,吉林長春,民...
雲南昆明:清明祭英烈 - 天天要聞

雲南昆明:清明祭英烈

4月3日,雲南昆明,警察向烈士敬獻鮮花。當日,社會各界人士齊聚雲南師範大學,在西南聯大舊址的 "一二·一" 四烈士墓前,舉行 "清明祭英烈" 活動,共同追思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獻出生命的烈士們。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4月3日,雲南昆明,社會各界人士齊聚雲南師範大學,在西南聯大舊址的 "一二·一" 四烈士墓前,舉行 ...
抗戰影像記憶|狼牙山五壯士 - 天天要聞

抗戰影像記憶|狼牙山五壯士

清晨的狼牙山,晨霧如紗。五尊青銅雕像在熹微中沉默佇立,嶙峋山岩將他們的身影勾勒成永恆的剪影。狼牙山的名字,是從什麼時候叫起來的,或許沒人說得清楚,但是因為什麼叫響的,在中國卻人盡皆知。「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2017年10月27日攝)。
「中國骨髓移植之父」陸道培院士病逝,享年93歲 - 天天要聞

「中國骨髓移植之父」陸道培院士病逝,享年93歲

4月3日下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發佈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專家,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委、政協第九屆北京市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原內科主任,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創始所長陸道培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4月2日16時58分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