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吳起,一生戰功赫赫,可也歷經坎坷。他早年在魯國做大將,擊退來犯的齊軍,卻遭人嫉妒被流言趕走。後來到了魏國,得到魏文侯賞識,在西部狠狠的欺負秦國,立下大功。魏武侯繼位之後,對吳起也是讚賞有加,可宰相公叔痤怕他威脅自己的地位,給吳起設下圈套,吳起只好離開魏國,去了楚國。
據《資治通鑒》記載,當時的楚國國君是楚悼王。此時的楚國,在南方已經成了氣候,再也不是當年被封為子爵的小諸侯國了。可國家大也有大的難處,楚國雖然有廣大的土地,龐大的軍團,可制度比較落後,國家的管理情況出現了問題。
吳起當年在魏國西河郡的時候,除了欺負秦國以外,把西河治理的也很不錯,楚悼王因此決定重用吳起,任命他做令尹(楚國的令尹就相當於魏國的宰相),在楚國實施變法。
要說起吳起變法這件事,就不能不提一下李悝變法了。
在魏文侯時期,魏國人才濟濟,李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他率先在魏國實行變法,這才讓魏國經濟發達、制度優越的。
李悝變法的內容有點多,大略說起來有這麼幾點。
第一,廢除貴族做官的世襲制,根據能力來選拔人才;
第二,廢除井田制的限制,允許百姓開墾荒地,可以土地買賣;
第三,實行法治,組織人編纂了一部《法經》,對官員的職責範圍、升遷、降職等等,都制定了明確的條文規定,把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定下來。
第四,改革軍事制度,對士兵進行考核,優秀的可以得到獎勵。
對於上面的四條,咱們不用做過多的解釋,在那個時代,這都是能激勵普通人人奮發上進的東西,魏國因此強大,那一點都不用懷疑。特別要交代的是,後來有一個叫商鞅的人離開魏國去秦國,臨走之前,他隨身就帶了一部《法經》,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作為後來進入魏國的吳起,李悝變法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西河郡的時候,他就曾仔細研究和實施過李悝的思想,現在到了楚國,做了令尹,他就開始大展拳腳,根據楚國的實際情況,實施變法。
大概說起來,有下面這麼幾條。
第一、罷黜所有領工資不幹活的官員,這些官員幾乎都是貴族;
第二、世襲領俸祿的人,以後不給了,這一項是針對跟楚悼王同一個祖先的王室家族;
第三、把省下來的錢,都用來供養士兵。
吳起這幾招真狠啊,把該省的都省了下來,該花的都花了出去,雖說面臨的阻力非常大,可是楚悼王支持吳起啊,再加上楚悼王也是個狠人,對國家的控制力非常強,所以吳起變法在楚國就這麼推行下去了。
除了上述變法以外,吳起還給楚國制定了新的對外政策,趕走了那些靠嘴皮子吃飯的說客,不再跟秦國客客氣氣。幾年之後,楚國就大不一樣了,國力增強了,軍隊戰鬥力增強了。
在戰國時代,國力軍力增強了,肯定不是為了給鄰居們看的。強大後的楚國向南擴張,攻下了百越之地,向北欺負陳國、蔡國,擊退前來侵犯的趙、魏、韓三國,向西屢次攻打秦國,一時成為那個時期最耀眼的新星。
可惜的是,楚國的強大,並沒有讓所有楚國人都感激吳起,特別是那些被奪走了特權的貴族和王族,更可惜的是,沒過幾年,吳起最強有力的支持者和保護者楚悼王去世了。
在楚悼王的祭奠儀式上,貴族們再也不用給吳起面子了,他們抄着傢伙就奔吳起去了,吳起也不含糊,一溜小跑進了楚悼王的靈堂,趴在保護神的身上。那些人不敢靠近國君的遺體,可也不想這麼放過吳起,他們就拉弓射箭進行遠程攻擊,就這樣,吳起身中數箭身亡,楚悼王的屍體也未能倖免。
國君的喪事辦完之後,新國君繼位,就是楚肅王。新國君有沒有照顧吳起,咱們不知道,可前任國君屍體中箭,這是不爭的事實,楚肅王下令,讓新任的令尹處置此事。於是,那些殺害吳起的暴徒都被逮捕,滿門處斬!
牛人和牛人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看起來本事很大,可一旦離開腳下熟悉的平台,就很難適應新的環境,馬上會被打回原形。
吳起這樣的人不一樣,魯國給了他最早的平台,他利用這個平台施展了自己的才華,在江湖中打響了名號,從此以後,平台會主動向他發出邀請,他也能在不同的平台絢麗綻放。
更特別的是,在失去支持者被攻擊的時候,死亡前的短暫時間內,吳起居然還想出了為自己報仇的辦法,真是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