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2022年12月07日23:02:03 歷史 1532
  •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94年5月的一天,瀋陽的天空飄着濛濛細雨,瀋陽站月台上站着的,是遼寧外事辦和遼寧台辦的官員,他們正焦急地看向北京的方向。

終於,一輛從北京開來的列車緩緩進站,從車上下來的,是一位已經64歲的白髮老人,他下車後,看着周圍熟悉的建築風格,熱淚一下就湧出了眼眶。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這位老人就是張學良唯一還在世的兒子——張閭琳,此時,距離他上次看到瀋陽的一草一木,已經過去了54年。

那麼,曾有四個兒子的張學良將軍,為什麼會只剩下張閭琳一人,張閭琳又是為何闊別故土54年之久,他回到祖國後,又做了哪些事情呢?

張學良將軍晚年時,曾十分痛惜地表示,自己三次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女都沒跟自己沾上什麼好光,老大、老二更是因自己的變故而亡。

言語之間,足見喪子之痛的難以釋懷。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1914年,在張作霖的操辦下,東北軍少帥張學良與大戶千金于鳳至成婚,郎才女貌,門當戶對,在當時可謂是一樁美談。

之後,于鳳至先後為張學良誕下一女三子,長女張閭瑛、長子張閭珣、次子張閭玗、三子張閭琪。

1927年,在北平的一場舞會中,張學良結識了人稱趙四小姐的趙一荻,趙一荻的美貌、靈動讓張學良為之痴迷。

而趙一荻也被張學良的翩翩風度俘獲了芳心,兩人很快就墜入愛河。1930年,情人身份的趙一荻為張學良生下他的第四個兒子,取名為張閭琳。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張學良一女四字名字中的瑛、珣、玗、琪、琳五字,在古文中都是美玉的意思,作為父親,張學良希望自己兒女擁有美玉般的品德,也能過着如美玉般滋潤的人生。

但是,老天爺總是不遂人願,命運的曲折離奇,讓張學良先後痛失三個兒子。而老天爺最先奪去的,是張學良的三子,張閭琪。

張閭琪雖然在當時的三兄弟中年紀最小,但是卻是最懂事、最有禮貌的一個。

在等級深嚴的大帥府里,年紀小小的他並沒有端起張府公子的身份高高在上,反而是對下人們噓寒問暖,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他們。

再加上閭琪天資聰穎,其背誦、算術的能力遠遠超過他的兩位兄長,所以張學良和于鳳至都對這個三子十分疼愛。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但不幸的是,張閭琪於1929年患上了肺結核,這在那個醫藥缺乏的年代,是無法醫治的絕症。

雖然張氏夫婦為閭琪請遍了名醫,但他的病還是越來越不容樂觀。

同年七月,病重不治的張閭琪不幸夭折,年僅10歲。張學良此時正在天津公辦,聽聞噩耗後,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許任何人靠近,整整哭了一日。

三個兒子中,要說張學良最疼愛的,還是長子張閭珣。但長子的故去,卻是張學良心中永遠的愧疚。

張閭珣幼年的時候,精神上出了問題,經常對着花花草草講話。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見此,張學良對他更是憐愛備至,不僅時刻照顧在他身邊,還給他請了全東北最好的老師進行學業指導。

閭珣長大後,學習成績非常好,張學良還藉著出洋考察的時機,將他送入了牛津大學學習。

張閭珣也不負父親的期望,以第一的成績從牛津大學畢業,並成為了《泰晤士報》的主編。

但是,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身陷囹圄,母親遠在美國,這樣重大的家庭變故使得張閭珣的精神病症再度複發,被迫轉入精神病醫院治療。

1942年,于鳳至輾轉將張閭珣接往美國,放在自己身邊親自照料,但他的病情仍然不見有多少好轉。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1981年的一天,正在走廊和人聊天的張閭珣忽然面色發紫,一頭栽倒在地,再也沒有醒來。

因為父親的變故,兒子猝然離世,這是張學良心中永遠的痛。

長子故去後沒多久,1986年,張學良的次子,張閭玗也因肺病離開了人世。

至此,張學良活着的兒子,就只剩張閭琳一人了。而這位張學良的幼子,其命運也是充滿了坎坷。

1914年,東北軍少帥張學良與大戶千金于鳳至風光大婚,並先後生下一女三子。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然而,天意弄人,老天爺沒給張學良兒孫繞膝的機會,在風雲動蕩的局勢中,長子閭珣、次子閭玗、三子閭琪,都先後告別父親,魂歸泉台。

喪子之痛也成了張學良一生都無法抹去的傷痕。好在張學良與趙一荻還育有一子張閭琳,還不至於在晚年的時候形單影隻。

但這唯一存活於世的幼子張閭琳,其命運也是曲折坎坷,在其幼年時便和生身父母別離,險些一生無法相見相認。

那麼,張閭琳是怎麼離開生父生母的?其中有着怎樣的辛酸呢?

