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被子彈折磨十年後去世,埋葬在中山陵,46年慘遭毀墓揚灰

2024年06月16日18:02:05 歷史 1173

汪精衛,一個本該名垂青史,卻選擇遺臭萬年的人物。

汪精衛:被子彈折磨十年後去世,埋葬在中山陵,46年慘遭毀墓揚灰 - 天天要聞


青年時期,汪精衛堅定不移地參加革命,作為孫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他曾孤身赴險,刺殺當時清朝的實際統治者攝政王載灃。

刺殺失敗後,汪精衛被捕入獄,他寧死不屈,最終被清政府判處終身監禁。

在獄中,汪精衛寫下了「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壯志詩篇,他也由此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是中國革命的先行者之一,也是無數愛國青年的偶像。

後來,武昌起義爆發,汪精衛得以出獄,儘管他在獄中飽受摧殘,但依然抱着堅定的信仰,繼續參與到革命鬥爭當中,並逐漸成為中國革命的中堅人物之一。

孫中山去世之後,汪精衛作為國民黨和中國政壇的領袖人物之一,參與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的許多大事件,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本該帶領人民走向光明的人物,卻因為在自己在政治上遭遇的挫折,以及對抗擊外侮的恐懼情緒,而選擇了向敵人屈服。

從九一八事變之後開始,在汪精衛等人的主導下,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條約,出賣了大量中國主權和利益,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堅決反對。

1935年5、6月間,汪精衛批准了「何梅協定」及「秦土協定」,將華北的主權拱手讓給日本,再次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大規模聲討。

汪精衛:被子彈折磨十年後去世,埋葬在中山陵,46年慘遭毀墓揚灰 - 天天要聞


這個時候,全國的反日情緒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些愛國志士也開始行動起來,他們試圖以武力手段來改變現狀。

當時,被譽為民國「刺殺大王」的王亞樵,組建了一個叫做「鐵血鋤奸團」的組織,對包括蔣介石在內眾多消極抗日或親日份子進行暗殺,取得了一些成功案例,名氣非常大。

汪精衛將華北出賣給日本之後,引起了王亞樵的強烈不滿,便組織殺手對其進行暗殺,任務落在了一個叫做孫鳳鳴的身上。

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六中全會在南京召開,孫鳳鳴偽裝成青年記者,在會議結束後國民黨要員合影留念拍照時,突然掏出手槍,對着汪精衛連開三槍,將汪精衛擊倒在地。

當時,汪精衛的左手、左頰分別中槍,但並不致命;最嚴重的一槍,從他的肋骨間射入,一直打到了脊椎處。

刺殺事件發生後,孫鳳鳴當場被抓,後被執行槍決。而汪精衛則被眾人第一時間送去搶救,經過緊張的手術之後,命算是保住了,但因為醫療技術有限,所以子彈卻無法從脊椎中取出。

當時,醫生告訴汪精衛,他活不過十年,他及妻子陳璧君都不相信。

後來,汪精衛康復出院,開始重新投入到工作當中,但很快他就深刻感受到,脊椎里留着一顆子彈是什麼滋味了。

汪精衛:被子彈折磨十年後去世,埋葬在中山陵,46年慘遭毀墓揚灰 - 天天要聞


汪精衛出院後不久,身體就時常感到不適了,精氣神也始終沒有中彈前好。

加之,那時候汪精衛與蔣介石的鬥爭進入到白熱化,而面對日本的壓力也讓他壓力倍增,他的身體越來越差,時常感到後背隱隱作痛,需要長期吃藥來控制病情。

這個時候,汪精衛才意識到,醫生說的話似乎是真的,為此他曾特意到國外治病,但也沒有將子彈取出來。

1938年12月,汪精衛離渝出走,不久後與日本簽訂一系列條約,還建立了汪偽政府,他由此徹底倒向日本,成為了萬人所指的「漢奸走狗」,但他並不這麼認為,他始終堅稱自己之只是選擇了另外一條挽救中國的道路。

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汪精衛獲得了大量資源,地位也越發穩固;而隨着日軍在中國節節勝利,他的心情也很好,病痛給他帶來的折磨也似乎輕了一些。

但是,汪精衛的好日子沒有持續太久。

隨着日本遲遲無法戰勝中國軍隊,進而陷入到戰爭泥潭,以及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節節失利,汪精衛開始深刻感受到了壓力,他深深為自己及偽政權的安危擔憂。

