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2025年02月09日18:43:05 歷史 1946

文字/編輯:貳玖

在古代,沒有現代的鐘錶和電子設備,人們如何精準地記錄時間呢?

答案就是——漏刻,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時間計量工具。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漏刻的外形像一個壺,壺中裝滿水,底部有一小孔,它是我國古代用來計時的一種裝置,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周朝,但問題是:

這麼普通的工具究竟是如何精準記錄時間流轉的?真相竟然就「藏」在壺中的水裡!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漏刻的起源與原理

漏刻,又稱漏壺或水鍾,據《周禮》記載,早在周朝就已經有了漏刻的雛形,它的工作原理簡單,就是靠水的穩定流速來幫忙計時。

一個標準的漏刻,主要包括兩大塊:漏壺和箭壺。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漏壺是一個裝滿水的容器,底部有個小洞,水就從這個洞裏面勻速地往外流。

為了讓水流得穩穩噹噹,漏壺的設計和打造可是相當考究,這樣才能保證計時準確無誤。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箭壺呢,就是一個帶刻度的容器,專門用來接收漏壺流出來的水。這些刻度通常是以時辰、刻、分這些單位來標的,一目了然,非常方便。

後來為了提高計時的精確度,箭壺上的刻度做得更加細緻,有時候甚至能精確到更小的時間單位。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箭壺裏面的水位會一點點往上漲,人們只要瞅瞅水位爬到哪兒了,就能心裏有數,知道時間多久了。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漏刻的結構與製作

做漏刻這事兒,得手藝特別好,因為漏刻準不準,全看做得細不細。首先,漏壺和箭壺用什麼材料特別重要。

古代工匠一般用銅或者陶土做漏壺,因為這兩種材料均勻,不容易變形,能讓水流得比較穩定。

銅質的漏壺得鑄造、打磨、拋光,陶土的漏壺得制模、燒制。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漏壺底下的小孔最難做,孔得特別精確,才能保證水流得穩。古代工匠用手工鑽或者簡單的機械來鑽這些小孔。

為了孔精確,工匠們得一遍遍測試,調整鑽頭粗細和鑽孔深度。

而為了計時更准,古代工匠還發明了分水器,分水器上有好多小孔,能讓漏壺的水流到好幾個箭壺裡。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這樣就算環境不一樣,箭壺裡的水位變化也能差不多,計時就更准了。

到了漢代,漏刻用得多了,不僅材料和設計更講究,功能也多了。

比如有的漏刻帶報時裝置,像銅壺滴漏里的銅人或銅鳥,到點兒了就自動報時,漏刻更好用了,也更好看了。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唐代以後,漏刻的工藝和精度更是牛了,樣式也更複雜多樣。

比如唐代的漏刻有時候好幾個漏壺和箭壺,時間量得更准。

而且唐代的漏刻裝飾也更漂亮,雕刻彩繪啥的,展現了唐代工藝美術的高水平。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漏刻的使用與校準

漏壺這玩意兒得時不時校準一下。水溫、水壓啥的都能影響水流速度,所以古代那些管漏壺的得經常檢查調整,保證時間準確。

那時候負責漏壺的官員叫「漏刻博士」,他們得負責保養和校準漏壺,確保時間記錄得靠譜。

校準漏壺一般用個叫「夜測法」的辦法。晚上,漏刻博士會把漏壺放在恆溫的地方,看着水位變化,跟標準時間比對一下。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要是有誤差,他們就得調整漏壺底下的小孔,或者調整箭壺裡的水位,保證漏壺走時准。

漏刻博士們通常用個叫「水則」的玩意兒來量水位,這東西跟現在的尺子差不多,能精確量出水位變化。

漏刻博士還得考慮季節變化對水溫的影響,夏天水溫高,水流得快;冬天水溫低,水流得慢。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所以,漏刻博士得根據季節調整校準值,保證時間記錄得准,同時他們還得負責漏壺的日常保養。

比如清理漏壺和箭壺,確保水流通暢,沒堵住,另外漏刻博士還得記錄時間數據,給天文觀測和曆法編製提供準確的時間參考。

在我國古代,漏刻博士一般歸太史局或者欽天監這樣的官方機構管,漏壺的準確性直接關係到朝廷的行政管理和天文曆法的編製,所以漏刻博士在古代社會裡地位挺高的。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漏刻的種類與演變

漢代時期的漏刻技術有了全新發展,搞出了個十分複雜的「水運儀象台」,這台裝置不僅能告訴你現在幾點,還能展示一出「天文秀」:

比如日月星辰是怎麼轉的,這東西簡直就是古代的天文鐘,計時、觀星、演示,樣樣精通,展現了古代工匠們的手藝和智慧。

再看漏刻,也有好幾種類型,浮箭式和沉箭式漏刻是當時最流行的。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浮箭式漏刻就是在箭壺裡放個帶刻度的浮箭,水位一漲,浮箭就跟着往上走,一看浮箭的位置就能知道現在幾點了。

沉箭式漏刻則是箭壺裡放個帶刻度的沉箭,水位漲了,沉箭就慢慢沉下去,你得看沉箭露出水面的部分來判斷時間。

這兩種各有千秋,浮箭式漏刻看時間方便,沉箭式漏刻在某些情況下更穩當。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到了宋代,又有了更高級的多級漏刻出現,用好幾個箭壺連着,一個壺的水位變化會影響下一個壺,這樣時間就能測得更准了。

不過這種多級漏刻通常由幾個漏壺組成,每個壺的水位變化都得配合得天衣無縫,才能實現精確的時間計量。

還有那種把日晷和漏刻結合起來的複合式計時器,這種計時器白天用日晷,晚上用漏刻。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日晷白天准,漏刻晚上准,兩者一結合,全天候時間測量就搞定了,解決了單一計時器在某些時段不準的問題。

漏刻算是古代的一種「黑科技」,但如今大家用科學角度來看,它其實就是利用了流體力學中的穩定流動原理。

確保水以恆定的速率流出的同時,再對時間的分割和度量。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古人計算時間用的是時辰,一個時辰差不多就是現在的兩小時,而漏刻能把時辰再切成更小的塊兒,即「刻」。

一刻大概就是現在的14.4分鐘,人們就靠看水位怎麼一點點往下掉,來判斷時間過得有多快。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那個年代,漏刻非常重要,無論是安排晨起夜寢、種地農耕還是觀星辯日,都得靠它來精確地掐准幾點幾分。

雖然現在高科技已經取代了漏刻的工作,但漏刻作為古代科技的代表,它對後來的鐘錶製作、時間測量甚至現代科技的進步都有重大意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圭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圭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着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着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佈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