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年代裏,美好的愛情故事總是引人注目的。即使是在戰火紛飛的時期,也不例外。民國時期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的愛情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
兩人的愛情,在當時引起了最大範圍的關注。這兩個愛情故事的主角,在身世背景方面也是門當戶對。不過,這段傳世之戀也有讓人詬病的地方,那就是張學良當時早已娶妻。
從照片可以看出,趙四小姐和張學良是十分般配的。但是以現代的評判標準來看,這樣的郎才女貌,無異於對婚姻的一種背叛,張學良更像是見色起意。
也許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確實是源自年輕人的相互吸引。但是在兩人共同度過被幽禁的那段歲月之後,他們之間的感情,早已不是年少時的衝動
不可否認,年輕時的趙四小姐的確是非常美麗,這也是張學良對她一見鍾情且十分痴迷的主要原因。畢竟人都是視覺動物,自然會喜好美的而厭惡丑的。
一、門當戶對,一見傾心
趙四小姐本名趙一荻,「一荻」是她英文名字的音譯。她的祖籍在浙江,出生於香港。1912年出生時因為天邊有一片絢麗的霞光,從而取名為趙綺霞,不過趙一荻這個名字更廣為人知。
趙慶華是趙四小姐的父親,當時擔任北洋政府的鐵路局局長、東三省外交顧問。趙慶華娶的雖然是盛宣懷的女兒,但是趙一荻實際卻是側室出身,她的母親只是一個平民女子。
在趙慶華的十個兒女中,趙一荻是最小的一個,她雖然出生於香港,但是童年時期都在天津度過。趙四小姐的成長環境十分優越,她曾經就讀於浙江小學和中西女子學校。
對於當時和趙四小姐一樣家世的女子來說,美貌反而是錦上添花的東西,真正讓她們充滿自信的,是通過良好的教育所收穫的文化知識和藝術才能。
在中西女子學校這個以美籍教士任教的學校里,趙四小姐不僅學到了文學知識,而且尤為擅長英語、音樂。當時在這個學校里就讀的女子,都是社會名流的千金。
雖然內在的氣質讓人非常欣賞,但是外在的美貌往往能在第一時間抓住別人的眼球。在趙四小姐14歲的時候,她就已經出落得端莊秀麗。
趙四小姐的大姐夫馮武越創辦的《北洋畫刊》,曾多次把她的照片刊登在上面。美麗動人的她在經過畫刊的宣傳之後,成為了當時津沽名媛中最轟動的一位。
從這張老照片不難看出,那些由於技術原因所產生的照片瑕疵,並沒有折損趙四小姐一絲一毫的美貌。她在照片中身穿洋裝、化着精緻妝容,側着身子的姿態更讓她的氣質顯露無遺。
正值青春年少的趙四小姐,作為當時最為出眾的名媛,臉上滿是自信與驕傲。也恰恰是這種從容尊貴的氣質,讓她更加的迷人,張學良也是因為這些特質才被其所吸引,並為她痴迷。
從畫刊中看到趙四小姐照片的張學良,對她一見傾心,他迅速找到創辦畫刊的馮武越,請求他為自己介紹照片上的人。在這位大姐夫的搭橋引線之下,兩個人才算是正式認識。
當時趙四小姐的四哥、五哥,都與張學良私交甚好,這也是兩人能迅速熟絡的原因之一。在熟悉起來之後,張學良親昵地稱呼趙四小姐為小妹。
二、相識相知相戀,遭到父親反對
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的相見、相識,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色彩。雖然當時的張學良已經娶妻,但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男子妻妾成群是普遍現象。
所以兩人之間的交往,也不會因為一人已經是有夫之婦而斷絕。更何況,作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優質男性,張學良的長相和言談舉止對於女人來說,有着極強的吸引力。
1927年夏天,因為天津富豪大多選擇去北戴河避暑的原因,趙四小姐和張學良在碧海藍天的沙灘上不期而遇。在這個避暑勝地,兩個年輕人度過了快樂而又美好的一段時光。
在此期間,趙四小姐對於張學良的愛慕之心更勝以往,兩人之間的關係也因為朝夕相處而更進一步。1928年8月東北易幟,張學良成為了權傾朝野的風雲人物。
手握實權的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的往來越發頻繁,他時常在處理政務之餘,約着趙四小姐一起去香山飯店的高爾夫球場打球,或者是去各大高級飯店吃飯、跳舞。
不過,兩人之間的交往雖然日益密切,但是趙四小姐的父親趙慶華,卻並沒有把張學良列為自己的女婿人選。事實上,當時趙慶華已經給趙四小姐找了門當戶對的婆家。
雙方在見面之後,趙四小姐對於男方的印象也還不錯。然而,剛剛從天津返回奉天的張學良卻打了一個長途電話給她。在電話里,張學良邀請她北上到東北大學進行深造。
