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2022年10月09日17:13:15 歷史 1641

1930年,一部《中國漢字拉丁化的字母》在南京出版發行。

可不久,這本書便在學術界、文化圈引起山崩地震般的海嘯。學者們各執一詞,或有批評,或有讚揚,真是吵翻了屋頂。

可不管如何,其作者瞿秋白都被當成了漢字拉丁化的先驅,深受青年們的追捧。

實際上,中國古漢字乃是繁體。在書寫之時,筆畫多,耗時長,非常不簡便。對於漢語言的學習者,這則是增加了入門門檻,不方便中國文化的傳播。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五四運動時期,一些新文化的持旗人便高喊:「漢字不滅,中華必亡。」

彼時的舊中國積弊累累,社會風氣散漫,國家實力孱弱。人們越來越多開始了反思,在學習西方的道路上,有些人把問題的根源放在了漢字上。

「只有廢除漢字,中國才能迎來新生。」於是後,瞿秋白等人開始了大膽的改革,一批留洋歸來的學者紛紛贊成。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借鑒蘇聯,漢字「拉丁化」

1917年秋,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取得了俄國獨立。不久,一場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迅速展開。俄國地域寬廣,人口眾多,可在沙皇封建統治下,多數人不識字、沒文化。

為了提高生產力,國民的素質必須要快速提升。於是,蘇維埃的高層也展開了另一場爭論——對俄語進行拉丁化。

所謂拉丁化,其實便是把繁雜的筆畫文字改造成拉丁字母拼寫。由於拉丁語言都是表音文字,它的口語化非常方便,極大地提高了文字的傳播性、便捷性。

1919年開始,蘇聯全境範圍開始了正式的拉丁化俄語改造。不僅是本國人,連定居於此的中國僑民也被傳授拉丁化俄語。令人驚奇的是,短短數年,十幾萬中國僑民都掌握了這門語言。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當時,中共黨員瞿秋白同志來到蘇聯,他親眼目睹了「拉丁化俄語」的巨大威力。只要熟悉二十幾個拉丁字母,哪怕就是上了年紀的俄國老農民,他也能識字、說話。

伴隨着蘇聯兩個五年計劃,其國力迅速增長,各類人才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見此情況,瞿秋白大為震動,他心中暗暗思量:「漢字不也是可以拉丁化嗎?」

於是,待在莫斯科的瞿秋白行動起來。他一手整理古漢字資料,一手對比拉丁語言,進行了初步的改良。

越是投入其中,瞿秋白越是興奮。漢字筆畫繁多,難於記憶,難於書寫。作為一名歷史專家,瞿秋白更是認識到「漢字乃是百分之三四中國人用的,這是封建統治者的階級工具和文化武器。」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瞿秋白:廢除漢字

漢字明明就是全體國人使用的語言,瞿秋白為什麼講是階級工具?其實,這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過去士大夫推崇「耕讀傳家」,而能夠接受教育的人,本身便是少數。儒家學說傳播過程中,那些深奧難懂的道理也伴隨着晦澀拗口的古漢字。

因此,也就出現了「之乎者也」的孔乙己,這些深受毒害的讀書人了。至於真正的勞動者,他們則成了口中「趴糞的、挑擔的」。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瞿秋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共產主義先驅,他注重勞動者的權利,講究平等與自由。

在見到列寧的時候,他直抒己見,並得到了列寧的讚賞:「拉丁化是東方語言的一個革命因素。」聽了這番話,瞿秋白信心十足,更潛心投入鑽研中去。

三個月過後,瞿秋白的成果終於問世了。從蘇聯歸來,他借鑒了先進的拉丁化改造經驗。結合中國實際情況,瞿秋白推出了新的拉丁化漢字。

一方面,他引入了西方的拉丁字母,廣泛與漢字進行匹配;另一方面,瞿秋白又創造性地發明了聲母和韻母;最後,他最大的成就則是標定了聲調。這也是被後來使用。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聲調有多重要?當海外漢學者得知漢字被標定聲調後,幾乎所有人都讚賞。要知道,漢字只有一兩個音節,這是和英語最大的不同。

