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2024年12月14日17:32:07 歷史 1714

前言

呂后以其過人的政治手腕,在漢王朝混的風生水起,她還為自己的家族布局,希望呂氏成為第一家族。

但是她在布局一半卻死了,從此呂氏失去了朝廷的話語權,但是家族卻沒有受到什麼威脅,但是僅過去3個月,整個家族就不復存在了,這究竟發生了什麼了?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呂后專權與危機埋伏

呂雉這位出身名門的女子,憑藉著與劉邦的伉儷情深,以及在楚漢相爭中展現出的非凡膽識,成為了漢高祖劉邦的皇后。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劉邦駕崩後,劉盈繼承了皇位,但是他的性子軟弱,在朝堂上惹下很多問題,呂雉一次次放權給他,但是他都接不住。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無奈下呂雉走到了朝廷上,開始了長達16年的上朝,在這個過程中,呂雉手段殘忍,將那些對自己不敬或立場不明的宮人,直接調離或者是懲處。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隨後她利用皇帝的權力,將家族人分配到各個重要崗位,瞬間整個朝廷被呂氏家族包圍,這完全打破了劉邦生前「非劉氏不王」的約定。

甚至對劉氏宗室大開殺戒,朝中的大臣雖然不滿,但是都不敢當出頭草,而且呂雉·還密切關注朝外的動向,她派遣親信監視宗室成員的活動,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被立即上報。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她軍事上更是將所有軍隊交到呂產呂祿手中,這無疑是控制了長安的軍事命脈,後面呂后還安排呂祿的女兒入宮為皇后,鞏固呂氏家族與皇室的聯繫,這一切的行動,在呂后看來,這一系列安排天衣無縫。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而朝中各方的怨言越來越多,周勃等老臣對呂氏專權感到憤懣,但他們苦於沒有機會改變現狀,只能默默等待時機。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呂氏的致命錯誤

終於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這個消息讓很多劉氏宗親和功臣們暗自鬆了一口氣,但是他們也意識到,雖然呂后去世了,但呂氏家族仍然掌握着朝中大權。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特別是京師的軍隊都是呂氏家族的人,他們隨時可能繼續掌權,甚至是帶軍進城,這對劉氏統治的宗室和功臣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而呂氏內部也因為呂后去世後,感到了恐慌,曾經呂后為了讓家族獲得更多的權利,讓齊國割出來了一大片地給他們。

而且他們還讓齊國派出了兩名質子來到漢王朝,這些東西呂后還在還好說,但是呂后去世後,他們可能會報復過來。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所以為了為了徹底消除後患,他們開了一場秘密會議,所有呂氏族人聚集一堂,商議如何利用手中掌握的兵權,調遣大軍控制長安,將劉氏宗室和功臣們一舉剷除。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這個計劃一旦成功,呂氏家族便可高枕無憂,繼續掌控漢室江山,在這場聲討中,他們忽略了一個人——劉章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他成為了這場陰謀知情人,為了不讓劉氏宗室和功臣們面臨滅頂之災,他決定秘密通知齊國的哥哥劉襄

劉襄接到弟弟的密信後,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以呂氏圖謀不軌,意圖顛覆漢室江山為由,昭告天下,正式起兵反呂。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長安,瞬間呂氏家族亂作一團,他們意識到,一場生死攸關的權力鬥爭已經不可避免。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但呂氏家族中缺乏獨當一面的軍事將領,呂產和呂祿雖然手握兵權,但缺乏實戰經驗,不敢輕易與劉襄正面交鋒,在萬般無奈之下,呂產決定派遣大將軍灌嬰率軍迎戰劉襄。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這個人在在劉邦時期就戰功赫赫,深受劉邦器重,呂后當政期間,雖然沒有重用灌嬰,但灌嬰也從未表現出任何不滿,依然盡忠職守。

