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別!眉山籍院士李俊賢逝世 學生劉丹:他是我眼裡的傳奇人物

2024年04月06日17:12:20 歷史 1497

劉娟 封面新聞記者 李慶 王越欣

據洛陽日報消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共十五大代表,著名化工合成專家,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原院長兼總工程師李俊賢同志,因突發心臟衰竭於2024年3月20日5時17分在洛陽市去世,享年96歲。

痛別!眉山籍院士李俊賢逝世 學生劉丹:他是我眼裡的傳奇人物 - 天天要聞

圖為李俊賢院士。

公開資料顯示,李俊賢院士1928年生於眉山縣(現眉山市東坡區),長期從事高性能燃料及聚氨酯研究,是我國火箭高性能燃料領域的開拓者之一、聚氨酯工業的奠基者之一。先後主持參與了60餘種固體、液體高性能燃料的研製,並成功用於50餘項武器型號和國家重點工程。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從「兩彈一星」到神舟飛天,李俊賢用一流的科學技術,為我國的火箭、魚雷、衛星等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那時,四川沒有什麼工業」

寒門學子開啟化工求學路

1928年3月,李俊賢出生在四川省眉山縣家相鄉。在他剛記事時,父親就因有病不能到田地幹活,一家五口人的重擔全壓在母親的肩上,儘管家裡生活艱難,母親還是下決心讓李俊賢上學,希望他的人生有所作為。在家族的資助下,他讀完高中,考入四川國立中央技藝專科學校化工專業。

「那時,四川沒有什麼工業。我想將來做個肥皂,開個小工廠也可以。」李俊賢說。

痛別!眉山籍院士李俊賢逝世 學生劉丹:他是我眼裡的傳奇人物 - 天天要聞

圖為李俊賢院士。

1950年8月,李俊賢畢了業。就在他為工作愁眉不展時,東北化工局到成都招聘技術人員。得知消息後,李俊賢立刻趕往成都。「那時我連家都沒回,跟家裡說一聲就走了。不是坐車,步行了三天才到。」

李俊賢順利被東北化工局招錄。在東北,他一待就是七八年。由於工作業績突出,他被派遣到蘇聯進修一年。也正是這次進修,讓他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最艱苦的地方搞科研

製成火箭「推進劑」

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決定發展國防尖端技術,安排了「兩彈一星」及其推進劑的研製任務。30歲出頭,剛從蘇聯進修回國的李俊賢,被安排負責研製一種叫偏二甲肼的火箭推進劑。

痛別!眉山籍院士李俊賢逝世 學生劉丹:他是我眼裡的傳奇人物 - 天天要聞

圖為李俊賢院士。

推進劑之於火箭,就像汽油之於汽車。李俊賢的目標,是實現我國在偏二甲肼這一液體推進劑主要高能燃料上的突破。

「當時,氯胺法制偏二甲肼有氣相法和液相法之爭。我們接到的任務是開發氣相氯胺法。」李俊賢說,在實際研製中,他和組員們發現,氣相法很難在短期內提供大規模生產所需技術數據。

因此,他們決定在完成氣相法任務的同時,「秘密」進行液相法的研究。經過近半年的努力,李俊賢和同事們的液相氯胺法制偏二甲肼的研究終於成功了。其成果被評為中國工業交通戰線十大成果之一。

1966年,李俊賢再接重擔,到青海大通縣一個山溝里籌建黎明化工廠,建設中國第一套氯胺法制偏二甲肼裝置。住茅草屋,睡土炕大通鋪,吃鹽水煮蠶豆、青稞粉,忍受高原反應,他得了嚴重的胃病。「作為一個共產黨員,這個事情你不去做,拿給別人做,不太合適。」李俊賢說,1968年,由他主持研製的用於人造衛星發射的高性能化學推進劑——偏二甲肼終於誕生並投產。

痛別!眉山籍院士李俊賢逝世 學生劉丹:他是我眼裡的傳奇人物 - 天天要聞

圖為李俊賢院士參與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研究。

1970年4月24日,偏二甲肼助力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直到今天,它仍是我國重要的推進劑品種。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神舟系列飛船升空,均使用了偏二甲肼。

1973年9月,黎明化工研究所開始研製高性能指標的魚雷推進劑,代號796燃料,李俊賢又一次挑起重擔。經過三年多的時間,黎明化工研究所生產出合格產品,把我國先進魚雷研製的時間表提前了三年,多型號熱動力魚雷得以應用,海軍實力有效增強。

