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2023年04月16日18:20:03 歷史 1630

01古羅馬文明及家庭教育的產生淵源

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句俗語。古羅馬帝國擁有強大的經濟、軍事以及綜合實力,通過東征西討,成為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世界帝國。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古羅馬帝國的歷史是燦爛輝煌的,這種輝煌涵蓋了很多層面,比如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建築等領域。

雖然古羅馬帝國的首都異常發達,但是下面的部分地區依然不夠發達,許多窮苦百姓無法吃飽穿暖。

如何保證經濟發展與戰爭準備的協調統一呢?兵農合一這個重要的思想,就很好地協調和解決了這個問題。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沒有戰爭的時候就在地里種田,保證生產,有戰鬥的時候就上陣殺敵,保家衛國。

全民皆兵的思想貫徹在整個古羅馬帝國人的心中。而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對國家有用的兵員,這種教育理念在古羅馬得以貫徹始終。

伴隨着古羅馬氏族經濟的瓦解,家庭經濟,就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家庭這種模式,繼承了傳統的氏族部落的等級制度和觀念,不單單是情感上的聯結和紐帶,更多地承擔起了行政上的職責和任務。

古羅馬帝國,家庭中的家父,擁有着絕對的生殺大權,就連國家也無法干預。國家只能出面調解家族內部矛盾,但是家族的、家庭的控制權都在家父的手裡。

古羅馬非常重視家庭教育,他們覺得言傳身教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所以他們格外重視。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一個家庭的孩子長到七歲的時候,家父就會帶着孩子到田間耕種,學習播種和種地等技能,閑暇之餘,還會教孩子軍事方面的知識。

家中的男孩子被教育怎麼使用弓弩等一些兵器和軍事常識,家中的女孩子則被教育洗衣做飯的基本技能。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在提升身體素質的同時又可以提高軍事素養,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形成良好的戰鬥意識和素養。

通過教育和軍事知識的灌輸,古羅馬帝國的孩子擁有着無比崇高的家國情懷,他們不怕吃苦,勇於反抗外來入侵者,為古羅馬帝國的安全保駕護航。

古羅馬帝國通過不斷的征戰匯聚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全世界的人口大量湧入羅馬。於是,百家爭鳴、兼容並蓄的文化就此產生。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古羅馬帝國打敗希臘後,並沒有完全抹殺古希臘的文明,反而採取措施加以保護,並進一步地消化吸收,使之成為自己的寶貴財富,比如教師,學校以及教育方式等。

02古羅馬家庭教育

1.兼容並蓄

正是由於在教育方面的遠見,古羅馬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方面取得了完美的統一和協調,在新舊文化的保存和繼承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之間的矛盾得以很好地協調。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古羅馬教育講究百家爭鳴,兼容並蓄,吸收了許多國家古老的文明和先進的思想,培養出一大批富有遠見的學者和思想家。

在算術、幾何 、天文、曆法這些古老、優秀的傳統思想和學科知識上,古羅馬採取了完全保留的做法。

2.尊重信仰

古希臘崇拜的是雅典娜女神,而古羅馬帝國則崇拜戰神瑪斯兒,因為古羅馬是一個好戰的國家。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古羅馬帝國憑藉強大的知識儲備和堅實的軍事力量,不斷武裝自己的頭腦,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為古羅馬帝國的強大和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重要貢獻

羅馬帝國對於其他國家文化的保留以及對世界的文化貢獻非常之大。

能夠留存下來的古老文明是一筆不小的精神財富,對全世界的文化發展都起着關鍵性和決定性的作用。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4.父權至上

中國古代文明中有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在古代,父親就代表了力量和安全感。很多時候保家衛國和尋找食物、抵禦外來風險的重任就落在了父親這個男性角色的身上。

父權制度下的古羅馬帝國,父親也是老師。全家都需要對家中的父親保持絕對的尊重和崇敬。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在心理學中,我們知道,父親作為家中的男性,代表着權威和力量,是孩子來到這個世上接觸的第一個男性角色,也代表着孩子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

和父親相處的方式就代表着孩子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父親的存在給予孩子力量和對外的攻擊性。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一旦家中父親的地位錯位或者缺少,就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危險。孩子到社會上之後,就會缺乏與這個社會和諧相處的能力,進而產生一些不必要的困惑和挫折。

03古羅馬家庭教育的影響和現實意義

在《沉思錄》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馬克.奧勒留這位古羅馬的皇帝,講述了自己受教育的過程,以及家庭對於自己的教育和培養,可見古羅馬帝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影響。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當然,我們不可否認,父權的過度集中會給自己的子女造成無形中壓力和束縛,過於迷信權威的子女,很難獨立。

很多大事,自己都無法做主的孩子,在屈服和順從的過程中,平添出很多的悲劇!