在這種情況下,汪精衛的身體開始逐漸變差。

從1938年8月起,汪精衛的後背開始由偶爾刺痛變為時常劇痛,他知道自己的病不能再拖了,於是請求日本方面派遣專家為其治病。

汪精衛:被子彈折磨十年後去世,埋葬在中山陵,46年慘遭毀墓揚灰 - 天天要聞


當時,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安排了一個叫做黑川利雄的內科醫學博士來華為汪精衛治病,黑川利雄為汪精衛進行了全面檢查,得出的結論卻是:汪精衛背後的子彈不宜取出。

但是,汪精衛的病情很快就再次惡化,已經到了疼痛不止也無法忍受的程度了,引起了日本方面的格外重視。

為此,日本方面再次派遣兩位頂級醫學專家為汪精衛檢查身體,最終對其進行了手術,成功將子彈給取了出來。

本以為子彈取出來了就沒事了,但讓汪精衛萬萬沒想到的是,僅僅過了幾個月,他的身體就開始急轉直下了,高燒不退,一度陷入昏迷,下肢還失去了知覺。

當時,汪精衛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他或許會想,自己當年為了革命而刺殺攝政王載灃,後來卻成為革命者的刺殺對象,這實在是太諷刺了;現如今,自己病得這麼重,不知道能活多久,這難道是天意嗎?

汪精衛當然不會遵從天意了,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他產生了強烈的求生欲,為了將自己的病徹底治好,他決定親自到日本本土去,哪怕當時時局困難,偽政府離不開他,他也在所不惜,他知道自己要是死了,一切都沒有意義。

1944年2月底,汪精衛將偽政府的工作交給周佛海、陳公博等人,自己則在妻子的陪同下來到日本名古屋,經過全面檢查,他被確診為「脊髓神經發生嚴重病變」,需要立即手術。

汪精衛:被子彈折磨十年後去世,埋葬在中山陵,46年慘遭毀墓揚灰 - 天天要聞


3月3日,汪精衛進行了手術,但這次手術卻不怎麼成功,他的病情時好時壞,只能繼續留在日本治病。

就這樣,汪精衛在日本住了大半年,直到當年11月6日,他的病情突然轉急。

事實上,在這大半年時間裏,汪精衛想通了很多事情,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多次準備向妻子陳壁君交代後事,但始終無法開口,他怕妻子為自己傷心難過。

但隨着病情轉危,汪精衛知道自己必須開口了,於是對陳壁君說,自己要口述一篇文章,實際上就是交代遺囑。

汪精衛在「文章」中說了很多話,表達了對中國的感情以及對孫中山的敬仰,還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了辯護,將自己說成一個「曲線救國」的人。

臨了,汪精衛語重心長地交代陳壁君,說自己去世後,一定要能葬在中山陵旁邊,以示其生前是孫山的助手,死後也要隨侍左右。

想當初,汪精衛被認為是孫中山的最佳接班人,最後卻背叛孫中山、背叛革命,他還有什麼臉葬在中山陵旁邊呢?

汪精衛:被子彈折磨十年後去世,埋葬在中山陵,46年慘遭毀墓揚灰 - 天天要聞


但是,汪精衛的願望卻得到了滿足,因為當時的南京,還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日本人對他還是有感情,一定會滿足他。

1944年11月10日,汪精衛去世,時年62歲,距離他被刺殺當好恰好過去10年,果真被當年為其診斷的那位醫生說中了。

汪精衛去世後,陳壁君將他的遺言告訴日本人,日本人為了安撫汪偽政府各級官員,就派人將他的遺體運回中國,安葬在南京中山陵旁邊的梅花山上。

這是一件多麼諷刺的事情,一個背叛革命、背叛國家的人,卻得到了安葬在「國父」孫中山陵墓旁邊的機會,簡直是在玷污中國人民的感情。

看到這裡,大家或許會認為,汪精衛的結局其實還不錯,他的人生可以說是很輝煌的,最後還活了62歲,壽命也不算短了,而且沒有接受國人審判,還葬在了中山陵旁邊,很是風光了。

但是,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如果讓汪精衛的結局就此蓋棺定論,那真是太便宜他了。

自汪精衛去世後,無論是日本也好,還是汪偽政府也罷,都開始急劇走下坡路,面對形勢的迅速惡化,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不久後,陳公博也宣布解散「國民政府」,汪偽政府由此徹底退出歷史舞台。

