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國家原副主席之子,54歲擔任中信集團董事長,主持中信近11年

2023年11月07日08:55:10 歷史 1168

1937年下旬的某一天,賀老總突然急召王震將軍,王將軍以為有什麼緊急戰事,馬上趕往賀老總的辦公室。結果等他到了現場才發現,根本沒有仗要打,賀老總之所以這麼著急叫他過來,是要給他介紹一個對象。

他是國家原副主席之子,54歲擔任中信集團董事長,主持中信近11年 - 天天要聞

王震19歲時參加革命,辛辛苦苦打拚了10年多,期間一次戀愛都沒談過,快30歲了還是單身一人,賀老總不忍心他一直孤零零的生活,便打算為他找尋一段好姻緣。巧合的是,1937年下旬,正好有一批女學生來投奔八路軍,其中有一位名叫王季青的女孩子不僅活潑好動,而且政治素質過硬,絕對可靠。

於是賀老總便想撮合王震和這位女學生,王震雖然嘴上一直拒絕,但心裏還是對愛情很渴望的,所以便在賀老總的安排下和王季青見了一面,兩人談得還算合拍。賀老總一看有戲,馬上將王季青調到王震的部隊里工作,也好讓兩人進一步接觸。一來二去,兩人果然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在當年12月喜結連理。

他是國家原副主席之子,54歲擔任中信集團董事長,主持中信近11年 - 天天要聞

1941年初,王季青懷孕誕下一個男孩,取名王軍。當時王將軍奉黨中央命令,正帶領戰士們開荒屯田,增加糧食產量,以應對國民黨軍的惡意經濟封鎖,根本無暇照顧王軍,於是育兒的重擔便全壓在了妻子的肩上。好在其他軍屬見王季青忙不過來,便時時幫助她,幫她分擔了不少壓力。

等到王軍稍大一些的時候,母親便將他送到保育園託管,這裡有很多同齡人,王軍和大家相處的很愉快,每天奔跑玩樂不知疲倦,雖然當時延安的生活環境並不好,但王軍卻覺得這裡如同樂園一般,他在精神上始終非常富足。建國後,他被送入幹部子弟小學學習,學校是全寄宿制,每周只能回家一次。

他是國家原副主席之子,54歲擔任中信集團董事長,主持中信近11年 - 天天要聞

王軍的同學大多都是父母親自接回家,而王軍卻只能自己坐公交車回家,這讓他很是委屈,於是他便找父母訴苦,希望父母也能在周五去學校接他放學。父親耐心地和他解釋說,自己和母親工作很忙,不能去接他,而且他現在也是個大孩子了,應該獨立自主,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在父親的鼓勵下,王軍內心的不平衡感被打消,他往後再也不羨慕同學,始終堅持自主上下學。

1960年,王軍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哈軍工,主修機械專業,畢業被分配到造船廠工作,1977年,經由總參部批准,他進入海軍部隊服役,期間積累了不少行政管理經驗。1979年,鄧公委託榮家建立了中信集團,專門為中國招商引資,王軍趕上了這波風潮,被委任為中信高管,主要負責開拓、維護業務。

他是國家原副主席之子,54歲擔任中信集團董事長,主持中信近11年 - 天天要聞

彼時中信還是個商海的「新人」,要資金沒資金,要資源沒資源,要人脈沒人脈,平時運轉非常困難。但王軍並未因此氣餒,他全力配合公司高層開展日常工作,採取各種方法融資,最終成功為中信打造了一條完備的資金鏈,讓中信有了在商海縱橫的底氣。後來,王震將軍成了國家副主席,名望大增,很多人便勸王軍利用這層關係開展業務,但王軍卻委婉拒絕了此番提議,他不想靠父親博取事業,他要靠自己的努力走向成功!