羅馬教育對後世文明的發展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通過對古羅馬教育的研究,我們可以擁有更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在對古羅馬家庭教育的探索和摸索中,吸取一定的經驗和教訓,進而探索符合自身國情和實際的教育道路。

通過研究古羅馬帝國的家庭教育,可以讓我們對自身進行了充分的反思,對每一個家庭都是一次重要的、全新的探索。

開明的家庭氛圍,可以推動家庭走向健康發展,對於國家的教育文化事業也可以做出相應的貢獻。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古羅馬家庭教育的發展,對於歐洲後期的文化有着深遠的影響,比如我們熟知的猶太族這個種族的人,他們擅長經商,腦子極為聰明,多次成為諾貝爾獎得主。

憑藉著聰明、智慧和才能,他們又給全球各地帶去先進的教育和文化理念,影響了數代人。

我們常說家庭教育會影響幾代人的發展。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出優秀的文化基因和教育思想,對於他們的後代也是一筆不小的寶貴的財富,對於世界文化教育和思想演變更是一次重要的頭腦風暴

論古羅馬的家庭教育 - 天天要聞

古羅馬先進的家庭教育培養出來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他們身負家國情懷,具有很高的家族榮譽感和民族使命感。

古羅馬家庭教育是一次重大的教育變革,在給家庭成員帶來先進的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同時也被源源不斷地給世界各地輸送了先進的教育思想和家國情懷。

參考信源:

1.《淺談古羅馬共和國時期的家庭教育》

2.《古代羅馬早期家庭教育初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
河南一中學原黨委書記受審,260多名同事旁聽!曾借兒子婚宴、母親喪葬收受下屬禮金 - 天天要聞

河南一中學原黨委書記受審,260多名同事旁聽!曾借兒子婚宴、母親喪葬收受下屬禮金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5月2日消息,近日,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高級中學原黨委書記徐衛東受賄案開庭審理。聽着被告人的懺悔,參加庭審旁聽的260多名昔日同事很受教育。公開簡歷顯示,徐衛東,河南寧陵人,中小學正高級教師,中央黨校大學學歷。2024年7月,徐衛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今年1月,徐衛東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通報...
火急火燎韓德洙,悠哉拖戲金文洙,國民力量黨統一要涼? - 天天要聞

火急火燎韓德洙,悠哉拖戲金文洙,國民力量黨統一要涼?

韓國政壇這出大戲,真是越看越過癮!5月4日,國民力量黨剛把金文洙推上第21任總統候選人的寶座,第二天就火急火燎地搞了個「統一推進機構」,擺明要趕緊把前總理韓德洙拉進陣營。可這倆人,一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個悠哉得跟度假似的,愣是把黨內統一
英偉達的東亞文化 - 天天要聞

英偉達的東亞文化

2025年3月18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荷西,黃仁勛在英偉達GTC2025大會上與一台機械人共同發表主題演講(視覺中國/圖)2025年4月中旬,在中美貿易局勢變化、美國對AI芯片出口管制升級的敏感時期,英偉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應中國貿促會之邀訪華。這次,黃仁勛一改最具標識度的皮衣造型,身着西服訪問北京和上海。據新華社...
辛亥革命爆發了,清朝為何不逃回東北?真相:逃回去下場更慘 - 天天要聞

辛亥革命爆發了,清朝為何不逃回東北?真相:逃回去下場更慘

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避寒編輯|避寒《——【·前言·】——》清朝滅亡那年,沒人真以為他們會就此散場,太后還在,皇帝還在,兵還在,滿人還沒死心。東北是祖宗地,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