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正史中不存在的三人,不想兩個是當今網紅,一個是千古佳人

2022年11月01日16:41:06 歷史 1315

三國演義雖然是一部三分真七分假的小說,但總體還是以史實為基礎的。如曹操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都是正史中真實存在的人物,並且他們的事迹與正史基本相符。如曹操挾天子令諸侯,諸葛亮三分天下,關羽威震華夏等都是有史可依的。不過真正體現作者功力的還是一些虛構的人物,他們雖然沒有歷史為依據,卻讓文章增色不少。今天咱們就盤點三位在三國正史中不存在的人物。

三國正史中不存在的三人,不想兩個是當今網紅,一個是千古佳人!

無雙上將:潘鳳

三國正史中不存在的三人,不想兩個是當今網紅,一個是千古佳人 - 天天要聞

原著中潘鳳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登場,華雄擊敗孫堅後親率人馬在盟軍寨前挑戰。面對來勢洶洶的華雄,雖然孫堅戰敗,盟軍銳氣有損,但袁紹兄弟也容不得敵將如此放肆,於是與眾諸侯一起商議對策。只見袁術手下驍將俞渉出戰,袁紹大喜,可惜俞渉「戰不三合」便被華雄一刀斬了。在眾人一臉驚恐之時,冀州韓馥哈哈大笑,說道:「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只見潘鳳威風凜凜,手中開山斧,英勇非常。袁紹急命潘鳳出戰,只可惜潘鳳也不是那華雄對手,去不多時,小校來報說潘鳳也被華雄斬了。眾人面面相覷,暗想一個華雄就如此棘手,遇到呂布又將如何呢?

在演義中,潘鳳的武藝並不咋地,是在為關羽出場做鋪墊。那為何潘鳳號稱「無雙上將」成為當今網紅呢?

三國正史中不存在的三人,不想兩個是當今網紅,一個是千古佳人 - 天天要聞

原來潘鳳,表字無雙,再加上韓馥報號時說道「上將潘鳳」,所以也就有了「無雙上將」的稱呼。而在網絡飛速發展的現代,盤點三國最著名的幾句台詞時,被一網友爆出:「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所以潘鳳就成了眾多朋友調侃的用語。不過綜合分析來看,「無雙上將」這個詞並沒有什麼好的寓意,根據潘鳳在演義中的表現來看,只是一種自嘲罷或者是草根的一種逆襲罷了。

第一噴子:邢道榮

相比死於華雄刀下的潘鳳,怒懟諸葛亮,大戰趙雲,張飛的邢道榮更是網絡一哥。甚至被網友戲稱為唯一能在言語上擊敗諸葛亮之人!

演義中的邢道榮是零陵太守劉度的部將,手持開山斧,被劉賢稱為「萬夫不當之勇」。在諸葛亮率軍攻打零陵時,劉度本欲歸降,但劉賢卻執意要與邢道榮去對戰諸葛亮,劉度只得應允。兩軍陣前,邢道榮面對諸葛亮的侃侃而談,直接大呼:「赤壁鏖兵,乃周郎之謀也,干汝何事,敢來誑語!」說罷揮動開山斧來戰,諸葛亮躲入陣中,邢道榮與張飛大戰數合,力氣不加,只得奪路而走。不想又遇到了趙雲,邢道榮料敵不過,只得下馬請降。諸葛亮料到邢道榮是詐降,於是將計就計,放邢道榮回城,邢道榮最後中計死於趙雲槍下。

三國正史中不存在的三人,不想兩個是當今網紅,一個是千古佳人 - 天天要聞

看似很正常的一場戰鬥,卻被新三國排成了網紅段子。首先在兩軍對陣之時,諸葛亮大唱自己的赤壁之功,誰知邢道榮當場就爆出一句:「吹牛,赤壁之戰都是周瑜的功勞,干汝何事!」一句話直接將能言善辯的諸葛亮懟得啞口無言。只得命張飛,趙雲二將去找回面子。

當諸葛亮放邢道榮回城後,邢道榮更是大放厥詞:「劉備看中了自己,非要把女兒許配給我,我將計就計而回!」簡直可笑,堂堂大漢皇叔居然會看上一個滿嘴胡話的無能之輩。經過一番糾纏,最終劉備還是拿下了零陵城,而邢道榮還是難免死於非命。

雖然邢道榮武藝不咋地,但勝在嘴上功夫厲害,試想司徒王朗有這嘴皮子,估計真能將諸葛亮一頓罵回去!而邢道榮也因此成了網絡噴子懟天懟地懟恐孔明的代名詞。

四大美人:貂蟬

貂蟬與王昭君楊貴妃,西施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雖然貂蟬在正史並無此人,但在演義中卻被羅老先生塑造得極為成功,簡直就是活靈活現的歷史真人。

三國正史中不存在的三人,不想兩個是當今網紅,一個是千古佳人 - 天天要聞

演義中貂蟬原本是司徒王允府上的歌姬,因為董卓有呂布護衛,所以王允借用貂蟬的美貌來離間二人。如換做一般女子,面對殺入如麻的董卓以及如狼似虎的呂布早已嚇得露出破綻。但貂蟬卻能往來於二人之間,成功讓呂布與董卓離心離德,最後王允聯合呂布將董卓斬殺,貂蟬功不可沒。

三國正史中不存在的三人,不想兩個是當今網紅,一個是千古佳人 - 天天要聞

貂蟬在董卓死後,便隨呂布左右,呂布死後便在演義中消失了。有人說是曹操霸佔了貂蟬的美色,也有人說貂蟬遠走他鄉,甚至有人說貂蟬隨呂布而去了。不管怎樣遐想,但貂蟬忠義的品格,美麗的容顏以及過人的智慧足以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總結:《三國演義》之所以被廣為流傳,除去東漢末年英雄輩出的基調外,少不了作者的奇思妙想。不過潘鳳,邢道榮能成為網紅卻是作者難以預料的!

以上資料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 天天要聞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1936年冬天的西安,寒風吹得城牆垛口嗚嗚作響。誰也沒料到,張學良和楊虎城扣下蔣介石的那聲槍響,不僅撞開了抗日的大門,更把兩個人的命運拽進了截然不同的深淵。後來張學良被軟禁到頭髮花白,楊虎城卻帶着全家倒在血泊里——同樣是兵諫的發動者,蔣介石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從國家能源局獲悉: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 天天要聞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1. 胯下之辱典故:韓信年輕時家貧,曾遭市井無賴當眾侮辱,被迫從其胯下爬過。韓信忍下了這奇恥大辱,後來發奮圖強,成就大業。2. 一飯千金典故:韓信落魄時,常在河邊釣魚充饑。一位在河邊漂洗絲綿的老婦人(漂母)見他可憐,連續幾十天分飯給他吃。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 天天要聞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今夏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不僅讓一處清代墓葬群重見天日,更意外揭開了兩處古代遺址的神秘面紗。7月2日,平頂山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全面調查:原有墓葬已於水庫修建初遷移,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已組織人員開始對現有墓碑進行轉移保護。7月2日,記者隨文物保護人員深入白龜湖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