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陣營中,其實並不乏能征善戰之輩,但往往會被上級一通瞎指揮給攪亂全局。
比如王耀武,他是能得到對手一致稱讚的名將,日本人說過「寧惹閻王,莫惹老王」,粟裕將軍也評價:國軍之中指揮能力最強的當屬杜聿明和王耀武,兩者若再比,王耀武心態更穩,即使暫落下風也不會自亂陣腳,逆境要更強。
但這麼強的實力也沒用,抗戰結束不久便被明升暗降、失去軍權,解放戰爭好幾次看出不能打,偏偏被強命出擊,最終他手裡的部隊被葬送,一步一步走到了濟南戰役。
王耀武是粟裕非常忌憚的對手,兩人初次對壘,是在土地革命時期的譚家橋。1934年末,王耀武奉命率領補充第1旅前去堵截紅十軍團,他一直咬得很死,追得紅軍深感疲憊。
紅十軍團領導人方誌敏、尋淮洲等人感覺這樣下去會被拖垮,又聽說王耀武是在孤軍追擊,便決定在譚家橋打一個伏擊,爭取生存空間。
他們的計劃沒有問題,可部分戰士太過緊張,王耀武部尚未完全進入埋伏圈就已有人提前開火,這給了王耀武調整的機會。
他讓先鋒部隊回縮,然後修築一些簡易工事伺機反擊,很快就把士氣穩定下來。
奇襲奇襲,失去了「奇」,戰鬥就陷入拉鋸,由於紅十軍團之前就已經歷了多番大戰,根本拼不過消耗,紅19師師長尋淮洲犧牲、幾個重要山頭丟失後,紅軍被迫撤出戰鬥。
譚家橋戰鬥使紅十軍團損失慘重,周圍的其餘國軍部隊得知這個消息,更加肆無忌憚地進攻,最終方誌敏、劉疇西、胡天桃等紅軍領導幹部不幸被捕。
在追擊的過程中,王耀武驚奇地發現,竟然還有一部分紅軍在軍團參謀長的帶領下衝出了包圍圈,那個軍團參謀長的名字叫做粟裕。
這是他們的初次交手,紅十軍團當時已是疲憊之師且指揮官另有他人,因此就以粟裕的失敗告終。
後來兩人在不同的陣營發展,都打出赫赫威名,粟裕在三年游擊戰、八年抗戰中成功蛻變,解放戰爭就被委以重任,長期實際指揮一個野戰軍。
王耀武的際遇就有些尷尬了,倒不是打得不好,抗戰中他打出74軍「抗日鐵軍」的美譽,並逐步升為方面軍司令官。
作為一個黃埔三期生超越了很多老學長,這在論資排輩嚴重的國軍當中實屬罕見,也能體現出他的戰功有多出眾。
但抗戰後期他已手握74軍、100軍兩支嫡系部隊,73軍也很聽他的命令,並且還想掌控18軍,這就引起了蔣介石和陳誠的忌憚。
老蔣擔心麾下將領擁兵自重,陳誠則憤怒於有人想染指自己的起家部隊18軍,於是,王耀武就被調為山東省主席、山東綏靖統一總指揮部主任。
看似成了老家的一把手,實際上舊部全部被剝離,因此解放戰爭前期王耀武基本沒什麼露臉的機會。
1947年1月,蔣介石認為華東的共軍接連經歷宿北、魯南大戰,勢必元氣大傷,於是調動23個整編師共30餘萬軍隊南北對進夾擊臨沂地區,想要迫使我華野主力進行決戰。
南線的歐震集團1月31日由台兒庄、新安鎮、城頭一線分三路沿沂河、沭河向臨沂進攻;北線的李仙洲集團2月2日由淄川、博山、明水等地南下萊蕪、新泰策應。
李仙洲是山東第2綏靖區副司令官,出發前王耀武曾一再告誡要小心謹慎,最初李仙洲也做到了,直到2月15日一則消息傳來改變了勢態。
國軍南線的歐震集團於2月15日進入臨沂,大肆吹噓已擊敗華野主力,剩餘的共軍正在潰逃云云。
坐鎮徐州督戰的陳誠看到戰報很高興,又在上面添油加醋說是「臨沂大捷」,彙報給了蔣介石。一頓謊報之下,老蔣真以為山東大局已定,便北線集團動作迅速合攻華野。
王耀武沒那麼樂觀,他看出華野主力未損,大概率是隱蔽了起來。既然南線集團沒有發生激戰,那麼華野一定就是衝著北線來的,所以他給李仙洲下達了完全不同的命令,要求其迅速後撤。
事實上王耀武的判斷沒錯,華野高層看出國軍企圖,便秉承「存人失地,人地兩得」原則主動放棄臨沂,秘密北上潛伏,歐震集團拿下的實際是一座空城。
李仙洲此時還沒鑽進口袋,如果真聽了王耀武的話,那這場伏擊最多只能吃掉一些「尾巴」,拿下臨沂的國民黨顯然是佔便宜的。但王耀武能看出粟裕的布局,卻左右不了決策。
蔣介石、陳誠聽說王耀武下令撤退,非常憤怒地致電李仙洲和王耀武,要求加速前進,並「速即遵照前令執行,無庸再瀆」。
到這一步,王耀武也沒辦法,李仙洲就一步步進入了粟裕的包圍圈。
2月21日,華野8縱、9縱主力於和庄地區設伏,將73軍77師全殲,擊斃其師長田君健。
這個消息讓國軍高層大驚失色,蔣介石、陳誠都沒了主意,王耀武還想拉一把,連忙下令李仙洲率部向口鎮方向突圍,靠攏其他部隊。
王耀武又一次看出粟裕的部署,此時華野部隊還沒有全部趕到,如果李仙洲集團拚命朝王耀武說的方向打,那還是有機會突圍的。
結果在地下黨、46軍軍長韓練成的拖延下,李仙洲部原地休整了一天,讓華野形成了合圍。最終,這個5萬多人的兵團交戰三天就垮了,氣得王耀武說出一段名言:
5萬多人,不知不覺在3天就被消滅光了,老子就是放5萬頭豬在那裡,叫共軍抓,3天也抓不完呀!
萊蕪戰役,王耀武已經儘力了,兩次找到生的機會,一次要求撤退結果被蔣介石、陳誠攪亂,又鑽回包圍圈。一次要求部隊集結儘快突圍,結果為了等韓練成多耽擱了一田,讓華野完成所有部署。
他一個人再有能力,面對這些「豬隊友」能有什麼辦法呢?後來在濟南也是,他看出孤城不可守,幾次飛抵南京希望撤退,但蔣介石通通拒絕,束手無策,束手無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