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英元帥一生戎馬,為國家和民族的解放事業貢獻巨大。受他影響的大家庭、子女也敢為人先,紛紛參加革命,報效祖國。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葉帥的女婿鄒家華,他一生默默奉獻,樸實無華,還曾擔任過共和國副總理。
那麼鄒家華有着怎樣的成長背景?他又是如何走上領導崗位的呢?
01革命世家
1926年,鄒家華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一位愛國文人、記者,他文筆犀利,常年為救亡圖存而奔走,去世時還在憂心國家的抗日形勢。鄒家華從小耳濡目染,他繼承了父親的愛國理念,心中早早有了報國理想。不幸的是,鄒家華八歲那年就失去了父親,往後的日子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艱難生活。
02個人經歷
十八歲那年,鄒家華踏上了父親的道路,他加入了新四軍,義無反顧地參加了革命,成為了一名戰士。因為頭腦靈活又會讀書識字,鄒家華很快就在部隊脫穎而出。日常參加戰鬥之餘,他還追求進步堅持學習,在1948年時被組織選為公派生去到蘇聯進修機械方面的技術。
鄒家華在異國他鄉非常刻苦,他一面如饑似渴地學習,一邊實踐增長認識。更重要的是,他在這裡遇到了後來相伴一生的愛人葉楚梅。兩人相知相愛,感情不斷升溫,在陌生的國度互相支持,彼此許下了一生的承諾。直到回國結婚時,鄒家華才知道自己的愛人竟然是葉劍英元帥的女兒。他才恍然大悟,妻子的革命意志為何會如此堅定。
在雙方家人的祝福下,鄒家華夫婦選擇回國工作,他學以致用進入了瀋陽機床廠。此後的日子裏鄒家華一直深耕在機械研究領域,他的職務也從技術人員變為總工程師、廠長,事業上不斷取得突破。然而誰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特殊時期鄒家華遭到了衝擊,他和妻子均受到了不公平對待。不過鄒家華革命意志堅定,他沒有被打垮,在下放改造期間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技術鑽研之中,幸運地等到了平反昭雪的那天。
03國務院副總理
1972年,春風吹散了冰凍的大地,鄒家華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他成為了國家機械研究所的黨委副書記。恰逢國家百廢待興之際,鄒家華開始在事業上發力,他用自己的專業技能促進工業恢複發展,取得了亮眼的成績。隨後的日子裏,鄒家華保持奮鬥,盡職盡責的工作,職務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先後在國防部、國務院擔任要職。
1991年,鄒家華達到了事業上的高峰,他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主管工業生產方向。在職期間,恰逢改革開放,國家正在大力發展經濟,鄒家華在此時堅決解放思想,踐行國家的政策,為促進工業發展、科技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幾十年的辛苦付出,讓鄒家華收穫了樸實無華好總理的稱號。2003年,鄒老正式退休回家,安享晚年。
雖然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了,但那顆愛國之心卻從未黯淡,鄒家華一直關心國家的發展,並熱心公益事業,隨時願意為國出力。值得一提的是,八九十歲的鄒家華還不服老,一直堅持體育鍛煉,他頭腦清醒,思維也很敏捷,甚至還能和老同事打打球。如今鄒家華已經97歲了,希望老人家可以健康長壽!
回首鄒家華的一生,我們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的光輝典範。他出生在愛國民主鬥士之家,從小就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成年後義無反顧的參軍,在抗日戰場上揮灑熱血。歷經艱苦戰爭的淬鍊後,鄒家華去到了蘇聯學習,逐漸成長為一名專家型人才。回國後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國家的工業建設之中,並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最後向鄒家華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