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2024年03月25日12:25:03 歷史 1848

詩聖-杜甫

杜甫是我國唐朝偉大的詩人,人稱詩聖,和另一位大詩人李白共同被稱為李杜。杜甫的一生留下1400多首詩,精彩經典的很多,其中很多在收錄在教材上,比如我們熟知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其中《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日本人都是家喻戶曉的。但杜甫的一生卻並沒有像他的詩那樣精彩,反而可以說是坎坷,顛沛流離。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前半生的坎坷

杜甫前半生可謂坎坷,特別從求仕開始。24歲參加科舉沒考上,35歲再戰失敗。最辛苦的十年應該是杜甫在長安宦遊時期,這個時期寫了大量的作品獻給皇帝和權貴,希望能得到賞識得到一官半職。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經過自己的種種經歷之後讓杜甫看到了大唐盛世另一面的黑暗、種種矛盾和底層人的苦難。《兵車行》、《麗人行》、《前出塞》都有所體現。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安史之亂杜甫被迫逃亡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這場浩劫席捲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大唐王朝。當時的皇帝李隆基倉皇出逃,自此強大的唐王朝不復往日輝煌。當時到戰火所到之處死傷無數,民不聊生。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杜甫也被迫舉家逃亡躲避戰亂,從中原一路經華州秦州同谷等地後在公元759年冬準備前往成都,當時杜甫已經48歲了。在經過劍門關時感慨劍門關的險峻,寫下了《劍門》這首詩。兩崖崇墉倚,刻畫城郭狀。一夫怒臨關,百萬未可傍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渴望心安、安定的生活

幾年顛沛流離,食不果腹的生活讓杜甫疲憊不堪,身心俱疲,此時急需得到一隅安定的地方休養生息。杜甫來到成都後被眼前安定繁榮的景象所驚喜,成都作為當時全國數一數二的富庶之地因為地理優勢並沒有被戰火所傷。對於從中原戰亂而來的杜甫,這裡的景象給杜甫強烈的衝擊,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於是寫下了成都府來表達心情。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喧然名都會,吹簫間笙簧。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可以依靠的帆船

剛來到成都的杜甫帶着一家住在成都西郊的一座古寺里,杜甫的朋友高適當時在彭州刺史,聽到杜甫來了馬上派人給杜甫送去粟米,附近的百姓也給杜甫送去了蔬菜水果。這裡這麼繁榮安定,百姓也好,又有裴冕、高適等不少朋友都在當地做官,杜甫決定留在成都。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杜甫建新房

公元760年春,劍南西川節度使成都尹裴冕親自給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划了一塊地用來建房。我們從《卜居》中「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塵事,更有澄江銷客愁。無數蜻蜓齊上下,一雙鸂鶒對沉浮。東行萬里堪乘興,須向山陰上小舟。」感受到浣花溪的如詩如畫,也能感受到此時的杜甫擁有此處房子的喜悅心情。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當時杜甫表弟王十五擔心杜甫沒錢蓋房子還給了一筆錢用來建房子,朋友蕭實、韋班、韋續還給送去了苗木碗筷之類的。經過3個月的的修建杜甫的房子建好了。杜甫很寫下了《堂成》「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這首詩以此表達自己終於居有定所的喜悅。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與古人諸葛亮對話

雖然生活安定下來了,但是還是憂國,報而不能的鬱悶心情。杜甫來到了武侯祠拜謁諸葛亮,在這裡杜甫訴說報國不能的失意之情,寫下了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是杜甫寫得最多的一個人物,寫蜀相、贊蜀相、念蜀相達到20篇相關詩篇。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杜甫愜意新生活

杜甫有3個兒子2個女兒,可惜最小的兒子在安史之亂爆發前夕夭折了。「入門聞號啕,幼子飢已卒。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從詩里可以知道小兒子當時是被餓死的,杜甫由此非常傷心,時常眉頭緊鎖,愧對妻子兒女。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成都安定的生活讓杜甫能更多的和家人相處,傷心有所緩解。這首江村》「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就描述了杜甫當時歲月靜好的愜意畫面,或許這就是蘇軾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成都草堂杜甫的鄰居-黃四娘

杜甫寫過不少鄰居的詩句,比如《江畔獨步尋花-其六》「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里的黃四娘,還有《北鄰》中的北邊經常來看望杜甫喜歡戴白色頭巾的王縣令,《南鄰》中喜歡戴黑色頭巾號稱「錦里先生」的南邊鄰居。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在成都草堂住了1年多,期間自己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等各界人士交往,心境有了很大的變化。公元761年春有天夜晚下雨, 杜甫欣喜的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當然也有《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中的哀嘆這在教材經常出現。在成都居住的4年期間杜甫留下了240多首詩篇。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突發叛亂被滯留,又突迎好消息

公元762年秋,杜甫送當時任成都尹的好友嚴武回朝到了錦州,回成都的時候遭遇叛亂滯留在梓州1年9個月。公元763年,杜甫等來了安史之亂被平息的消息,欣喜若狂之餘寫下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洛陽。」表達了急切回去的心情。但還是沒有等到被召喚的消息,還是得客居巴蜀。在四川居住的7年多時間裏,不但寫實也寄情山水,後世稱他的詩為詩史也是圖經。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失去依靠的杜甫

公元764年嚴武回到四川擔任成都尹,54年的杜甫當時還去嚴武手下擔任校檢工部員外郎,由於身體等原因半年就辭職再次回到草堂。

公元765年4月嚴武突然去世,杜甫失去了在成都最信賴的依靠,生活再次陷入困境。

公元765年,杜甫離開成都再次踏上漂泊之路。

公元767年,垂暮蒼老、耳聾齒落、疾病纏身年近花甲的杜甫在夔州登高,望着滔滔不絕的江水再看看自己的年老的身體讓自己心有不甘。《登高》這首傳世之作堪稱絕絕子。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客死他鄉

夔州的天氣讓這個出生北方年老的杜甫很難適應,公元768年離開夔州,輾轉於江陵、公安、潭州等地,然後溯湘江北上落葉歸根,遺憾的是在中途病逝在湘江船中,終年59歲。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偉大的詩人自此落幕,傳世之作深深的影響着一代代中國人,甚至對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也是影響深遠。日本岡山大學教授下定雅弘稱杜甫作為詩人沒人能和他媲美,即使現在杜甫詩句還被翻譯成各國語言流傳。

從安史之亂到客死他鄉的杜甫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杜甫的詩篇讓我們心有所向,情有所歸。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殘暴,屠出歷史紀錄!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搶7!快船慘遭淘汰! - 天天要聞

殘暴,屠出歷史紀錄!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搶7!快船慘遭淘汰!

掘船搶七大戰一觸即發,快船相比此前做了首發五虎的變陣:哈登+鮑威爾+小卡+小瓊斯+阿祖,即將小瓊斯頂替了鄧恩,提高了鋒線上的深度。掘金則五虎未變:穆雷+布勞恩+小波特+戈登+約老師。開場後快船的變陣就立竿見影,小瓊斯火力全開內外開花——擋拆下順攻框、接球下快攻自投自搶以及底角三分一箭穿心,幫助快船搶佔先機。...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圭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圭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着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着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