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行障

2022年11月01日00:50:15 歷史 1848

八十八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依然騎着駿馬出行,引發世人一片感嘆。這倒修正了我一向以來的一個錯誤想法。

武則天的行障 - 天天要聞

資治通鑒》中寫道,神功元年,武則天「游苑中,吉項執綹,太后問以外事」。按這裡的描寫,當時已經七十三歲高齡的女皇帝武則天曾經騎馬在內苑漫遊散心,由重臣吉項親自為她拉着馬窖頭,於是皇帝便一邊閑逛一邊向隨行的吉項詢問最近的民情。本來,我一直覺得這一則事迹完全不可信,年過七旬的女性,還能騎馬?可是,伊麗莎白二世以實際行動宣告了我的懷疑並不成立,這位陛下快九十歲了,仍然穩乘御騎閑庭信步呢。

因為唐代貴婦習慣騎馬出行,所以我們今人往往喜歡讚譽這個時代風氣開放,性情豪爽。其實事情也沒有那麼簡單。在那個時代,越是地位高的貴婦,越不能讓凡人看到自己的形象,外出除了要披戴冪離、帷帽之外,甚至由「行障」圍繞起來。武則天上尊號為「天后」,與高宗並稱「二聖」之後,臨朝聽政,接見大臣,則是在座前垂一道紗簾,隔着帘子與男性臣下議政。

武則天的行障 - 天天要聞

最近,很多人對於歷史上「武則天究竟長什麼樣子」很感興趣,各種考據,各種推測。其實,你真的未免想多了,就算有機會生在那個時代,哪怕像狄仁傑、吉項那樣貴為宰相級別的忠臣,也沒有什麼機會看到女皇帝的面容。

那麼,你想,如果你不僅能不偏不倚穿越回那個時代,還恰好變身為唐高宗,夫妻相處,總有大把機會看自己太太的樣子吧?可是呢,古時女子崇尚化濃妝,最重要的是,唐代女性人人都在臉面上貼或者描畫「花鋁」。花也叫花子,常常是金箔、絹羅或者魚鱗等剪成的小花,上面還描有彩色花紋,貼在額頭、眉間、眉梢、鬢邊、雙頰等部位。尤其驚人的是,約定俗成,大家必定在嘴角兩邊貼一對圓形或花形的假酒窩「靨」,這對假酒窩可能是黑的,可能是紅的,可能是金色的,還特別流行綠色的「翠靨」!一對帶着綠色酒窩的女子向你微笑,你能適應嗎?有膽量細看嗎?

武則天的行障 - 天天要聞

貼之外,唐代女子還很有創作精神地自己動手用筆在臉上描畫,往往在額頭畫出花朵,雙頰兩側則是類似流雲、飛霞、翔風的曲紋,半抽象半具象,特別考驗畫與看雙方的想像力。所以,一張妝容完整的唐代女性臉龐有大約三分之一的面積都被花佔據,而且這些金色或紅翠的小花繽紛燦爛,只怕比五官本身還搶眼。唐代里人對於心愛女性的印象,大概主要來自這些絢麗多變的紋飾吧!我很懷疑,一位女子一旦改變臉上花細的風格,比如由主打綠色改為多用紅紫,本來喜貼小花卻忽然一臉雲氣,她的意中人就會認錯人或者猛然不再認識她,這種情況當時想來並不少見。至於小叔、甥侄們,大概一生也弄不清自己家中嫂子、姨嬸們的具體長相,換一臉花鋁,就被家裡男性親戚搞錯身份的事情也該時有發生。

武則天的行障 - 天天要聞

所以,雖然唐高宗與武則天算得上是朝夕相處,想必太太面龐上巧妙的裝飾花紋也會對夫君產生極大影響,在他對太太的顏值感受中佔有相當的比重。

那麼,到了晚上,妝會殘吧?就能顯露幾分真容吧?可是,古代貴族女性早就知道防止妝殘顏敗的局面,到了黃昏的時候,一定要重新上一次妝,稱為「晚妝」「暮妝」。於是,她們從早到晚都是描畫精緻,鮮艷整齊,通過華貴端正的儀容,讓尊貴的地位在直觀上就具有說服力,看得旁人心服口服。

那麼,睡覺前,一定要卸妝嘍。這時候武則天會是素顏一張,從李治到她周圍的宮人,肯定能真切看清她具體長什麼樣子咯。然們,在那個時代,注重儀容的女性會在睡覺前上一層淡妝,甚至在眉同貼一枚花鋁。僅僅貼一枚小花細,相比白日里的滿面繽紛,在當時人的觀念里,已經是低調與樸素了。更關鍵的是,女性臨睡前需在面上、脖頸、前後胸、雙臂甚至全身大量地擦粉,這種粉是米粉為主料,加入養顏護膚的中草藥與香料。在傳統的美容觀念里,夜晚在身上擦粉,能夠讓皮膚在沉睡狀態中充分地、從容地吸收粉內的營養,因此是最重要的養護皮膚方式。任何一個自愛的貴族女子,睡前擦粉這道程序是絕對不能忽略的。

