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建築的奠基人」,天才建築師呂彥直的短暫一生!

2019年07月16日07:51:26 歷史 2666

一副圓框黑邊眼鏡,橫眉豎發,挺直的鼻樑,剛峻的神情,身着棉布對襟白褂,雙目炯炯地望着遠方……35年的人生歷程,對於生命長河來講,宛若流星,倏爾不見。對於呂彥直來說,卻是他的整個人生。用生命造就歷史的豐碑,設計南京中山陵,以氣勢磅礴、融匯中國古代與西方建築精神,以其別具匠心,莊嚴簡樸等特點而盛讚於世;設計中山紀念堂,在廣州不避風雨屹立已近一個世紀,被毛主席譽為「中國人自己的設計」之典範。

中國「近現代建築的奠基人」,天才建築師呂彥直的短暫一生! - 天天要聞

時至今日,兩大建築仍然作為代表中國的城市名片向世界展示着中國式的建築藝術。而這兩大建築的設計者,便是呂彥直先生,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受到當局政府褒獎的建築師。

呂彥直,字仲宜,別古愚,生於安徽省今滁州,中國著名建築師。1911年考入清華學堂留美預備部讀書,1913年畢業,入康奈爾大學,先讀電氣專業,後改學建築,曾作為美國著名建築師亨利·墨菲的助手,參加金陵女子大學(今南京師範大學)和燕京大學(今北京大學)校舍的規劃、設計,同時描繪整理了北京故宮大量建築圖案。 在1925年,他的精深造詣與不懈追求凝聚為一座輝煌的紀念碑,光耀於中國建築史、光耀於世界的優秀建築之林中。

1925年5月,孫中山先生葬事籌備處向海內外建築師和美術家懸獎徵求陵墓建築設計圖案。9月,他以簡樸、莊重的鐘形圖案(指陵園總體),在40多種設計方案評選中,一逾群雄,榮獲首獎。不久受孫中山先生葬事籌備委員會之聘,擔任陵墓建築師,監理陵墓工程。1927年5月,由他主持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和紀念碑,在28份中外建築師應徵設計方案中,再奪魁首,從此蜚聲海內外。在中山陵主體工程施工中,他不顧個人安危,跋涉於滬寧之間,並長期住宿山上,督促施工。為確保工程質量,選料、監工一絲不苟。終因積勞成疾。

中國「近現代建築的奠基人」,天才建築師呂彥直的短暫一生! - 天天要聞

中山陵以鮮明濃郁的民族風格為主。它依山勢而建,縱向布局,392級台階和10層平台組成了寬闊綿長的墓道,將座座中國傳統結構形式的牌坊、陵門、碑亭和祭堂組成了宏大的警鐘形的建築群體,排排松柏、銀杏、紅楓拱衛兩側,座座華表、銅鼎、石獅星綴其間。站在陵前廣場向北仰望,越過依次排列的牌坊、陵門和碑亭,祭堂與墓室高踞於整座陵墓的最高位置。層層琉璃瓦頂發出寶藍色的閃光,靜穆、高遠,將人們的目光和不盡思緒引往空闊的藍天。

而祭堂內東西兩側設置的窗戶,四壁下半部鑲砌的黑色大理石,墓室內的半球形室頂等等則借鑒於西方建築,從而使祭而祭堂內東西兩側設置的窗戶,四壁下半部鑲砌的黑色大理石,墓室內的半球形室頂等等則借鑒於西方建築,從而使祭堂和墓室內的氣氛更為莊嚴肅穆,給人以天高地闊之感。

這種中西建築風格的完美融合,乃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後,無數仁人志士「睜眼看世界,奮起救中國」、「西學東漸,洋為中用」的又一結晶,就象中山先生那民主共和的思想、那天下為公的精神、那顆博愛的心一樣。

中國「近現代建築的奠基人」,天才建築師呂彥直的短暫一生! - 天天要聞

為早日再現先生的思想、精神和那顆博愛的心,在受命為中山陵的建築師後,呂彥直即晝夜兼程,往返奔波於江浙軍閥戰火瀰漫的滬寧之間。在不斷的旅途困頓、饑寒交迫之中,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繪出了中山陵的建築詳圖。隨後,他又參與了主體工程即墓室和祭堂的招標與開標,參與了墓址具體位置的最後選定。大量具體細緻的工作,過度的勞累使他卧病在床,竟未能參加於1926年3月舉行的中山陵奠基禮。

1929年3月,當中山陵的主體部分墓室和祭堂即將完工的時候,身兼建築師、監工、驗料、驗工數職,事必躬親的呂彥直終因異常繁重的工作而積勞成疾。

中國「近現代建築的奠基人」,天才建築師呂彥直的短暫一生! - 天天要聞

1928年初,呂彥直被確診患有肝癌。他從容不迫,一方面先把噩耗告訴遠在北京的未婚妻嚴璆,請她另做打算。另一面全情投入到當時的首都南京規劃設計草案的研究與擬定工作中。1929年春節前,病情不見好轉的呂彥直,回到了上海古撥路55號自己的寓所靜養。他寫下遺囑,交代自己未完成的工作,請黃檀甫等同仁務必按照原計劃完成中山陵餘下的工程;開展好廣州中山紀念堂、紀念碑的建築工程。