1984年,黎明化工研究所從青海遷至河南洛陽,改名為黎明化工研究院。那時候,「萬能塑料」聚氨酯在國外已廣泛應用於汽車、建築、家電傢具等領域,但我國還要依靠進口。李俊賢立即組織團隊投入研究,從原材料、助劑到製品、生產工藝等方面大力發展聚氨酯,開發出了幾十種技術,填補國家多項空白,成為中國聚氨酯材料奠基人之一。

2010年,「嫦娥二號」衛星圓滿完成奔月任務,其中發動機點火調姿發揮了關鍵作用,而為該發動機提供動力源的,仍然是李俊賢及其同事們。

對科研要求很高

對生活要求很低

20世紀80年代初,黎明化工研究所從青海遷到河南洛陽,改名黎明化工研究院,走上了企業化發展道路。時任院長兼總工程師的李俊賢,將目光放在了「萬能塑料」聚氨酯的研究上。

當時,聚氨酯在國外廣泛應用於汽車、家電、家居等行業,而在我國基本處於空白狀態。李俊賢查閱了大量資料,決定將研發目標鎖定在代表世界先進材料技術方向的聚氨酯反應注射成型技術上。

為此,他卸去院長和總工程師的職務,成為黎明化工研究院技術委員會主任,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這個項目的支持。後來,設計院大力發展聚氨酯產品,開發出了幾十種技術,為我國聚氨酯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幾年前,李俊賢院士和學生們來到眉山考察聚氨酯產業。同行的東坡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劉娟對這位老鄉印象深刻。「他當時年紀都很大了,但是依然很忙碌,採訪只說了幾句,大部分是從學生那兒了解。」

即使只是轉述,李俊賢院士也讓劉娟很感動。「學生說他對科研要求很高,最怕『差不多』『可以了』之類的,要求一定要準確。但是他對生活要求又很低,他拒絕了單位配的專車,平時居然就坐公交。」

痛別!眉山籍院士李俊賢逝世 學生劉丹:他是我眼裡的傳奇人物 - 天天要聞

圖為李俊賢院士夫婦捐贈積蓄300萬元。

2018年6月8日,李俊賢把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300萬元錢捐獻出來,設立博士創新基金和困難幫扶基金。

這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因為他和老伴丁大雲平時非常節儉。他們住在單位家屬院的普通房子里,書櫃、床、縫紉機都是從青海搬到洛陽的。床訂了又訂,書櫃修了又修,就連李俊賢用的「卡包」,也只是一個藥品包裝袋。

「很多人問我們,把這麼多錢捐出去心不心疼?真的不會,留下的錢,自己夠花就可以了,能培養更多的人才,幫助更多的困難職工,這是我們更大的福氣。」李俊賢說,他最關心的就是人才,「要有緊迫感。培養博士,充分發揮他的作用,能夠更好地把我們整個事業往前拉一步。」

為了搞好科研,培養與時俱進的人才,他經常用中文、英語、日語、俄語四種語言查閱最新研究文獻,用最新的知識指導學生。學生劉丹說:「他就像我爺爺一樣照顧我們,有嚴謹的作風,為人和善,是我眼裡的一個傳奇人物。」

2018年8月10日,在中國化工集團總公司舉辦的中國化工終身成就獎的頒獎典禮上,當90歲的李俊賢走進會場時,在場所有人員站立起來,用經久不息的掌聲表達對老人的敬意。

面對大家的掌聲,李俊賢卻簡單而平和地說:「我現在年紀比較大了,今後我們的同志,跟着黨走,把工作做得更好,做得非常好,謝謝大家。」

2019年,李俊賢獲得了東坡好兒女的稱號。由於身體原因不能到場,東坡區委區政府委託專人赴洛陽為李老送去獎盃和證書。李俊賢院士把自己非常珍貴的榮譽獎項——中國化工終身成就獎轉贈給了自己的家鄉。

(圖據眉山網、微東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入選「遺產名錄」 !龍江兩組珍貴檔案首發 - 天天要聞

入選「遺產名錄」 !龍江兩組珍貴檔案首發

12日,黑龍江省檔案館舉行慶祝「6.9」國際檔案日暨檔案開發成果公布發佈會,現場《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檔案開發成果《清代黑龍江戶口檔案選編》、《鄂溫克族滿文歷史檔案譯編》首發,該資料也填補了國內外史料研究的空白。為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黑龍江省檔案館依託特色館藏,持續發力檔案價值挖潛,成功...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文章不收費!但含廣告解鎖,幾秒後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1942年,晉察冀軍區的某家農戶里,游擊隊隊長樊金堂坐在土炕上,笑容滿面地衝著對面的人舉杯。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