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2023年11月14日15:15:31 歷史 5366

美國《華盛頓郵報》和德國《明鏡》周刊11日發表聯合調查報道,稱一名烏克蘭軍官「協調」參與了「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

「他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 天天要聞

羅曼·切爾文斯基今年10月10日在基輔法院受審。(華盛頓郵報網站)

據該報道,這個名為羅曼·切爾文斯基的烏克蘭特種作戰部隊上校在此次行動中發揮了「核心作用」,但並非行動的策劃人,而是「奉命行事」,其上司直接聽命於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報道同時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被排除在該行動計劃之外,對此並不知情;美國提前得知該計劃,但曾要求烏方停止實施行動。這一報道引發廣泛關注,也遭到不少質疑。俄羅斯學者認為,切爾文斯基只是個替罪羊,烏克蘭不具備實施這次行動的能力,真正的幕後黑手是美國。美國企業家、億萬富翁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用一個詞評論該報道:有趣。

昔日特工已淪為階下囚

2022年9月26日,鋪設在波羅的海海底、從俄羅斯通往德國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發生爆炸,出現多處泄漏點。事發海域的瑞典和芬蘭政府初步調查認為,管道是被蓄意炸毀的,但沒有說明誰應對此負責。之後,瑞典、芬蘭和德國分別宣布對此事進行調查,但一直未公布關鍵結果。


《華盛頓郵報》和《明鏡》周刊稱,據烏克蘭和歐洲多國官員以及了解該事件詳情的人士透露,切爾文斯基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中發揮了核心作用。他曾在烏克蘭特種作戰部隊服役,主要負責被佔領地區的抵抗活動;他還在烏克蘭軍事情報機構和國家安全局擔任高級職務,且在專業和個人方面與主要軍事和安全領導人關係密切,非常適合幫助執行這項旨在掩蓋烏克蘭責任的秘密任務。報道稱,這名48 歲的上校是「北溪」行動的「協調員」,負責管理後勤和支持一個6人小組,該小組使用虛假身份租用了一艘帆船,並使用深海潛水設備在天然氣管道上放置了炸藥。


「切爾文斯基並非單獨行動,也不是這次行動的策劃人」,《華盛頓郵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切爾文斯基向烏克蘭少將維克多·哈努什查克彙報,後者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軍官,直接向扎盧日內報告。因為該事件敏感,所有人士均以匿名方式參與討論。


據報道,切爾文斯基目前被關押在基輔監獄,罪名是他在2022 年7月試圖引誘一名俄羅斯飛行員叛逃到烏克蘭時濫用職權。烏克蘭政府稱,切爾文斯基未經許可就採取了這次行動,且此次行動泄露了烏克蘭機場的坐標,引發俄羅斯火箭彈襲擊,造成一名士兵死亡,另有17人受傷。但切爾文斯基表示,他對俄羅斯的襲擊不負有責任,且在實施行動時是按照命令行事,這次行動得到了扎盧日內的批准。他稱,自己被逮捕和起訴是因為遭到報復,他曾公開表示,他懷疑澤連斯基最親密的顧問之一、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為俄羅斯從事間諜活動。


關於「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切爾文斯基通過他的律師否認與之有任何關係。他在給《華盛頓郵報》和《明鏡》周刊的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所有關於我參與北溪襲擊事件的猜測都是俄羅斯的宣傳,沒有任何根據。」報道稱,烏克蘭政府發言人沒有回應有關切爾文斯基參與襲擊的一系列問題。

美媒:澤連斯基不知情,美國曾阻止


《華盛頓郵報》和《明鏡》周刊並不相信切爾文斯基的否認。前者列舉了他參與的多次秘密行動,包括2020年試圖將俄羅斯的瓦格納僱傭軍戰士引誘到白俄羅斯,逮捕他們並帶到烏克蘭接受審判,但這一行動也失敗了。《明鏡》周刊稱,切爾文斯基以手段殘暴聞名。


《華盛頓郵報》評論稱,切爾文斯基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中的角色,顯示了基輔戰時政府的複雜動態和內部競爭,烏克蘭的情報和軍事機構經常與其政治領導層關係緊張。報道稱,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獲得的報告,「所有參與和執行計劃的人員都直接向扎盧日內報告,因此澤連斯基不會知道這件事」。知情人士稱,烏克蘭針對俄軍的其他秘密行動也繞過了澤連斯基。