1927年,在北平的一家舞會上,張學良結識了趙一荻,並很快墜入愛河。古有王寶釧為愛挖了十八年野菜,那麼趙一荻就是民國時期的王寶釧。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張學良返回東北後,明知沒有名份,情竇初開的趙一荻還是不顧一切,和家裡斷絕了關係,孤身一人來到奉天,尋找他的「蓋世英雄。

對於張學良在外惹下的情債,正宮娘娘于鳳至無法視而不見。

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也只能在女人要識大體、顧大局的教條下忍氣吞聲,允許趙一荻以私人秘書的身份留在張學良身邊。

1930年,趙一荻為張學良誕下一子,取名為張閭琳。剛剛經歷了喪子之痛的于鳳至對這個孩子十分喜歡,愛屋及烏之下,還出資蓋了一座小樓供趙一荻居住。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幼年的張閭琳在兩個母親的關懷下,過得十分溫馨快樂,但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隨着父親張學良被監禁,他的曲折命運也即將展開。

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蔣介石在事變和平解決後出爾反爾,將張學良監禁,顯赫一時的東北張家,從此開始了巨大的變故。

聽聞張學良被監禁,趙一荻心急如焚,想帶着年幼的張閭琳去陪張學良,但由於諸多原因沒能成行,只能輾轉去到香港居住。

1940年,張學良被轉移關押在貴州陽明洞。陽明洞地處山區,潮濕悶熱,又多蚊蟲,來自東北的張學良極度不適應。

不僅如此,每天還要面對國民黨特務的訊問,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下,張學良將軍的身體情況每日愈下。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遠在香港的趙一荻得知消息後,決意前往貴州照顧張學良,但如果要去,就不能帶着年幼的張閭琳,畢竟一個十歲的孩子,哪裡能經得住監禁地惡劣的條件呢。

但是,張閭琳又不能不照顧,要託付給誰呢?趙一荻想到了老相識英國人伊雅格夫婦。

早年的伊雅格在東北軍當軍需官,很受張作霖的賞識,也因此和張家人相熟,到了張學良當政時期,伊雅格更受重要。

1940年,趙一荻攜幼子張閭琳,找到了在美定居的伊雅格夫婦,告知他們張學良將軍的遭遇,並表示自己將前往貴州陪伴愛人,請求他們幫助撫養張閭琳。

深受張家兩代人恩遇的伊雅格既憤慨於蔣介石的出爾反爾,又欽佩趙一荻對張學良的忠貞不渝,當即答應幫助撫養張閭琳。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臨別前,張閭琳拉着母親的手哀嚎不已,趙一荻也淚流滿面,但最終還是狠下心,登上了返回中國的輪船。

自此,張閭琳開始了異國他鄉、寄人籬下、與父母親千里相隔的日子。

由於張學良在當時屬於政治犯,張閭琳的身份十分危險,在回國前,趙一荻一再叮囑伊雅格夫婦千萬不能透露張閭琳的真實身份。

為了保護這個孩子的安全,伊雅格將張閭琳的名字改為了「克爾,」並且教他學習英文,在日常交流中也不得使用中文,還讓他改口管伊雅格夫婦叫爸媽。

儘管如此,張閭琳黃皮膚黑頭髮的外貌特徵在美國還是太扎眼了,不斷有身份不明的人上門詢問伊雅格夫婦的這個孩子從而何來。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無奈之下,伊雅格只能假裝和夫人因為這個孩子發生爭吵,對外號稱這是自己在中國時期的「風流債,」這才逐漸將外界的懷疑目光壓下來。

為進一步確保張閭琳的安全,在他念完小學後,伊雅格夫婦又舉家遷往更包容、更開放的洛杉磯。

在伊雅格夫婦的精心照料和培養下,張閭琳的學業進步很快,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加州航天大學,並在畢業後進入了加州航天總署工作,成為一名航天專家。

逐漸長大的張閭琳心中最思念的,還是遠隔重樣的父母親和故土,每次深夜夢回,他的淚水都打濕了眼眶。

而在大洋彼岸,這份母子相思也時刻縈繞在趙一荻的心頭。1946年,張學良押往台灣後,監禁條件已經相對寬鬆,身體也逐漸好轉,趙一荻對兒子的思念一日更勝一日。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1940年,趙一荻為了照顧監禁中的愛人張學良將軍,遠赴美國,將年幼的兒子張閭琳託付給伊雅格夫婦撫養,隨後便返回貴州,去陪伴張學良去了。

張閭琳在伊雅格夫婦的精心培養下,健康長大,並成為了加州航天總署的一名航天專家。但對父母親和祖國故土思念,始終縈繞在張閭琳的心頭揮之不去,

關山萬里,遠隔重洋,也無法阻擋母子之情和張閭琳的愛國之心,隨着張學良將軍監禁條件的相對放寬,張閭琳得到了和母親相見機會,並在90年代重回東北故土。

那麼,張閭琳母子是怎麼相見的,他重新踏上祖國的土地後,又做了哪些事情呢?

