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在賭什麼?
作者:付玉梅 高石
「我是妮基·黑利,我將競選(美國)總統。」
當地時間14日,黑利終於「官宣」了。這位51歲的印度裔女性,將成為第一位正式與特朗普爭奪黨內初選提名的共和黨人。
這也意味着,她要與自己的「前老闆」特朗普成為對手。
二人的關係要追溯到2016年特朗普競選美國總統時期,起初還有點「刀光劍影」。
時任南卡羅來納州長的黑利並不認可特朗普,曾諷刺他的政治風格:「有些人覺得要有所改變,就非得在屋裡大喊大叫不可。」特朗普也回懟過她。
而9個月後,風向轉變。她同意加入特朗普政府,被委任為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黑利(左)與特朗普。
2018年,她請辭後一直被視為與特朗普「保持着微妙的關係」。她曾表示,如果特朗普參與2024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她就絕不會出手。
顯然,如今她又改變了主意。若真如她所願,當選後她將成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
那麼問題來了:黑利是誰?勝算多大?

棕皮膚的「鐵娘子」
黑利的棕色皮膚醒目地標明了她的種族身份。
1972年1月20日,黑利出生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個印度移民家庭中,其本名為尼姆拉塔·蘭德哈瓦,但家人都叫她妮基,意思是「小傢伙」。

·黑利。
黑利一家移民美國的道路走得不輕鬆。
她的父母來自印度旁遮普邦,父親曾是大學教授,母親有法學學位。一家人先是移民到加拿大,她父親拿到博士學位後,在南卡羅來納一所大學得到教職,才來到美國。她母親在公立學校當了7年教師,後來開了家服裝店。
印度裔移民在美國,尤其在種族矛盾比較突出的美國南方生活並不容易。
黑利5歲時,父母帶她參加當地的選美比賽。按照傳統,比賽會選出一個黑人皇后、一個白人皇后,但裁判認為她既不是黑人又不是白人,不許她參賽。
她在新書中寫道,當她還是孩子時就意識到她的宗教,她的種族,甚至她的性別都將是「一個持續的問題」。
從12歲開始,黑利就在母親的服裝店裡幫着管賬。童年的這段經歷,對她後來選擇政治道路頗有影響。
傳統上,印度裔多為民主黨人,她卻是共和黨人,經濟立場比較保守。
《經濟學人》雜誌曾將黑利的經歷與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相比。撒切爾夫人也來自一個小店主家庭。兩人都厭惡政府收取各種費用,並且對來自政府的干預保持警惕。
1989年,她在克萊門森大學會計專業獲得本科學位。在外工作一段時間後,她回到自己家公司擔任首席財務官。這家公司到2004年時年營業收入達到140萬美元,是個不錯的小企業。
但黑利的興趣不在經商上。她跑到南卡羅來納州地方商會任職,開始接觸政治事務,併當選州議員。
2009年,母親退休後索性把公司關停了。黑利更一心撲在政治上。同年,她成功當選南卡羅來納州州長,也成為該州第一位女州長。
一個印度裔第二代移民能在南卡羅來納這個白人勢力強大的南方州勝出,讓外界大跌眼鏡。
2014年,她又以較大優勢連任州長。美國印度裔保守派委員會主席特帕拉評價說,黑利將撒切爾夫人視為偶像,她就是南卡羅來納州的「鐵娘子」。

·擔任南卡羅來納州州長時期的黑利。
而《經濟學人》雜誌如此評論:作為女性和少數族裔,她擁有強大的支持率。在財務政策上保持強硬立場的同時,她也能留有和解的餘地。

強硬風格
選戰的不斷勝利,讓黑利成為美國政壇炙手可熱的女強人。在奧巴馬發表最後一次國情咨文後,她還作為共和黨代表發表電視講話,反駁奧巴馬。
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曾考慮邀請黑利當他的競選搭檔,但她表示拒絕所有類似邀請。後來,有消息稱特朗普也向她發出過邀請,她也並未領情。
事實上,黑利在選舉之初一直支持共和黨其他候選人,直到最後投票才決定投給特朗普。她多次質疑特朗普的保護主義觀點,還曾明確提出,特朗普應該公開自己的納稅情況,否則就沒有資格參加總統競選。
當時,特朗普馬上就用其慣有風格的語言對黑利進行攻擊,黑利則以美國南方俚語犀利反擊。這段「對嗆」的歷史,讓公眾第一次見識了她的「狠勁」。
但特朗普勝選後,又重用黑利,派她去聯合國任職。