在日程生活中,中國人只用幾個音調去描述詞彙,這讓外國人頗為費解。在上千個漢字中,一個音便有着許多字。正是這樣的語言邏輯,使得中國的詩歌獨具魅力。

瞿秋白標定了四聲音調,這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漢語的優美髮音。通過不同的發音,我們也可以知道具體是哪一個詞。

緊接着,瞿秋白髮出「儘快推廣拉丁化漢字,廢除方塊字」的倡議。在南京、上海等大城市裡,這樣的呼籲也引起了熱烈討論。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各方言論,贊成者多

首先對瞿秋白的成果表示歡迎的,還是海外的華人、華僑。著名的文學家吳玉章先生也提出了《拉丁化漢字方案》,他和瞿秋白不謀而合,自然出來贊同。

彼時,中國已經經歷了一次新文化運動,中國青年的思想極為活躍。

其中,「白話文運動」和「國語運動」讓所有人都思想醒悟,年輕人自覺地看起《新青年》。知識文化分子們擺脫了「八股文」的束縛,用起了最直白的「白文」。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當瞿秋白做第一個發聲人後,年輕人便前赴後繼地跟隨,時髦、體面、流行也被冠在了「拉丁化漢字」頭上。

瞿秋白的初心是好的,可他的做法卻過於激進。漢字乃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載體,這樣的象形文如何能夠輕易放棄?可以說,放棄漢字便是放棄中華自我。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在一片高歌讚賞聲中,趙元任先生站了出來。趙元任既要保留漢字的精華,又想去除其弊端。這位留洋多年的大學問家,他以96字奇文進行了有力說明。這便是流傳開來的《施氏食獅史》。

全文迅速被各大報紙刊登: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失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這篇古文記載了一個姓施的人,他愛好吃獅子。有空之時,他跑到集市逛街,恰好看到了十頭獅子。可由於害怕,直到獅子死了,他才敢靠近,並買回家去。在家裡的石室內,他讓人擦拭清洗獅子。可真正準備吃的時候,他才發現不過是十頭石獅,於是寫下了這篇日記。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96字奇文,通篇上下一個音節

此文一出,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通篇上下都是一個音節「shi」。若是漢字,人們一看便了解其中趣事,讀完更是不經意的會然一笑。這文荒誕、離奇,卻又有着豐富的警世寓意。

可按照瞿秋白的拉丁化漢字,那麼便會是一片96字的「shi」了,誰還知道其中的含義了。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趙元任何許人也?他生長於一個傳統的讀書人家,父親做過前清的舉人,母親也是有名的才女。從小到大,趙元任耳濡目染,學習了許多傳統的經史子集

18歲那年,憑藉優異成績,趙元任考入了游美學務處,並保送康奈爾大學深造。此後8年,他潛心攻讀,先後拿到了文學、數學、物理學、心理學的文憑。

1919年,他博士畢業,留任康奈爾大學教授物理學。一年後,趙元任回國在清華任教,以博學多識受到學生讚揚。羅素(英國哲學家)來華訪問時,他全程陪同,並擔任翻譯。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在清華園裡,趙元任與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一起被稱為四大導師」。而他更是精通數學、物理學、心理學、中國音韻學、普通語言學、中國現代方言、中國樂譜樂調和西洋音樂欣賞。

這位大學問家的出現,人們也開始了反思「拉丁化漢字」的弊端。可是,一場大辯論並未停止。

1930年冬,國民政府在海參威舉辦了第一次中國漢字拉丁化大會。不過,因為許多原因,到場參加的只剩下了北方的文化人士。會上,瞿秋白贏得了不少的贊同。

文化名人胡愈之先生說:秋白是拉丁化北方化方案的最早創造者,他是拉丁化新文字運動的開山老祖。單就這—件事,就教中國人民永遠不能忘掉他。」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胡愈之自詡為革命知識主義者,他強調文化改造,願意實行拉丁化漢字。

