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出訪美國之際,韓方同時「得罪」了中俄兩國,就是為了給美國送上「見面禮」,沒想到美國得寸進尺,居然又主動向韓國提出了要求。
此前,我國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對美國美光公司在華業務進行依法審查,這原本只是例行公事,但一些西方媒體開始拿中美關係惡化炒作,破壞中美關係。
原本是中美之間的問題,但韓國卻不幸躺槍。據環球網報道,美國政府要求韓國敦促本國企業,如果中國禁止美光產品在華銷售,韓方企業不得增加對華銷售額,以免填補美光的市場缺口。

美國美光公司
什麼是霸道,看看美國對韓國提出的要求就知道了。最可笑的是,中方還沒查出什麼來,美國就不打自招,如果美光沒問題,美國有什麼好擔心的?
實際上此次安全審查只是我國有關部門的正常監管措施,跟美國對我國半導體產業搞技術封鎖完全是兩個概念。雖然結果還沒有出來,但美國對韓國的傲慢態度以及尹錫悅政府所展現出的卑躬屈膝的姿態已經引起了韓國民眾的憤怒。
民調數據顯示,尹錫悅政府的施政差評率高達60%,大部分韓國民眾對當前外交政策感到非常不滿,韓國社會各界普遍對尹錫悅政府對美國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感到擔憂。
韓國總統尹錫悅
尤其是在防務合作上,不少韓國媒體指出,美國要求韓國對中俄朝採取強硬立場戰略可能讓韓國陷入新冷戰的最前沿,致使半島危機陷入更加嚴重的惡性循環。
雖然今年是「美韓同盟70周年」,但美國似乎並沒有太把韓國當回事,尹錫悅政府剛剛以四面樹敵為代價送上「見面禮」,美國反手就是一個經濟脅迫,「屈辱外交」屬實是被尹錫悅發揮得淋漓盡致。
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美方此舉完全是自私自利,為了維繫自身霸權強行對中國搞「脫鉤斷鏈」,為此甚至不惜犧牲盟友的利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
中方還指出,美方此舉嚴重損害各國企業的利益,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和科技霸凌,註定為人不齒、不得人心,呼籲有關國家明辨是非,與中方共同維護國際貿易秩序和全球產供應鏈穩定。
實際上,此前尹錫悅政府之所以同時向中俄發難,主要目的就是以此向美國換取「豁免權」,包括中韓半導體貿易不受「芯片四方聯盟」的約束,以及韓國電動車產業享受與北美製造商同等的補貼標準。
首先,在出發點上尹錫悅政府就是自相矛盾,既要賺中國的錢,又要干涉中國內政,這顯然不現實。其次,連德法兩國領導人親自登門遊說都沒用,美國此前頒佈的《通脹削減法案》很難對韓國開後門,所以說尹錫悅這次完全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偷雞不成蝕把米。

美國總統拜登
當然,尹錫悅政府也不是一無所獲,比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帕特爾就積極回應了尹錫悅的涉台言論,稱美國將繼續與韓國等重要夥伴「維護台海和平」。
從這一點來看,美韓「團結」的面子,韓國是掙到了的,但是美韓之間這種「主僕關係」卻進一步刺激了韓國民眾的自尊心,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就批評尹錫悅政府搞「自殘外交」,削弱了韓國的國際地位。
有趣的是,前段時間美國被曝出「監聽門」事件,韓國作為受害者居然都不敢向美國表示抗議,甚至有人懷疑是尹錫悅被美國監聽抓住了把柄,被迫向中俄挑釁施壓。

美國再曝「監聽門」
拋開政治因素不談,尹錫悅政府對美日「屈辱外交」,對中俄卻惡語相向,這顯然是不符合韓國自身利益的。
這也反映出韓國在經濟問題上確實陷入了被美國卡脖子的困境,所以不得不委曲求全,不過這次美國的霸道要求也算是給尹錫悅潑了盆涼水。
希望韓國能儘快清醒起來,好好學一學戰略自主,否則只會被美國的「新殖民主義」吃干抹凈,最終可能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