武則天的行障 - 天天要聞

所以,唐宋文人們便經常在詩詞中寫到,與自己同寢的女人第二天早晨殘妝半退,臉上的白粉沾到半頹的蟬鬢上。更有甚者,歡愛時刻的汗水會混着女人身上的白粉,在枕頭上、錦被上、涼席上洇出鮮明的粉痕,還散發著濃烈的香氣。這種現象完全成了當時上層社會男子性愛體驗的一部分,以致他們當中的才子們屢屢以享受的心情,在文學作品中加以描詠,不是嫌棄,而是津津樂道地描詠。

若是普通人呢,睡到大天亮,估計淡妝也不剩什麼了吧。偏偏宮廷中又是勤勉得很,皇帝天不亮就起身準備早朝!因此,即使親如李治,幾十年里也未必能有幾回看到武則天的素顏。

實際上,武則天非常知道化妝的力量,也極其重視通過化妝以及精心打扮來塑造形象。《資治通鑒》就記載:「太后春秋雖高,香目塗澤,雖左右不覺其衰。」她深知,要君臨天下,除了治理國家的業績、挫敗政治對手的才幹,具有說服力的儀態也很重要,因此,即使上了歲數,也仍然十分注重化妝。因為將個人形象打理得綜殼爽目,所以周圍的臣下發自內心地認為她並不老,在他們心中,她始終都是女神級的存在,是聖佛轉世。

武則天的行障 - 天天要聞

武則天十四歲時因為「美容止」被召入宮,先天生成的底版自然是不錯的。不過,在當時的情況下,她的真實面容其實沒有太名亮相的機會。因此,是靠了精緻用心的化妝,靠了妝容晝夜不凋,靠首飾髮型衣裙,來讓自己的形象從進宮的一刻起就明亮出眾,為自己打造了一個美麗而又智慧的形象。不僅如此,她還要靠冪羅、帷帽,靠殿上長垂的紗簾、圍護着她走上封禪台的錦障,營造出獨特的魅力氣場,其中既盈盪着高貴美麗女性的性感氣息,又閃爍着刻意製造的神化色彩。所以,武則天與今天某些人理解的男性化的女強人不同,她是刻意把女性氣質轉化成政治中的正面因素。

或者可以說,武則天的真實長相其實不那麼重要,因為就算你是她的同時代人,而且還是她的身邊人,也基本沒機會看到她素麵無妝的時刻。大概,只有每日貼身伺候她洗沐梳妝的女官、宮女,能夠短暫窺見這位女政治家的本初面容。除此之外,即使身為她丈夫的唐高宗,也永遠只能看到一個精心修飾、無懈可擊的形象。

這倒很符合法國人的觀念。在法國人那裡,沒有丑的女人,只有沒有魅力的女人。任何女人,哪怕真的天生五官不佳,只要發現自己的特點着意加工,揚長避短,就能富有魅力,變得性感,而性感和富有魅力的女人就是漂亮女人。這種經後天的才華自我製造的性感與漂亮,也不因青春逝去而衰減,相反,就像美酒一樣,歲月只會讓聰明女人的魅力愈發醇厚與精粹。

因此,別相信什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說法。武則天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印證了法國人的觀點,天生的美貌也許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生不懈的自我塑造,這塑造由內心到外表,由此形成個性化的、他人可以清晰感受與辨識的魅力氣場。

#武則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 天天要聞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股極為重要的文學思潮推動着文壇發展,它便是以尊古、復古為旗幟的古文運動。古文運動的巔峰當屬唐宋時期,造就了唐宋八大家。明代中後期則是古文運動的另一個高峰期,代表人物為以李夢陽為領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後七子。
姜安 馬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反法西斯貢獻不容抹殺 - 天天要聞

姜安 馬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反法西斯貢獻不容抹殺

作者:姜安 馬楊來源:《歷史評論》2025年第3期帝國主義是引發世界大戰的根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是帝國主義的天然對立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不僅改變了帝國主義世界大戰的性質、進程及結果,還深刻改變了戰後國際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學界,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為戰勝法西斯主義作出的歷史貢獻,...
田城舊事(140):景小莉幹了不合時宜的事 - 天天要聞

田城舊事(140):景小莉幹了不合時宜的事

張麗麗叫停了自己男人楊俊力乾的那件不合時宜的事,其實,她也不用叫停,那件事已經停了,因為楊俊力的政敵秦長壽壓根就沒有打算給他往上報。而這個時候,景小莉卻幹了一件極其不合時宜的事。景小莉何許人也?
只是下了個館子,高洪波的政治風險卻被拉滿了 - 天天要聞

只是下了個館子,高洪波的政治風險卻被拉滿了

重慶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請吃飯這件事,在網上渲染了兩天,仍然熱度不減。吃飯的地方是個正經餐館。高洪波請了兩桌人,一共20人左右。最後把菜單一曬,有青椒魚,有豬腳,有芋兒雞,有蔥香腰花。合計一桌554,兩桌1108。抹了零頭,1100元整。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