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曉夫下台內幕:得罪350萬軍隊和5000萬農民,也得罪高層幹部

2023年10月08日14:52:05 歷史 1533

赫魯曉夫的性格有多粗魯,脾氣有多爆呢,據記載,1960年10月12日蘇聯領袖赫魯曉夫在聯合國大會上由於對菲律賓代表發言攻擊蘇聯表達強烈的不滿,並憤而脫下皮鞋敲擊講桌面。並且在空中揮舞着,作為國家領袖,不顧顏面,脫掉鞋表達強烈的情緒不滿,這在聯合國之前是沒有的。

赫魯曉夫下台內幕:得罪350萬軍隊和5000萬農民,也得罪高層幹部 - 天天要聞


無獨有偶,1962年,莫斯科市美協舉辦成立30周年展會,赫魯曉夫應邀參加。赫魯曉夫原本就是苦出身,當過礦工,為人粗枝大葉,哪裡懂什麼藝術,當他看到涅伊茲韋斯內伊的抽象派作品時,認為是毫無意義的。他罵道:「這是什麼玩意?就不能畫一些實際的東西歌頌祖國嗎?」「驢尾巴甩兩個弄出來的東西(驢蛋),也比這畫得強!」。

赫魯曉夫下台內幕:得罪350萬軍隊和5000萬農民,也得罪高層幹部 - 天天要聞

赫魯曉夫並不認識涅伊茲韋斯內伊,也不知道此人就在旁邊。在看了另外幾幅畫後,赫魯曉夫又怒罵:畫裏面的人都不男不女,到底是怎麼回事?社會主義文藝,怎麼能宣揚這種東西?我看這個藝術家是個不正常的人,或許就是個同性戀。

就在赫魯曉夫說得起勁之際,沒想到涅伊茲韋斯內伊突然大聲說:赫魯曉夫同志,我就是這個藝術家。您給找個美麗姑娘來,我當場就能證明我是不是正常的男人。

從這裡可以看出,赫魯曉夫的粗魯和暴脾氣,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赫魯曉夫當然也有過人之處,不然他也走不到最高領導人的位子上,他的過人之處就是膽大,有魄力,更重要的是狡猾。

赫魯曉夫下台內幕:得罪350萬軍隊和5000萬農民,也得罪高層幹部 - 天天要聞

斯大林去世後,赫魯曉夫雖然平反了大清洗運動含冤大量案件,獲得了民心,但是權傾朝野的他不顧蘇聯氣候,光照條件,強力推動農民大量種植玉米,結果玉米因水土不服,產量被腰斬,蘇聯突然出現糧荒,導致社會動亂,麵包店門口排隊達5公里之遠,所以他的農業改革得罪了5000多萬農民;他又不顧工業經濟發展規律,強行改革工業,動了企業和工人的利益,致使工人強烈不滿。

赫魯曉夫下台內幕:得罪350萬軍隊和5000萬農民,也得罪高層幹部 - 天天要聞

對於政府機關臃腫,赫魯曉夫實施精兵簡政政策,但是他又沒有長遠規劃,執行起來又操之過急,甚至直接取消了幹部部終身制,幹部的特權受到制約,幹部任期和連任次數有了規定,幹部特別是高層幹部住別墅,以及擁有司機,廚師,保姆,免費醫療等權限被裁掉,從長遠看,這是一項對國家非常有利的政策,但卻徹底得罪了所有蘇聯特權階層。

赫魯曉夫下台內幕:得罪350萬軍隊和5000萬農民,也得罪高層幹部 - 天天要聞

1955年-1957年赫魯曉夫不顧世界形勢的發展,又馬不停蹄地將軍事力量削減了200萬人,1958年裁減了30萬人,1961年赫魯曉夫宣布繼續裁減120萬人的軍隊。這一裁軍措施引起蘇聯軍界的極大不滿。致使在關鍵時刻,軍方選擇沉默,任由反對派對赫魯曉夫下手,甚至直接倒向反對派。

1962年,赫魯曉夫一手提拔的勃涅日涅夫趁他到克里米亞沿海度假之際,聯合赫魯曉夫一手拉其的隊伍,秘密串聯,將赫魯曉夫趕下台。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着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