·黑利(左)與特朗普。
她一躍成為美國「政治新星」。美媒稱,她有能力「蹚特朗普政權的渾水」。
不過,她主要擅長美國內政,在外交領域和國際事務上基本是個新手。她在聯合國能有什麼表現,起初不無質疑聲。
黑利抵達聯合國後,就在首次記者會上展現了其強硬風格。她說,特朗普政府將支持美國盟友,還發出警告:「對那些不準備支持我們的人,我們會記下你們的名字,我們會明確表示將做出相應的回應。」
她還擺出「整頓聯合國」的姿態稱:「任何看起來已經過時或不必要的東西,我們都會將其拋棄。」
傳統上聯合國安理會是討論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聯合國權威機構,但黑利擔任安理會輪值主席後,一反從前的做法,將人權議題作為安理會日常優先事項考慮。
當敘利亞伊德利布省疑似化學武器攻擊事件發生後,黑利很快成為焦點。在後來召開的安理會緊急會議上,她稱這次襲擊為「無以復加的恥辱」,是所謂「敘利亞政府視人命如草芥的證據」。
當時,黑利拿着襲擊現場的照片講得慷慨激昂,這一場景第二天成為西方主流媒體最醒目的新聞圖片之一。

·黑利在聯合國會議上。
她曾說:「我穿着高跟鞋,不是為了時尚,如果看到有人不老實,我就可以狠狠地踢他。」她的座右銘是「踢人的時候要面帶微笑」。

·黑利。
不過,黑利的強硬風格並非所有人都買賬。《華盛頓郵報》不以為然地說,黑利多次強調的「人權」問題並不是特朗普當前所關注的。她是「外交上天真無邪的少女」,雖然讓人有新鮮感,但她「與總統步調不一致」。

能賭贏嗎?
2018年12月,在擔任常駐聯合國代表兩年後,黑利突然請辭。
當時有媒體稱,她是在為未來參選美國總統做準備,也有聲音認為她與特朗普意見不和。而她一直態度模糊曖昧。
2019年,黑利就職于波音公司董事會,但次年就辭職了。是的,她依然心系政治,不停就各種政治問題發言。
近兩年來,她奔走於美國各地,協助共和黨應對中期選舉,已經成為黨內潛在的總統候選人。
她對特朗普的態度顯得更加搖擺不定。一方面,她表示自己堅定支持特朗普,但在2021年國會山騷亂事件後,又多次強烈批評了特朗普在這起事件中的表現。
·黑利(左)與特朗普。
特朗普表示,今年1月,黑利給他打過電話討論參選問題,「我說『如果你想參選,那就跟隨你的心』。」
另一廂,黑利也終於「不裝了」,高調錶明競選意向。解釋原因時,她說:「美國不需要80歲的總統,需要年輕的一代挺身而出。我認為我可以成為那個挺身而出的人。」
此話在揶揄誰,很明顯。但更重要的問題是,她的勝算有多大?
事實上,黑利在共和黨內的支持率遠低於特朗普。有民調數據顯示,特朗普以超40%的支持率穩居第一,而黑利的支持率始終未超5%。
「她在賭什麼?我認為是在賭官司纏身的特朗普可能最終不能參選,尤其是海湖莊園調查事件,或將讓特朗普進一步陷入司法程序中。這對其他候選人來說無疑是機會,也是黑利的算盤。」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呂祥告訴《環球人物》記者。
但是,如果特朗普未受波及,依然順利參選,那從民調來分析,「目前還沒有人有實力挑戰特朗普的支持率」。
特朗普對此也「陰陽怪氣」。他近日向媒體細數了對他具有潛在挑戰的共和黨政客。「他們我都認識,是我把他們放在那裡的。」「如果沒有我,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如今什麼都不是,但我希望他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呂祥認為,在美國中生代的政客里,黑利算得上是比較引人注目的一位,也有過一些業績。「就她目前的表現來看,膽量還是有的,但要真想在美國政壇的最高層面來搏一把的話,難度很大。」
在呂祥看來,黑利能抓住的另一個機會是美國共和黨背後的「大金主」——「美國繁榮」政治行動委員資助人科赫兄弟。

·查爾斯·科赫(左)和弟弟大衛·科赫。
大衛·科赫在2019年去世,如今手握大權的是88歲的查爾斯·科赫,其背後的美國科氏工業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
眾所周知,美國選舉一直是「金錢的遊戲」。科赫兄弟倆在選舉中常投入數億美元資金,扶持他們看中的候選人。
就在黑利「官宣」不久前,「美國繁榮」宣布,他們將幫助「一位代表新篇章的總統」。這也被解讀成一個明確的信號,即他們不會支持特朗普,而是會選擇一位新面孔。
「黑利那麼迅速地放出參選消息,我相信也是在搶佔先機,希望爭取到『金主』的支持,在競選資金上獲得籌碼。」呂祥說。
時隔多年,黑利還是那樣喜歡「放狠話」。她說:「我從來沒在選舉中輸過,當時我這樣說,現在我還是這樣講,我現在不會輸的。」

如今,大幕已拉開,估計還有不少好戲將登場。
總監製: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