90年代初,王軍為了更好的融資,決定將公司2成的股份拋售出去,結果卻意外遭遇滑鐵盧,讓公司損失了幾十個億,紀委為此還專門找王軍談了話。後來他痛定思痛,在做關鍵決策的時候愈加小心謹慎,以免再重蹈覆轍。不久之後,54歲那年,他正式執掌中信集團,沒過多久,金融危機席捲而來,好在早已察覺到危險的他提前做了應對,努力將公司的損失降到了最小,讓公司平穩的渡過了此次經濟低潮。

他是國家原副主席之子,54歲擔任中信集團董事長,主持中信近11年 - 天天要聞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舉辦奧運會的時候,所有項目都由王軍的公司承包,當時公司的其他高管對於參與奧運會建設並不感興趣,因為其中利潤太少,根本不划算。但王軍卻堅持要攬奧運會的工程,他直言此次體育盛會關顧中國的顏面,不能簡單的去計算利益。新世紀初,主持了中信近十一年的他因為年紀原因退出了公司管理層,往後他回歸家庭,和妻子、兒女過着平淡的生活,很少再參加公開活動。2019年,他突發惡疾,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但由於病情來勢太急,醫生費勁了心思也沒能將他挽救回來,他最終於6月初病逝,時年78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頭髮,弟弟跟他不一樣,虔誠跪拜提幫功的畫像 - 天天要聞

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頭髮,弟弟跟他不一樣,虔誠跪拜提幫功的畫像

泰王可真是個香餑餑!后妃們年輕貌美,都為了得到他的寵愛。他的孩子們也是用盡方法,希望得到他的注意。比如說,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髮出家了!泰國王室有一項傳統習俗,就是國王或者王儲得剃髮短暫修行一段時間。當年的普密蓬;在加冕過後剃髮出家了一陣子。那
老巷擠400人,政府樓堂停建,市長落淚改政策 - 天天要聞

老巷擠400人,政府樓堂停建,市長落淚改政策

1961年廣州有個副市長叫梁湘,去城裡的小巷檢查工作。回來就讓政府停建新大樓,把錢省下來給窮人蓋房子。當時沒人明白為啥突然變卦,後來才知道梁湘在起義路的小巷裡看見了啥。那天梁湘走進一條窄巷,看見破舊大屋裡擠了60多戶人家,400多人。
玉林新發現一位抗戰老兵,今年已百歲! - 天天要聞

玉林新發現一位抗戰老兵,今年已百歲!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這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年份,我市志願者經調查核實,於5月7日確認一位新發現的抗戰老兵——百歲高齡的王光誠老人的身份。王光誠老人的事迹,為我市抗戰歷史增添珍貴的一頁。
原曲龍王廟不讓進,謊稱裏面跑水才來開門,獻殿是最大亮點 - 天天要聞

原曲龍王廟不讓進,謊稱裏面跑水才來開門,獻殿是最大亮點

原曲大廟又叫「龍王廟」,位於原曲村西券門內。由於此行是從東邊的234國道開車進入的,原曲村是古村落,裏面的路很窄,還是石板路,車開不進去。問路時遇到了熱心大姐,帶着筆者一路參觀,最後到原曲大廟,只見大門緊鎖,她又借口廟內自來水跑水,讓文物看
圖集︱「中國排面」威武亮相 - 天天要聞

圖集︱「中國排面」威武亮相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5月9日上午,俄羅斯舉行盛大慶典,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在慶典上,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的102名隊員亮相莫斯科紅場。
肖峰讀《從塞北到西域》︱拉鐵摩爾的駱駝 - 天天要聞

肖峰讀《從塞北到西域》︱拉鐵摩爾的駱駝

[美]歐文·拉鐵摩爾著,王敬譯,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啟書局2024年5月出版,414頁,108.00元歷史學家理乍得·布利特在其著《駱駝與輪子》思考了一個問題:在漫長的歷史中,為何駱駝幾乎完全取代了有輪車,成為運輸的標準方式?回答這個看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