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頓涅茨克傳奇英雄、「斯巴達」突擊偵察營第一任營長阿爾森·巴甫洛夫被暗殺得整整第六個年頭的祭日。他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呼號——「摩托羅拉」。
簡中挺烏派肯定會說,這個分離分子死有餘辜。肥鵝想說的是,簡中挺烏派們就是典型的偷換概念,混淆視聽,他們所做的事情正如富蘭克林曾說的,真相只說一半往往是彌天大謊。俄烏衝突爆發前,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恐怕連烏克蘭在哪兒都搞不清楚,就更不要提西烏納粹對頓巴斯長達8年的血腥鎮壓和種族滅絕,14000多當地俄族居民慘遭屠戮的事實被他們無視了。
為了以正視聽,肥鵝要再次說明以下幾點:
一、縱觀整個烏克蘭歷史,烏克蘭只是一個從地名衍生出來的國名,烏克蘭(украина)中文意思是邊境,這就意味着這個地方在古代是四戰之地。它從未有過一段延續超過兩百年的統一中央政權,現今烏克蘭共和國的法定版圖是拼湊而成的。從歷史角度來看,烏克蘭不具有作為主權國家存在的傳統。如果有人要說烏克蘭傳承自基輔羅斯的話,那麼肥鵝很明確地告訴你,當1240年蒙古西征將基輔城徹底屠城且夷為平地後,創建基輔羅斯的留里克王朝的法統繼承權就已經不再在基輔了,而是轉移到了莫斯科公國和其他幾個公國。後來,莫斯科公國推翻了蒙古金帳汗國統治,並統一羅斯諸公國,所以,基輔羅斯的繼承法統在俄羅斯,而不在烏克蘭。
二、發源於西烏克蘭的民族主義思想的狹隘性和血腥殘忍地排除異己活動,註定烏克蘭無法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延續。這一點,肥鵝早在一年前發表的長文中分析過,這裡就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翻閱。
三、現在的烏克蘭政府是通過美國策動的血腥政變(顏色革命)篡奪國家權力的,他們在2014年推翻民選總統亞努科維奇領導的政府,甚至不符合廣義上的民主原則。
四、烏克蘭自波羅申科上台將去共產主義化寫入憲法等極端行為,使其自身脫離了從蘇聯繼承的法理基礎,而恰恰是蘇聯延續下來的法理基礎給予了烏克蘭主權國家地位和國家版圖。
五、烏克蘭分離主義源自於西烏克蘭的利沃夫,2013年叫囂獨立的是利沃夫和新納粹勢力泛濫的西烏克蘭,東部地區揭竿而起是在顏色革命成功之後,完全可以視為對波羅申科等代表的親西方勢力破壞民主基礎以及不願當西方傀儡和亡國奴的反擊。
六、烏克蘭淪落到如今這般田地,是它本身甘願充當美國傀儡挑釁強鄰的惡果。
擴展閱讀:
1983年2月,阿爾森·謝爾蓋耶維奇·巴甫洛夫出生在俄羅斯聯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境內的科米自治共和國烏赫塔市。他15歲時成為了孤兒,19歲時參軍入伍,在俄聯邦近衛海軍步兵第77旅服役,因為擔任通信兵而獲得了「摩托羅拉」的綽號。期間,他參加了第二次車臣戰爭,因此獲得了人生第一次實戰經驗。退役後的巴甫洛夫在他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頓河畔羅斯托夫生活和工作。
2014年,美國成功策動烏克蘭顏色革命,親西方政治精英們篡奪國家權力,烏東俄羅斯族民眾遭到暴力對待。巴甫洛夫聽聞西烏納粹對烏東俄族同胞犯下的滔天罪行,他毅然拿起武器加入頓巴斯民兵組織,組建了由自己指揮的「摩托羅拉」支隊,該支隊在同年5月的尼古拉耶夫卡保衛戰中一戰成名,並最終發展為頓涅茨克民兵的主力部隊之一的「斯巴達」偵察突擊營,為東烏戰場上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儘管烏軍幾次宣布在戰場上擊斃巴甫洛夫,但事後都被證實為是假消息。
2016年10月16日下午6點左右,巴甫洛夫在自家住所的電梯中遭到事先埋設在電梯電纜上的簡易爆炸裝置襲擊,與格魯吉亞籍保鏢戈吉阿什維利一起被當場炸死,年僅33歲。而當時,他的妻子和孩子正在等待他回家。同一天,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局長顧問尤里·坦迪特向外界承認了對巴甫洛夫採取的暗殺行動。
2022年5月18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簽署了第290號總統令,追授阿爾森·巴甫洛夫勇氣勳章,以表彰他在保護同胞時所表現出來的勇氣、無私和大無畏精神。
總統令中這樣寫道:「鑒於他在執行保障同胞權利和自由的任務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勇氣、無私和大無畏精神,授予阿爾森謝爾蓋耶維奇巴甫洛夫(死後追授)勇氣勳章。」
正如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22俄羅斯能源周論壇上所說的,基輔政權長期以來一直在使用恐怖主義手段,組織政治暗殺、種族清洗和屠殺平民。然後他們自己把它放到互聯網上,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犯下錯誤時,他們會立即抹去。但網絡是有記憶的。
(2022年10月16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