在呂產看來,灌嬰是一位值得信賴的大將,能夠擔負起抵禦劉襄的重任,然而呂產的如意算盤打錯了。他低估了灌嬰對劉氏的忠誠,也高估了灌嬰對呂氏的信任。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灌嬰離開長安後,並沒有按照呂產的指示立即進攻劉襄,而是暗中派人與劉襄取得聯繫,他知道劉襄起兵是剷除呂氏最好的機會,也順應了民心,月他決定與劉襄聯手,共同推翻呂氏的統治,恢復劉氏江山。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灌嬰與劉襄達成協議後,率領大軍在齊國邊境按兵不動,長安城內的呂氏族人知道後,更加惶恐不安,他們原本是想要先發制人,但是害怕灌嬰與劉襄合兵一處,攻打長安,內外交困的局面,讓呂氏族人陷入了極度的焦慮之中。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就在此時,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兩位漢朝的重臣,也開始密謀推翻呂氏的統治,目前呂氏家族最大的依仗就是手中的兵權,尤其是呂祿掌控的北軍,更是長安城內最為精銳的部隊。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為了瓦解呂氏的軍事力量,他們決定智取,以最小的代價奪取北軍的控制權,他派人綁架了呂祿好友酈寄的父親,並以此威脅酈寄去勸說呂祿交出兵權。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然後酈寄以朋友的身份,假意關心呂祿的處境,勸說他交出兵權,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他告訴呂祿,如今呂后已逝,皇帝年幼,呂氏家族繼續掌握兵權,只會引起朝野上下的猜忌和不安。

如果呂祿和呂產能夠主動交出兵權,返回封地,那麼劉氏宗室和功臣們自然也會放下戒心,不再為難呂氏族人。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呂祿本就對目前的局勢感到焦慮不安,酈寄的這番話,正中他的下懷,他天真地認為,只要交出兵權,就能換取呂氏家族的平安,於是,他輕而易將兵符交給了他們。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呂祿的舉動,無疑是將呂氏家族最後的救命稻草也拋棄了,而北軍一直長安城內重要的力量,這股力量一旦落入周勃和陳平手中,那麼呂氏家族便再無翻盤的可能。

而呂產已經秘密打探到,劉襄與灌嬰聯手的事情,他為了保全呂氏家族決定決定孤注一擲,挾持皇帝,發動叛亂。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但是他的計劃早就被陳平識破,早早就在安排人馬拖延呂產進宮的時間,為自己爭取部署兵力的機會。

隨後將一隊人馬給劉章,讓他去找皇上保護他,但沒想到碰到了呂產,兩隊人馬瞬間打了起來。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在戰爭的混亂中,劉章的士兵無意間將呂產殺死了,這個消息讓所有人興奮不已,隨後他們快速控制了皇宮,保護了皇帝的安全。

周勃和陳平等人也立即展開行動,將呂氏族人全部抓捕,不分老幼,全部處死,呂祿雖然主動交出了兵權,但也未能逃脫被誅殺的命運。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此時,皇宮裡的小皇帝劉弘,成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劉弘是呂后立的皇帝,身上流着呂氏的血脈。

朝臣們擔心他長大後會為呂氏家族報仇,因此決定廢黜他。

呂后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誅滅,這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終於這場鬧劇在3個月後平靜下來,民間誰都不願意在提起,民間百姓也生活和平了,朝廷也回復了正常。

信源:

澎湃新聞2024年9月27日——「諸呂之亂」的真相

人民資訊2021年12月1日——誅呂行動」中多實力王侯 為何他們等呂雉死後才動手

中華網2017年5月18日——善妒性凶,弒殺幼帝,呂后和呂氏家族卻懼怕他,最終滅了呂氏滿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 天天要聞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大刀隊最早得追溯到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那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大舉進攻喜峰口。當時中國軍隊的處境有多慘?槍支彈藥都湊不齊,工業底子薄得像張紙,連個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面對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機槍甚至坦克,咱們的西北軍將領沒辦法,只能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着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