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被電視劇騙了,和珅紀曉嵐劉羅鍋誰的官更大,很多人都想錯了

2022年10月23日08:52:54 歷史 1293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和珅紀曉嵐劉羅鍋誰的官更大,很多人都想錯了 - 天天要聞

古人總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對古代人來說,從事任何職業都不如走上仕途來的光彩。不僅僅自己的社會地位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還能光宗耀祖,是一件為家裡爭光的事情。

但是人分三六九等,即便是已經身為在朝的官員了,其實他們之間也是有差距的。接下來咱們就看看清朝時期最為出名的三位官員和珅紀曉嵐劉墉誰的地位比較高呢?看完只想說,別再被電視劇騙了,和珅紀曉嵐劉羅鍋這三個人到底誰的官職大,其實很多人都想錯了!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和珅紀曉嵐劉羅鍋誰的官更大,很多人都想錯了 - 天天要聞

天下第一貪官:和珅

咱們就按照先後順序一一來說明,這第一個就是和珅了。我們在熒幕上見到最多的和珅形象都是一個大腹便便、面容狡詐、口蜜腹劍之人。

這個人貪污成性,最大的愛好就是搜刮銀兩,為此和珅可沒少拍乾隆的馬屁,把乾隆哄得那叫一個心花怒放,他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了。

只是這時電視劇里的情節,和珅在歷史上的形象究竟如何呢?我們翻閱史書不難發現,和珅在朝為官的時候,最高的位置曾經達到了文華殿大學士。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和珅紀曉嵐劉羅鍋誰的官更大,很多人都想錯了 - 天天要聞

這個官職看起來像是一個沒什麼實際權力的文官,但其實還真不是這樣。和珅在當大學士的時候,因為頗受乾隆的喜愛,他不僅僅能幫助乾隆料理政事,在文武百官面前那也是昂首挺胸,十分氣派的。

除了文華殿大學士,和珅還當過軍機大臣領班、內務府總管、步軍統領等等官職。可見,和珅的涉獵有多麼的廣泛。尤其是內務府總管這一職位,那宮裡的大小事宜都會經過他的手。不管是眾人的吃穿用度還是各個宮裡的開銷,幾乎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和珅紀曉嵐劉羅鍋誰的官更大,很多人都想錯了 - 天天要聞

而從這裡能夠楷多少油水咱們也就心裏有數了吧。難怪,和珅被稱為天下第一貪官,一是因為他位高權重,對他來說貪污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二是因為和珅本人就利欲熏心、善於玩弄權勢。

有人或許要問了,和珅作為一個貪官,坐到這麼高的位置乾隆也不管管嗎?其實很少有人知道,和珅貪污的許多銀兩都進了乾隆的口袋,為乾隆充盈國庫了。否則乾隆在位的時候六下江南、收藏各種琴棋書畫、早就把康熙雍正留下來的家底敗壞光了。

也是因為和珅會察言觀色,能夠滿足乾隆的需要,還能夠左右逢源,才會一路走到那麼高的職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和珅紀曉嵐劉羅鍋誰的官更大,很多人都想錯了 - 天天要聞

和珅的死敵:紀曉嵐

說完了和珅,我們會發現他的權利和地位其實和電視劇里演的是大差不差的,都是位高權重,受人敬仰的。那麼歷史上的紀曉嵐也是如此「幸運」嗎?

答案其實是否定的。咱們在影視劇里能看到紀曉嵐和和珅二人之間常常鬥智斗勇,他們一個是兩袖清風的清官,看不慣和珅的所作所為,另一個則是標準的大貪官,處處刁難紀曉嵐。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紀曉嵐的官職不說和和珅平起平坐了,至少也應該差不太多吧,否則他怎麼敢和和珅對着干呢?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和珅紀曉嵐劉羅鍋誰的官更大,很多人都想錯了 - 天天要聞

其實還真不是這樣,紀曉嵐在朝為官的時候,並沒有受到乾隆皇帝的重視。原因就是乾隆只是看中了紀曉嵐在文學上的造詣,讓他編纂四庫全書,對於紀曉嵐處理政事的能力,乾隆是相當看不上的,甚至可以說是嗤之以鼻。

所以乾隆在位的時候,紀曉嵐最高也就當到了禮部尚書。這是一個並沒有多少油水的官職,紀曉嵐也只能勤勤懇懇得工作,沒有什麼晉陞的機會。

直到嘉靖上位的時候,紀曉嵐才真正有了存在感。他擔任過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官職,可以說是升了不小的官。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和珅紀曉嵐劉羅鍋誰的官更大,很多人都想錯了 - 天天要聞

只是這個官職仍舊沒有什麼實權,所以說紀曉嵐別說是和和珅平起平坐了,二人的巔峰時期都不在同一個時候,是說不上什麼話的。

宰相劉羅鍋的地位

說完了和珅和紀曉嵐,我們最後再說說劉墉。其實他的地位我們從稱呼上就能夠看出來。「宰相」一直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也就是說除了乾隆,也就劉墉的實際權力最大了。

而且劉墉是掌管着官員的任命、調遣的,所以說在朝的官員沒人敢忤逆他。劉羅鍋的地位我們也可想而知有多麼高了。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和珅紀曉嵐劉羅鍋誰的官更大,很多人都想錯了 - 天天要聞

不過和和珅不一樣,劉墉的官職雖然很高,但是他卻能夠做到真正的兩袖清風,不取任何不義之財,也不和貪官污吏同流合污。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地位高,就藉機斂財,這點還是很讓人欽佩的。

可以說,乾隆在位的時候能夠這麼瀟洒的遊山玩水、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和劉墉的勤勉是分不開關係的。否則的話,照和珅的貪污程度,要不了多久大清朝就被搬空了。

除了劉墉的地位,其實他究竟是不是羅鍋這件事我們也不能完全看電視劇里說的。因為根據歷史記載,劉墉並不是羅鍋,而且還身形挺拔,跟羅鍋一點都不沾邊。這也足以見得,我們從電視劇里看到的這些人物很可能和他們的歷史形象有着天差地別。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和珅紀曉嵐劉羅鍋誰的官更大,很多人都想錯了 - 天天要聞

結語

不得不說,這些人的官職其實和電視劇里還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我們在認識這些歷史人物的時候,也要從實際出發,不能將電視劇當做第一手資料來了解。重要的還是那些文物、歷史典籍等等,這樣才能夠為我們提供更加正確的認知。

如今影像事業的確非常的發達,這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機會了解歷史人物。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對於歷史人物的真實樣貌我們卻不能很好的了解了。因為電視劇總是要經過一定的藝術加工才會吸引人,所以我們看的時候也要注意甄別。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 天天要聞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立獅腦山巔,望太行雲煙。那座座峰巒如同無言的豐碑,銘刻着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崢嶸歲月、不朽功勛。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正在山西陽泉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為粉碎...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 天天要聞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陽泉市考察。他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了解當地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等情況。 陽泉獅腦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直指蒼穹 不遠處,...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 天天要聞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