《華盛頓郵報》完全撇除了美方在此次事件中的責任。報道稱,2022年6月,荷蘭軍事情報機構獲得情報稱,烏克蘭可能計劃襲擊「北溪」管道。據知情人士透露,CIA官員通過中間人向扎盧日內轉達態度,稱美國反對此類行動。美國官員認為襲擊已被取消。但事實證明,襲擊只是推遲到了3個月後,除了出發點與原計劃不同,該計劃的關鍵要素,包括爆炸小組的人數,以及租用船隻、潛水設備和假身份的使用,均保持不變。


澤連斯基和扎盧日內都曾公開否認烏克蘭政府或自己和「北溪」爆炸案有關。《明鏡》周刊稱,安全界人士表示,很難想像至少烏克蘭武裝部隊參謀部事先不知道「北溪」襲擊事件。一位德國高級官員表示,他們知道的遠多於公眾所知。

馬斯克評論:有趣


美國國務院前官員邁克·本茨12日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發文評論《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稱:「在對着我們不明不白地說了一年謊話之後,《華盛頓郵報》終於投降了。」馬斯克回應本茨的帖子稱:「有趣。」


德國《世界報》的相關報道引起網民熱議,12日已有700多條評論。不少網民要求「懲罰烏克蘭」,不再為其提供任何形式的幫助,拒絕其加入歐盟。也有不少網友質疑美德媒體的報道,稱這名烏克蘭前特工已淪為階下囚,看起來很瘦弱,如果他真的是主謀,為什麼他沒有從這一事件中得到好處?還有網友認為,新的報道可能又是一種「掩蓋」,烏克蘭特勤局不具備執行這次襲擊的技術和後勤條件。▲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鄭可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於文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 天天要聞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北京時間5月4日,中超第11輪山東泰山客戰雲南玉昆賽前,山東主帥崔康熙攜球員趙劍非出席了新聞發佈會。備戰情況趙劍非:球隊是剛抵達雲南,賽程很密集,路途很遙遠,隊員們在恢復,以最好狀態迎接新的比賽,希望在客場拿到滿意的結果和分數。崔康熙:這場比賽的關鍵在於恢復和狀態提高,戰術要進行好準備,隊員們要踢得更聰...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 天天要聞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將卸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CEO的消息,震驚全球。當地時間5月4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負責非保險業務的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將在董事會批准後執掌伯克希爾·哈撒韋。他表示,董事會計劃於周日(當地時間5月5日)舉行會議。據媒體報道稱,這一消息震驚了...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 天天要聞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極駕崩後,因未指定繼承人,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皇官崇政殿打響。肅親王豪格就是在這場鬥爭中與皇位失之交臂。多爾袞當時,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一個是以肅親王豪格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長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 天天要聞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今天是五四,讀歷史學家王笛《中國記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別是本書第四部「巨人醒來,1919」,講述西方媒體眼中的五四運動——歡呼「中國開始覺醒」。經授權刊出書摘,讓我們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麼看待中國的五四運動的。文|王笛「中國開始覺醒」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美國專欄作家喬治...
蔣少龍:柏林牆、奧斯維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 天天要聞

蔣少龍:柏林牆、奧斯維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文|蔣少龍人間四月天,正是一年春光好。東歐遺產之旅,德國柏林牆、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布達佩斯多瑙河岸的鞋子紀念碑,歷史不容遺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往者不諫,來者可追,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首先來到柏林牆遺址。清晨的陽光照耀在東柏林的一條大街上,柏林牆的遺址就在這條大街。儘管柏林牆現在...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替身代死」說法 - 天天要聞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替身代死」說法

1948年3月25日,川島芳子寫完遺書之後,於上午6點在北平第一監獄被執行槍決,終年41歲。因為川島芳子的機智聰敏,外加大半生間諜的生涯,民間便傳出了她替身代死說法。「替身代死」的說法。
五四青年節丨我們永遠年輕!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丨我們永遠年輕!

青春是什麼?是清澈的雙眼是春天的閃電是無畏的夢想是永不熄滅的火焰是失敗後倔強起身的勇氣是迷茫後無比堅定的眼神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心中的理想,從未放棄……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縱使時光老去夢想在,勇氣在青春,就在奮鬥的路,是最美的路追夢的青春,是最美的時光今天是五四青年節願你我永葆青春,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