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前期的和親政策非常屈辱,為什麼卻堅持了六十多年?

2023年05月13日20:18:19 歷史 2207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西漢時期的和親是屈辱的代名詞。許多以漢武帝為題材的電視劇中,常常出現匈奴大軍侵犯邊塞,漢朝軍隊無能為力,只能與匈奴和親。皇帝捨不得把寶貝女兒嫁出去,就從掖庭物色宮女,送到遙遠的大漠。匈奴單于也知道漢朝送來的是冒牌貨,過了一段時間照樣南下,大肆劫掠。每當有漢朝皇帝駕崩或者匈奴單于病故,雙方又要假惺惺地和親,就像例行公事一般。久而久之,和親成為了無能、屈辱的同義詞,漢武帝正是要改變現狀,終結和親的黑歷史,所以奮發圖強,對匈奴加以征伐。

西漢前期的和親政策非常屈辱,為什麼卻堅持了六十多年? - 天天要聞

和親一定代表着屈辱嗎?實際上並不是,西漢從前期、中期,再到後期,都與其他政權開展過和親,但不是每一場和親都低三下四。比如漢武帝時,細君公主、解憂公主遠嫁烏孫,是為了與烏孫結成同盟,共同抗擊匈奴,把漢朝的勢力滲透到西域。漢元帝時,昭君出塞,漢朝一方佔據絕對主動,呼韓邪單于親自跑到長安覲見天子,自請為婿,漢廷安排了幾位宮女和親,匈奴都高興地合不攏嘴,因為雙方的實力差距已經天翻地覆。

但西漢的和親始於屈辱、無奈,這是毫無疑問的。漢高祖七年,劉邦統率的漢軍與冒頓單于帶領的匈奴軍狹路相逢,被包圍在白登山七天,直到採納了陳平的計策方才脫險。領教了匈奴人的厲害,劉邦感受到深深的焦慮。在冒頓手下,能夠調動的騎兵高達四十萬,他們居無定所,常常襲擾長城沿線。

中原剛剛經歷過反秦戰爭、楚漢戰爭,民生凋敝,一石米能賣五千文錢,老百姓都易子而食。據《漢書·食貨志》記載,皇帝出行竟然找不到顏色相同的馬匹,王侯將相只能乘坐牛車上班。物質匱乏,國力空虛,根本沒有實力與匈奴開戰。更何況冒頓是位英主,絕非等閑之輩,如果是個昏庸無能的倒也好辦了,可惜人家能力在線。

西漢前期的和親政策非常屈辱,為什麼卻堅持了六十多年? - 天天要聞

於是劉邦便問計於婁敬,婁愛卿,敵強我弱,您看這咋辦呀!婁敬說冒頓這個人吧,老實說,跟禽獸沒什麼區別,殺自己的父親,娶自己的後媽,跟他講仁義道德,就好比秀才遇到兵。那肯定是行不通滴!不如忍痛割愛,把陛下的長公主嫁給冒頓,再送上豐厚的嫁妝,國際社會知道娶漢家公主會一夜暴富,必然羨慕不已。冒頓女人有了,錢有了,面子也有了,一高興,必然把長公主立為閼氏,也就是正宮娘娘,日後生了兒子就是太子。

冒頓活着的時候,貪戀漢朝的財物,又因為是女婿,必然不會大動干戈;以後他死了,太子繼位,外孫總不能出兵打你這個姥爺吧!這叫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婁敬還強調,一定要把長公主嫁過去,千萬不能找冒牌貨,因為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萬一冒頓知道是假的,必然懷疑漢朝的誠意,達不到預期效果了。以後即使生了小孩,立為太子,和你也沒有血源關係,照樣派兵南下,肆無忌憚。

西漢前期的和親政策非常屈辱,為什麼卻堅持了六十多年? - 天天要聞

劉邦聽後,認為很有道理,準備把女兒魯元公主給冒頓送去。准丈母娘呂后知道了,一哭二鬧三上吊,死活不肯,她只有一個女兒,哪裡捨得送到遙遠的大漠。如果去了,這輩子大概率是回不來了。劉邦也沒有辦法,最後還是送了個冒牌的,還把送親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婁敬,誰提議的誰去干。

婁敬回來以後,也知道這件事沒有多靠譜,建議劉邦把關東的豪門大族遷徙到關中來,因為匈奴白羊王、樓煩王的騎兵一天一夜就可以趕到長安,從關東多弄點人口,不僅可以增強實力,抵禦匈奴南下,還能削弱關東的地頭蛇,強化朝廷在那些地方的統治。

婁敬的想法其實很理想化,單于娶了漢朝公主,為什麼一定要立為閼氏呢?做個小老婆也未嘗不可。即使是閼氏,也無法保證生的是男孩,即使是男孩,也未必傳位給他,就算接班了,統治者首先考慮的是政治利益,歷史上兄弟反目、骨肉相殘的事屢見不鮮,單于又怎麼可能因為漢朝皇帝是他姥爺,就化干戈為玉帛呢?婁敬所期盼的,全是最美好的結局。劉邦從第一步起,就沒有讓它具備實現的可能,因為送過去的壓根就不是正牌公主。

西漢前期的和親政策非常屈辱,為什麼卻堅持了六十多年? - 天天要聞

那麼西漢前期的和親,到底有沒有作用呢?