汪精衛:被子彈折磨十年後去世,埋葬在中山陵,46年慘遭毀墓揚灰 - 天天要聞


接下來,就是正義審判時刻了,首先遭殃的是汪精衛的妻子陳壁君。

歷史上,陳壁君與汪精衛的感情特別好,她還是汪精衛的追隨者和得力助手,汪精衛乾的那些賣國求榮之事,她多有參與。

1945年9月,陳壁君在南京被捕,在隨後的審訊中,她拒不認罪,而且將矛頭直指蔣介石,認為汪精衛的過錯,都是蔣介石造成的。

後來,陳壁君見形勢不妙,就主動承擔罪責,將汪精衛的所作所為都攬到自己身上,試圖以此給汪精衛留下清白,也保留汪精衛葬在中山陵旁邊的資格。

然而,陳壁君的所作所為註定將是徒勞,她最終被判處終身監禁,而汪精衛的墳墓,也最終沒能保住。

1946年1月,遵照蔣介石的指示,陳誠派遣工兵部隊將汪精衛的墳墓炸開,然後將屍體拖出,送到火葬場焚燒。

由於這件事是秘密進行的,汪精衛的親屬沒有一個在場,所以沒人領取骨灰。最終,汪精衛的骨灰被隨意丟棄,再也找不到了。

汪精衛:被子彈折磨十年後去世,埋葬在中山陵,46年慘遭毀墓揚灰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歷來講究「死者為大」,汪精衛死後慘遭掘墓,骨灰還被隨意丟棄,這種近似於「挫骨揚灰」的下場,是給他生前沒所作所為,且沒有得到正義審判的一種懲罰。

事實上,陳壁君當初在主持安葬汪精衛的時候,就預料到汪精衛的墳墓可能會被破壞,為此她讓人拉來五噸鋼塊,摻雜在混凝土中,給汪精衛的墳墓修建一道堅硬的外殼。

但是,蔣介石怎麼能容忍汪精衛葬在中山陵旁邊,下了死命令要將其墓葬摧毀,陳誠自然不敢怠慢,費了好大的勁,才將汪精衛的墳墓炸開。

而陳壁君也沒想到的是,丈夫汪精衛僅僅去世一年多,墳墓就被挖開了,骨灰也找不到了,這樣的下場着實悲慘,但也是一個漢奸該有的。

值得一提的是,汪精衛的墳墓被炸開之後,士兵在他手上發現一張紙條,上面寫着「魂歸來兮」四個小字。

這張紙條後來被證實是陳壁君寫的,她本意是希望汪精衛的魂魄早日回歸故里。只不過,汪精衛最終被落得個連骨灰都不剩的結局,這或許就是因果循環吧。

汪精衛:被子彈折磨十年後去世,埋葬在中山陵,46年慘遭毀墓揚灰 - 天天要聞


以汪精衛和陳壁君作為代表,那些投靠日本人的漢奸,都在戰後得到了應有懲罰,例如陳公博等罪大惡極之人被執行了死刑,還有許多人被判處無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還有人選擇在獄中自盡。

總之,歷史證明汪精衛之流是錯誤的,賣國就是賣國,這是鐵打的事實,不存在所謂的「曲線救國」的說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那些年,我們過馬路時走過的天橋 - 天天要聞

那些年,我們過馬路時走過的天橋

人行天橋,是城市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它在解決人車矛盾、行人過街等問題同時,也見證着一個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展示着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城市內涵。上個世紀80年代,武漢開始大規模建造人行天橋。
蔣連生會見河北遷安市九江總公司董事長趙文強一行 - 天天要聞

蔣連生會見河北遷安市九江總公司董事長趙文強一行

6月24日,市委書記蔣連生會見河北遷安市九江總公司董事長趙文強一行。6月24日,市委書記蔣連生在江濱國際大酒店會見遷安市九江總公司董事長趙文強一行。楊揚 攝蔣連生感謝九江總公司對梧州市發展的大力支持,介紹了我市經濟社會和工業產業發展有關情況。蔣連生表示,梧州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
1922年,湖南老農撿一米罐,400銀圓賣出,22年後價值2000萬美金 - 天天要聞

1922年,湖南老農撿一米罐,400銀圓賣出,22年後價值2000萬美金

1922年的一天,湖南桃源漆家河鎮經歷了一場瓢潑大雨,雨過天晴,一戶農民到山上莊稼地里幹活,干到晌午時候,這位農民準備回家吃飯,他拖着疲憊的步子往回走。不經意間,他在路邊的水溝里看到一件黑不溜秋的東西,像個罐子,他拾起來一看,是一個黑色的大
《墨雨雲間》結局,回頭看才發現,被蕭老將軍隱瞞的真相 - 天天要聞

《墨雨雲間》結局,回頭看才發現,被蕭老將軍隱瞞的真相

《墨雨雲間》絕對是今年值得一看的古裝女性復仇劇。故事的最後,成王一干亂臣賊子全部伏誅,而代國卻趁機起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蕭蘅臨危受命,帶領龍武軍前往禦敵,最終以少敵多,慘勝而歸。至此大燕終於迎來了真正的太平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