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為何自比為1917年沙皇

2023年06月24日20:56:06 歷史 1278

面對着瓦格納部隊的突然叛亂,俄羅斯總統發表電視講話,其中提到「1917年,俄羅斯曾遭受了這樣的打擊,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勝利卻被奪走了。陰謀和爭吵導致了最大的動蕩,軍亡國亡,大片領土喪失。結果,釀成了內戰的悲劇。各種政治冒險家和外國勢力令俄羅斯人自相殘殺,他們為了謀取私利撕裂了國家。我們不會讓這種事再次發生。」

俄羅斯總統為何自比為1917年沙皇 - 天天要聞

以上類比令不少國人大惑不解:他為何要選取這樣一個不祥的比喻呢?只有通過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的進程,以及從中產生的德國刀刺在背神話,才能理解俄羅斯總統的這一選擇。

1918年11月初,一戰已進入尾聲,先前的春季攻勢已經耗盡了德國最後一絲氣力,協約國隨後發動的反攻收復了春季攻勢中喪失的土地,此時正在積蓄力量,準備憑藉著美國的有生力量和物資支援,一舉攻入德國境內。

俄羅斯總統為何自比為1917年沙皇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德國的盟友也已支撐不住,保加利亞在9月底簽訂停戰協議,一個月後,奧斯曼土耳其步其後塵。緊接着,奧匈帝國也向協約國請求停戰,德國日益有成為孤家寡人的危險。

可儘管如此,德國海軍仍接到了出海作戰的命令。絕望的水兵抵制命令,發動起義,這吹響了德國革命的號角。數日後,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國成立了共和國,之後共和國的代表在停戰協定書上簽字,德國正式退出一戰。

俄羅斯總統為何自比為1917年沙皇 - 天天要聞

在當時的情況下,即使德國不中止戰爭,也絕無獲勝的可能,以興登堡魯登道夫為代表的軍方高層清楚這一點,也曾逼迫德皇讓位於共和國,並開啟與協約國接觸與和談的進程。

然而,在普通的德國人眼中,真實的情形卻並非如此。他們早已習慣了報界對德軍勝利的宣揚,並且在簽訂停戰協議時,協約國尚未攻入德國領土,而德軍反倒佔領着大量取自崩塌了的俄國的土地。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退出戰爭,着實令他們大惑不解。

俄羅斯總統為何自比為1917年沙皇 - 天天要聞

1919年巴黎和會與《凡爾賽和約》加諸於德國的種種苛刻條款進一步放大了德國民眾的被剝奪感,而20年代前半期德國飛漲的物價更是加劇了社會矛盾,納粹黨等保守主義政黨就此問題大做文章,稱德軍並未在戰場上失利,而是被國內的政黨所出賣,正如一把刺在背後的尖刀,無處撒氣的德國民眾對此類觀點很是買賬,這成了納粹主義在日後得勢的土壤。

俄羅斯總統為何自比為1917年沙皇 - 天天要聞

了解了這段歷史,我們方才明白為何俄羅斯總統要選取這樣一個看似不祥的類比。當初俄國退出一戰時,被迫與德國簽訂和約,喪失了大量領土。此外,在隨之而來的革命與內戰中,芬蘭等曾經屬於俄國的領土永久分離,俄國人將這筆賬都算在了退出戰爭上,暢想要是當初堅持到底,會取得怎樣的輝煌。

直面失利是很難的,尤其是直面戰爭的失利,因此人們都要用種種神話加以粉飾,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美國身上。到1865年4月時,南部邦聯早已是山窮水盡,李將軍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選擇了投降。可在戰後的南方白人群體中,李將軍卻被神化成百戰百勝的戰神般的存在。該神話還強調,北方辜負了南方的善意,將黑人權利和軍事管制等措施強加於南方,藉以突出重建措施的不義性,這與德國刀刺在背的神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俄羅斯總統為何自比為1917年沙皇 - 天天要聞

如果您喜歡本文,或是對美國歷史和政治感興趣,請移步微信,關注「煮酒論美國」公眾號,謝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中美會晤鋪路?魯比奧證實中方不接請帖後,一位特殊人物抵華 - 天天要聞

為中美會晤鋪路?魯比奧證實中方不接請帖後,一位特殊人物抵華

日前,美國蒙大拿州參議員史蒂夫·戴恩斯抵達北京,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首位訪華的共和黨高級別官員。州參議員在美國政治中的職位、地位還是比較高的,是州政府的核心決策者之一,相當於我們的人大常委會委員,省部級官員。戴恩斯訪華的背景頗為複雜,尤其是在美國國務卿魯比
中美關稅戰打了一個月,特朗普這才知道大事不妙,不敢亂說話了 - 天天要聞

中美關稅戰打了一個月,特朗普這才知道大事不妙,不敢亂說話了

今年2月初,特朗普大手一揮,簽署對華加征關稅的行政法令,中美關稅戰隨之打響,中國當然不可能被動挨打,言語上的勸阻沒有效果,我們也隨即採取了反制措施,讓美國也吃了不少苦頭,但特朗普見此並沒有收斂,反倒是提出了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並打算在下個月全面實施。
張殿禮:槐家姓為乾隆帝賞賜_《槐花飄香》(小說)選載2 - 天天要聞

張殿禮:槐家姓為乾隆帝賞賜_《槐花飄香》(小說)選載2

編者按:「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收到老戰友張殿禮寄來的長篇小說《槐花飄香》,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展現在眼前,皖北農村半個多世紀的風雲變幻,由弱變強、由窮到富的壯麗詩篇在耳邊迴響。徵得老戰友同意,本平台將選載部分章節,讓讀者從中領略跨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