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真正的敵人是誰?並非美國也並非韓國,金正恩的回答值得

2025年03月24日14:22:09 歷史 1812

朝鮮真正的敵人是誰?並非美國也並非韓國,金正恩的回答值得 - 天天要聞

朝鮮真正的敵人是誰?並非美國也並非韓國,金正恩的回答值得 - 天天要聞

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2021年10月11日,朝鮮平壤三大革命展覽館內,一場名為「自衛-2021」的國防發展展覽會拉開帷幕。

開幕式上,金正恩發表了一段耐人尋味的講話:「朝鮮的主要敵人是戰爭本身,而不是特指韓國美國。」

朝鮮真正的敵人是誰?並非美國也並非韓國,金正恩的回答值得 - 天天要聞


這話一出,國際社會有點懵。畢竟,長期以來,大家都覺得朝鮮把美韓當作頭號對手,怎麼突然就變了調?

尤其這還是在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前夕的時候。金正恩這番話,是真心想表達點什麼,還是另有打算?咱們不急着下結論,先慢慢聊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半島的舊傷疤

說起朝鮮半島,繞不開那段撕裂的歷史。

1945年8月,二戰剛結束,美蘇兩個大國一拍桌子,決定以北緯38度線把朝鮮半島分成兩塊。三年後,1948年8月和9月,韓國和朝鮮分別建國,同一個民族從此各走各路。

朝鮮真正的敵人是誰?並非美國也並非韓國,金正恩的回答值得 - 天天要聞


到了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三年時間打得天翻地覆。

據歷史數據,這場戰爭讓300多萬平民丟了命,另有300多萬人無家可歸。朝鮮這邊,工業設施幾乎被炸成廢墟,60萬所房子沒了影,連學校和醫院都沒能倖免。

戰爭停了,可傷疤沒好。

朝鮮那時候經濟底子薄,靠着中蘇援助才勉強撐着。誰知1991年蘇聯一解體,朝鮮一下子失去了靠山,再加上90年代連年的洪水和乾旱,日子過得更艱難了。

好多人可能不知道,那幾年朝鮮餓死的人數,有人估算高達幾十萬。這樣的經歷,誰能不怕戰爭再來一次?

所以金正恩說「戰爭本身是敵人」,畢竟誰也不想再經歷那種人間慘劇。

朝鮮真正的敵人是誰?並非美國也並非韓國,金正恩的回答值得 - 天天要聞


這傷疤不光是物質上的,心理的陰影更深。朝鮮老一輩人講起那時候,眼神里全是恐懼。

到了金正恩這一代,歷史課本里滿是戰爭的教訓,國家宣傳也總提「帝國主義的威脅」。可他這話一轉,說主要敵人不是美韓,多少讓人覺得有點意外。難道真是歷史讓他怕了,還是另有隱情?

核彈下的生存戲

朝鮮的核武器計劃,早在1960年代,就跟蘇聯學了點技術,但真正下決心搞,還是在蘇聯垮台之後。

2006年10月9日,朝鮮第一次核試驗成功,之後又在2009年、2013年、2016年、2017年接連試了幾次。

導彈也越造越遠,2017年11月29日試射的「火星-15」洲際導彈,據說能打到美國本土。這可不是小打小鬧,聯合國安理會一輪接一輪地加碼制裁。

朝鮮真正的敵人是誰?並非美國也並非韓國,金正恩的回答值得 - 天天要聞


可朝鮮為什麼要這麼干?

金正恩在2021年的講話里說了,他們搞這些武器,是為了「防止戰爭本身」,保住國家的命根子。

換句話說,核彈不是為了打誰,而是嚇唬人用的。想想看,朝鮮經濟那麼弱,人口也就2500萬,軍隊雖然號稱百萬,但裝備老舊,真跟美韓幹起來,哪有勝算?核武器就像個盾牌,告訴所有人:別惹我,後果你們擔不起。

這招挺管用,2018年6月12日,金正恩在新加坡跟特朗普見了面,成了朝鮮領導人第一次跟美國總統面對面談判。

雖然後來談崩了,但那次會面本身就說明,核武器讓朝鮮有了跟大國叫板的底氣。

朝鮮真正的敵人是誰?並非美國也並非韓國,金正恩的回答值得 - 天天要聞


不過,這盾牌也不是萬能的。

制裁壓得朝鮮喘不過氣,石油、糧食、工業原料都靠進口,日子過得緊巴巴。金正恩心裏估計也清楚,真打起來,核彈再多也保不住國家。所以他把戰爭當成頭號敵人,其實是在說:我不想打,我只想活下去。

這生存戲演到現在,朝鮮一邊造導彈,一邊喊和平,聽着矛盾,可背後邏輯很實在。他們怕被滅了,所以得硬着來,但又知道硬到底沒好果子吃。

這時候說「戰爭是敵人」,是不是也在試着給外界遞個話:咱們能不能別這麼僵着?

外交台上的新步伐

到了2021年10月,金正恩站上國防展覽會的講台,語氣有點不一樣了。這次展覽會挺特別,不像以前那樣搞大閱兵,而是把武器擺出來展示,還請了外國記者來看。

金正恩說,這場展覽「意義重大」,是「變革性的國力展現」。看來這次,他想換個方式秀肌肉,省點錢還能對外發信號。

朝鮮真正的敵人是誰?並非美國也並非韓國,金正恩的回答值得 - 天天要聞


再看他上台以來乾的事。

2018年4月27日,他跟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板門店握手,兩人還跨過邊界線,笑得挺開心。那會兒朝鮮甚至炸了自己的豐溪里核試驗場,說是要展示和平誠意。可到了2024年1月15日,風向又變了。

金正恩在最高人民會議上突然宣布,韓國是「頭號敵國」,還說要修憲法,把「佔領韓國」寫進去。這前後反差大得讓人摸不着頭腦。

其實細想想,朝鮮的外交從來不是直來直去,而是像跳舞,節奏快慢全看對手的步子。

對美韓軟的時候,是想喘口氣,爭取點經濟空間;硬的時候,是給國內看,也是在警告別逼太緊。2021年那句話,可能是跳舞時邁出的一小步,試試能不能換來點緩和。可惜美韓沒接招,朝鮮這邊又跳回了老節奏。


朝鮮真正的敵人是誰?並非美國也並非韓國,金正恩的回答值得 - 天天要聞


還有個細節值得一提,2023年7月27日,金正恩在平壤接見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金正恩還表態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說那是「保衛主權的正義之戰」。

這不光是拉近跟俄羅斯的關係,也是在跟中國一起,給自己多找幾個靠山。朝鮮這舞步,跳得越來越複雜,但目標沒變:活着,還得活得好點。

重點就在這兒。金正恩說「戰爭是敵人」,他心裏明白,朝鮮再強硬,也打不起大仗。

2021年10月那會兒,全球疫情還沒緩過來,朝鮮經濟被制裁壓得更慘,他可能真想找條出路。可惜,國際舞台上沒人願意陪他跳這支舞,半島的緊張氣氛還是沒散。

參考資料

華夏經緯網 > 軍事 > 國際軍事 2024-12-02 11:05:27


朝鮮真正的敵人是誰?並非美國也並非韓國,金正恩的回答值得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着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佈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