1929年3月18日凌晨,呂彥直停止了呼吸。嚴璆得知後,悲痛欲絕。不久便斷然在北京西郊出家,削髮為尼。

中國「近現代建築的奠基人」,天才建築師呂彥直的短暫一生! - 天天要聞

1929年4月,中山先生葬事籌備委員會決定,在中山陵祭堂的奠基室內,為呂彥直樹碑誌記。1930年5月,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又決定,在奠基室內為呂彥直建紀念碑。碑由捷克雕刻家、中山先生卧像的作者高崎刻成。碑文為于右任書寫:「總理陵墓建築師呂彥直監理陵工積勞病故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於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決議立石紀念」。碑的上半部是呂彥直的半身遺像。遺像中,他那緊扣的衣領,簡樸整潔的髮式,說明着他嚴整的、一絲不苟的生活和工作的態度;而挺直的鼻樑、緊閉的稜角分明的嘴唇,則給人以深沉的、堅韌不拔的印象;他上身微微前傾,清癯的面龐隨着犀利敏銳的目光略向左側,好像正手持圖紙巡行在施工現場,對工程嚴格地審視……

中國「近現代建築的奠基人」,天才建築師呂彥直的短暫一生! - 天天要聞

呂彥直耗盡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將中山先生敲響的民主自由的鐘聲永久地錄在了這位偉大革命先行者的陵墓之中,隨着日月星辰的轉動,和着紫金山風吹送的陣陣林濤,不息地向世人播放。與此同時,他也使自己的名字,一位在中國建築史上書寫了開創性篇章的設計師與建築師的名字,長留在人們的記憶里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 天天要聞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據日本廣島縣警方消息,當地時間13日上午,警方接到報警稱,在廣島市南區的廣島大學霞校區一處拆遷工地,地下發現了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警方已在現場確認到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並在現場周邊設置了限制區域。據警方消息,該物體長約90厘米,直徑約25厘米。相關方面正在確認該物體是否有發生爆炸的危險。據了解,廣島大學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 天天要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弟弟司馬昭而非養子司馬攸,是多重歷史因素交織的結果,既涉及司馬家族的權力邏輯,也與三國後期的政治生態密切相關。這一選擇不僅深刻影響了西晉的建立,也反映了亂世中權臣家族的生存智慧。
窯洞鐘聲: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澤東! - 天天要聞

窯洞鐘聲: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澤東!

1945年8月,延安楊家嶺窯洞「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主席的著名論斷,猶言在耳。中國人民的韌性已經耗得,二進白宮的美大總統特朗普,癲狂焦慮,抓耳撓腮,不惜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2025年4月2日,公然發動世界貿易大戰,一時間,世界200多
停擺11年的「老襄江」為何滿血復活 - 天天要聞

停擺11年的「老襄江」為何滿血復活

市民在襄江商場的長虹書店挑選圖書。 (湖北日報通訊員 張沛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慧華 祝兆林通訊員 王曉麗 張沛 賈小艷「好日子又回來嘍!」5月5日,襄江商場一樓臨街商鋪的一丁甜酒負責人劉濤,忙得不可開交,臉上掛滿笑容。1973年元旦,作為襄陽市第一座大型國營零售百貨商場,襄江商場開門營業,當年營業額破百萬元...
年俸 1 萬兩卻頓頓啃窩頭!乾隆兒子永瑆的 「雙面王府」 秘史 - 天天要聞

年俸 1 萬兩卻頓頓啃窩頭!乾隆兒子永瑆的 「雙面王府」 秘史

一、開場:反差人生的傳奇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的一個清晨,紫禁城東華門前出現詭異一幕:一位身着補丁摞補丁石青朝袍的王爺,腰間別著綉工粗糙的布荷包,正蹲在牆角啃着冷硬的窩窩頭。渣子掉在朝袍上,他直接用袖子抹進嘴裏,全然不顧周遭投來的異樣
將再度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公開上屆選舉經費收支情況引聯想 - 天天要聞

將再度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公開上屆選舉經費收支情況引聯想

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宣布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動態備受矚目,張亞中12日突然公布上次黨主席選舉的經費收支情形,並表示,「這份過往的努力不會成為過去式,而是我們堅持理想、持續前行的起點」,引起討論。張亞中表示,回想4年前的那場黨主席選舉,他始終銘記於心。那是一段「救黨、救台、救兩岸」信念交...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佈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佈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公開發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標識由長城、橄欖枝、光輝、數字「80」、時間「1945—2025」構成。長城象徵全民族眾志成城奮勇抗戰,寓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抗戰勝利的決定因素。橄欖枝象徵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抗戰,用勝利贏得和平,寓意中國人...
陳調:東漢末年的遊俠英雄,英勇抗敵的悲壯傳奇 - 天天要聞

陳調:東漢末年的遊俠英雄,英勇抗敵的悲壯傳奇

在東漢末年的動蕩歲月中,許多英雄豪傑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在這其中,陳調無疑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故事不僅展現了那個時代的英雄氣概,更是充滿了悲壯與無奈。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個古代遊俠的世界,探尋陳調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