要說有很大的作用吧,匈奴還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南下,在邊關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當地百姓傾家蕩產,漢朝皇帝愁容滿面。漢文帝登基第三年,匈奴右賢王部打入河南地,劉恆調動八萬大軍,親自移駕太原,準備和匈奴決一死戰。後來右賢王退往塞外,濟北王又造反,才取消了此次軍事行動。十一年後,匈奴單于親自率領十四萬大軍攻入蕭關,殺北地都尉,擄掠大量人口財富,漢文帝不得不徵調十萬大軍保護長安,一個月後,匈奴回家了,漢軍只是將匈奴趕出長城,但不能進行決戰。

文帝駕崩前夕,軍臣單于又背離和親的約定,各派三萬鐵騎入上郡、雲中,殺略甚重,劉恆又不得不調動六位將軍迎戰,等漢朝軍隊趕到了,匈奴已經退走。景帝即位後,匈奴仍然小規模入侵,但沒有大動干戈。劉徹登基後,剛開始延續之前的政策,與匈奴和親,直至馬邑之謀,雙方徹底翻臉,以往帶有屈辱性質的和親徹底結束。

西漢前期的和親政策非常屈辱,為什麼卻堅持了六十多年? - 天天要聞

但要是說和親完全沒有作用,那漢朝皇帝為什麼要長期堅持呢?從劉邦到呂后,從文帝到武帝,跨度長達六十餘年,這些人可都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至少是平均水平之上的,沒有好處的事不可能做這麼久。漢朝實際上是在用尊嚴、財富換取時間,匈奴雖然強大,但他們是游牧民族,人口有限;漢朝地大物博,人煙阜盛,只是剛剛經歷了大規模戰亂,暫時處於劣勢,經過休養生息,發展生產,總有一天能夠解決匈奴問題。

和親儘管是隔靴搔癢,不能釜底抽薪,但它就像薄荷糖一樣,暫時能夠感覺到清涼、舒適,匈奴能消停一會是一會,只要他們減少南下,哪怕一次,給漢朝帶來的損失都要少一些。

在忍辱負重的過程中,漢朝上層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出兵,好好地懲罰匈奴,爭一口氣。劉邦剛剛駕崩,冒頓單于就給呂后送來了求愛信,大意是我現在單身,聽說你也剛剛喪偶,兩個人都不快樂,不如我們在一起吧!互通有無,皆大歡喜!呂后看了勃然大怒,召集重臣開會,大家也都義憤填膺,紛紛要求斬殺使者,發兵征討。樊噲更是主動請纓,希望朝廷調撥十萬兵馬,他好橫行草原。

西漢前期的和親政策非常屈辱,為什麼卻堅持了六十多年? - 天天要聞

沒想到很快就被季布打臉,當年劉邦率領三十萬大軍都敗了,你樊噲帶個十萬人馬就能贏了?再說了,匈奴是夷狄,對待他們的言論,不能太過認真,認真你就輸了,和野蠻人講道理,何必呢。在巨大的實力差距面前,呂后只能低下高傲的頭顱,回信說自己年事已高,年老色衰,不配給大單于當老伴,求放過。

冒頓知道後,派使者回長安道歉:「未嘗聞中國禮義,陛下幸而赦之」,其實是誤會了,冒頓把匈奴人的觀念生搬硬套在了呂后身上,按照他們的風俗,哥哥死了,弟弟是可以娶嫂子的,父親死了,兒子也可以娶後媽,之前和親,劉邦與冒頓約為兄弟,如今大哥沒了,弟弟娶呂后這位嫂子合情合理。

但是以中原的標準看,這就是亂倫,根本無法接受。當冒頓意識到雙方的文化差異時,趕緊派使者過來解釋。但從樊噲挨批,呂后認慫的表現看,大漢高層對軍事實力的差距有比較清醒的認識。

西漢前期的和親政策非常屈辱,為什麼卻堅持了六十多年? - 天天要聞

漢文帝時,有一次雙方發生了衝突,匈奴送來了和好書,但裏面充滿了威脅。說之前我們打仗,是因為漢朝的官吏侮辱了右賢王,所以右賢王才出兵破壞兩國和平,把責任全部推給了漢朝。大單于為了懲處他,安排右賢王征討月氏,如今月氏已經被我們打敗,西域的樓蘭、烏孫等國也臣服了,游牧民族都團結在以大單于為核心的匈奴人周圍,希望漢朝皇帝與我們再度和好,罷兵休戰,讓小朋友們能夠快快樂樂地成長,享受金色童年;讓老年人們可以開開心心跳廣場舞,頤養天年。

漢朝君臣一看,這哪裡是和解,分明就是耀武揚威,又開始討論和親還是開戰。最後依然是和親佔了上風,理由是匈奴剛剛打敗了大月氏,風頭正盛,漢軍恐怕不是對手;即使打贏了,佔領了匈奴的地盤,那裡是草原,不能耕種,得不償失,還不如和親性價比來的高。

惠帝、文帝時期的兩次爭論,反映出漢朝上層並非不思進取,他們也想強硬一次,最終卻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直到武帝時,太倉的存糧陳陳相因,府庫的錢財堆積如山,田野里的牛馬成群結對,劉徹總算是有了底氣,敢於策劃馬邑之謀,對匈奴人亮劍。這一刻,漢朝已經等待了六十多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