張閭琳能夠重新和父母相見,董顯光的幫助居功甚偉。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董顯光原本是宋美齡派來監視張學良和趙一荻的。

但是在經年累月的相處中,他不僅被張學良將軍的魅力所折服,也被張趙兩人的伉儷情深所感動,成了張學良和趙一荻的摯友。

1955年,董顯光奉台灣當局的命令前往美國,臨行前,趙一荻拜託他幫忙找到自己的兒子張閭琳,董顯光當即答應下來。

但茫茫人海,張閭琳又已經更名換姓,且長期的英語環境已經使他忘記了母語,要找到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為此,董顯光到美國後多方打聽,甚至動用了在美國國會的關係。這才打聽到,在加州的一個空軍基地,有一個人的經歷和他要尋找的那個人十分相像。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董顯光當即趕往加州,拍了那個人的照片,寄回趙一荻手裡。

雖然相隔15年,但董顯光所寄照片中的那個中年男子,和張學良有着極為相似的面孔,幾經辨認後,趙一荻驚喜得叫出聲來,這個人就是自己的兒子張閭琳!

通過董顯光之口,張閭琳也得知父母親在台灣的情況,並立即寫信託董顯光帶回。

1956年,在多次遊說下,張閭琳終於獲得了台灣當局的同意,來台探望父親母親。之後,張閭琳和父母保持着頻繁的書信往來。

在書信中,張學良將軍多次提到自己對祖國的思念,對東北故鄉的思念。時常想着回去看一看,再聽一聽東北的鄉音,吃一口東北的飯菜。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這也正是張閭琳心中所想的,他10歲就離開了中國,對祖國母親的記憶早已模糊,但他從沒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從沒忘記自己白山黑水間的祖先。

尤其是在工作中見到從中國而來的航天研究人員後,張閭琳更篤定了心中「回家看看」的信念。

1994年春天,一封從北京寄來的信讓張閭琳欣喜萬分,信中邀請他參加5月份在北京舉辦的航天展。

他立即給父母打去電話,電話那頭的張學良同樣高興,讓他在參加完活動後,一定要替自己回東北老家看看。

當飛機緩緩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時,張閭琳心中還是忐忑萬分的,他對中國的了解太少了,也離開這裡太久了,他擔心這裡的人會像對待一個外人對待他。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但他很快發現自己想錯了,外事局的局長不僅親自前來接機,還安排他住進了四星級酒店,在次日的航展中,還允許他進入了不對外開放的衛星展廳。

這一切都使張閭琳感到了家的溫暖,他也為祖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感到由衷的欣慰。

參加完北京航展後,張閭琳馬不停蹄,奔赴了自己最魂牽夢繞的地方——東北。

時隔54年,再次踏上東北的黑土地時,64歲的張閭琳泣不成聲,他太想念這裡了。到東北的第一站,他先去了已經改建成張學良將軍紀念館的「大帥府」。

看着這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他感慨萬千,一邊摩挲着帥府里的器具,一邊絮叨着跟隨行人員講自己當年在帥府里的時光。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隨後,張閭琳又去了元帥林,也就是爺爺張作霖陵墓所在地。張學良在往年和張閭琳的通信中就常常提到。

作為兒子,他最遺憾的就是沒能回去給父親張作霖掃掃墓,上上香。

張閭琳將父親的遺憾牢記在心,這次回到東北,他就拍下了元帥林的一草一木,打算帶回去給張學良看看,也算了卻了心愿。

此次東北之行,張閭琳除了重遊故地外,還見到了許多故人。一得知張閭琳回來了,很多當年東北軍的老部下、還有張學良的故交親友,都趕來和其見面。

他們在一起吃了簡單的東北菜,互相訴說著當年和現狀,臉上洋溢着發自內心的笑容。回到美國後,張閭琳把在東北的所見所聞告訴了張學良。

張學良唯一倖存的兒子:不會講漢語,64歲首次回大陸完成父親遺願 - 天天要聞

張學良感慨萬分,寫下「鶴有歸巢夢,雲無出岫心」兩句話寄給了當年的東北軍舊部,足見張學良將軍對於故土的眷戀。

其實,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有很多人和張閭琳一樣,迫於無奈流落異國他鄉,有的可以幸運回歸故里,更多的人卻永遠也回不來了。

但是,無論這些人生在哪裡、身在何處,他們魂牽夢繞的,都是東方神州的那一抹赤土。

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黃皮膚、黑頭髮,和我們一樣身體里沸騰着炎黃的血脈,和我們一樣,有一顆赤紅的中國之心。

對此,各位讀者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