而且當時回到奉天的張學良也生病了,出於擔心張學良的病情和求學心切的原因,趙四小姐把自己想要北上的想法告訴了父親。而對於她的打算,趙慶華並沒有表態。
雖然趙慶華沒有表示支持,但是趙四小姐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瀋陽,並在當時的北陵別墅住了下來。張學良和趙四小姐也開始出入相隨,感情一日勝過一日。
然而好景不長,趙四小姐的異母哥哥,向父親趙慶華告發了她去東北找張學良的事情。在這位兄長的描述中,趙四小姐成為了一個拋棄家庭、為愛私奔的逆女。
不僅如此,當時一些坊間小報上也刊登出了趙四小姐失蹤且疑似私奔的消息。一時間,所有人都在討論這個涉及兩大人物的桃色事件。
迫於輿論方面的壓力,趙慶華連續三天登報,表示女兒已被自由所迷惑,竟擅自私奔,他要依照家規從族譜上除去她的名字,並表示以後趙四小姐發生任何事情都與他沒有關係。
趙慶華發佈這樣的消息,不僅是盛怒下的氣憤之舉,也是為了給已定親的親家一個交代,還是為了緩和家族內部之間的矛盾,讓自己這個備受寵愛的小女兒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
就這樣,趙四小姐沒有了退路,她只能繼續留在東北陪着張學良。幸運的是,張學良對她十分心疼,他甚至搬到了趙四小姐的住處,不僅時常安慰她,還對她許下了很多承諾。
雖然張學良對趙四小姐呵護有加,但是年僅17歲的她,還是險些被漫天的輿論吞噬。無奈之下,她找到了張學良的夫人于鳳至,並請她施以援手、平息輿論。
在趙四小姐的請求下,于鳳至力排眾議,把她接到了大帥府。為了表示感謝,趙四小姐表示願意做一輩子的秘書,絕不要任何名分。從此,趙四小姐成為了張學良對外的秘書。
三、軟禁期間,相偎相依
西安事變之後,獲得自由的蔣介石很快就把張學良徹底架空,並變相軟禁起來。張學良和於風至被軟禁在國內,他們的孩子被送往國外看管了起來。
此後,隨着東北軍逐漸被分化,國民黨的頑固派日益佔據主導地位,張學良的生存環境也開始變得更加惡劣。1940年,于鳳至患上重病。
張學良決定請求宋美齡幫忙,讓于鳳至去美國看病,正好藉此留在國外保住自己的血脈。同時,張學良表示自己絕不會自殺,他會努力活下去,趙四小姐很快就會過來陪伴他。
宋美齡和戴笠同意了用趙四小姐代替于鳳至陪伴張學良的意見,之後張學良立刻寫信給趙四小姐,邀她前來陪伴自己。
收到信件之後的趙四小姐明白,此去並不簡單,但是深明大義的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至此,張學良和趙四小姐迎來了人生中一段異常艱難的相依相偎的日子。
在被禁錮自由、無所事事的這段時間裏,趙四小姐真正擔任起了秘書的工作,她為張學良整理了他的札記,兩人對明清歷史進行了許多研究,並出版了一些書籍。
或許在此之前,張學良和趙四小姐兩人的感情存在着許許多多的雜質,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相伴之後,這份感情早就讓兩人達到了密不可分的地步。
在共患難的時間裏,張學良和趙四小姐被迫輾轉各地,最後到了台灣。照片中坐在井上溫泉住所門廊下的女子,正是和張學良被囚禁在此的趙四小姐。
憂鬱的神情顯示出了她當時略有苦悶的心情,不過這並不折損她的美貌和氣質。儘管美貌依舊,但是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或許才是張學良對她如此痴迷的原因吧。
畢竟年少時期的美貌,是最容易磨損的東西。在兩人相伴的幾十年時間裏,再美的樣貌也早就成為了習慣,只有品行和人格才會成就永久的吸引力。
這一點在兩人老年時期的相處中,表現得十分明顯,那種和諧、融洽的氛圍讓人艷羨。據記載,55歲的張學良甚至在趙四小姐去台北治病時,還會堅持每天給她寫一封信。
顯然,對於兩人分開這件事情,張學良是十分不適應的,他對於趙四小姐的依賴之情也在這種分別中盡顯。
苦難終將成為過去,隨着蔣介石父子的離世,屬於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的磨難終於結束。獲得自由的張學良,在1990年舉辦了自己的90歲大壽。
宴席上嘉賓如雲,張學良坐在輪椅上,被趙四小姐推着緩慢出場。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兩人臉上都帶着如釋重負的輕鬆和愉悅。顯然,在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里,他們活得十分自在。
結語
人生即將走入終點時,曾經青春年少時的桃色事件,也化為了難得的回憶。張學良青年時期對趙四小姐的痴迷,化為了相伴幾十年的深情。
張學良和趙四小姐共同跨過了新世紀,兩人又幾乎同時走到了生命的終點,並一起長眠於地下,這也算是為這段跨越世紀的愛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