魯迅先生也起初報以贊成:「這回的(拉丁化)新文字卻簡易得遠了,又是根據於現實生活的,容易學,有用,可以用這對大家說話,明白道理,學得技藝,這才是勞苦大眾自己的東西,首先的唯一活路。」

不過,在眾人看到了趙元任先生撰寫的《施氏食獅史》後,大家都陷入了思考。一味提倡拉丁化漢字的好處,卻也失去了漢字本身的精華。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漢字改造的爭議

當時,文化界人士(特別是留洋知識分子)都有一個共識:圖畫文字與表意文字都是文字的低級階段,文字的高級階段只有表音文字,表音文字才是公認的先進的文字。

其中有人便提出:「文字要為科學生產力服務,而不是封建專權。」僅從歷史發展上來看,這話說的一點不錯。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本有四大發明,科學技術也位列世界一流。可因為漢字難以被科技(特別是數學、物理)所運用,沒有辦法進行抽象地概括。這使得中國人只能描述事物、敘述外貌,難以進行深入研究。

因此,西方的數學、物理迅速發展,工業革命也隨之浩浩蕩蕩地展開。唯有封建中國,千百年都循規蹈矩地過活,維持着統治階級的利益。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比別人笨嗎?這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於是,知識分子們呼籲「漢字拉丁化」,這便是改良國民的邏輯思維,提升抽象思考的能力。

趙元任先生則提出了個人的深刻見解。在他看來,漢字有好有壞,決不能一言概括。

在96字奇文《施氏食獅史》問世後,他給漢字拼音化的制定提供了一個方向,展示了漢字的獨有特徵——漢字音節強於詞。因此,漢字不一定進行拉丁化改造,卻可以保留拼音註解。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新中國時期,漢字拼音化

趙元任留學多國,精通數國語言。他既是科學大師,又是音韻語言的先驅。有着中西教育的經驗,他也成為了說話最具分量的「研究者」。在開始研究如何進行漢字改革時,這個大課題落在了趙元任身上。

趙元任和瞿秋白都是文字改革的先驅,他們做法不同,卻又都希望漢字能夠發展,國家能夠強大。

值得一提的是,瞿秋白把改良後的語言稱為「普通話」,趙元任則稱為「國語」。翟主張用拉丁字母替代漢字,趙推崇漢字拼音化。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在統一語音的方面,趙元任認為要以北方語言(尤其是北京話)為正宗。而瞿秋白則提出平均主義,循序漸進,要讓全國各省都能聽從。可以說,二人各方面都不相同。

後來,法國記者列文森採訪趙元任時問:「你跟拉丁化的設計者們見過面並且討論過它嗎?那些人大多數都在蘇聯留過學,比方說瞿秋白」。

趙元任回答道:「沒詳談過,我從來沒跟他有過長時間的討論。」列文森又問:「你跟他見面很難嗎?」趙元任說:「我不記得了。」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漢字委員會成立。在諸多專家的一同考量下,趙元任先生的意見得到了贊同。

此後,新中國開始了大規模掃盲,我們的人口識字率迅速提升,民族文化也愈發自信。不過另一方面,中國孩子也開始了普及外語(俄語、英語)。

在表音方面,拉丁字母有着天然優勢,它們也並未離開語文課本。

瞿秋白提議將漢字「廢除」,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 天天要聞

總而言之,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載體,我們既要保留它,也要改造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拉丁字母引入國內後,中國人的邏輯抽象能力確實提升不少,我們也培養了一批科學家、工程師,這都大大補充了國家發展的動力。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 天天要聞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作為中國知名高等學府,培養了許多在政治、經濟、科學、外交、數學、教育、歷史等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傑出校友,像周恩來、楊振寧、梁啟超、竺可楨等世紀名人,就出自於該校。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 天天要聞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1949 年 9 月 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沙市解放已兩個月了。一段充滿苦難與黑暗的舊沙市歷史已然終結,一個自由且光明的人民新沙市歷史正式開啟。我們不會忘記,國民黨匪幫在沙市橫徵暴斂,瘋狂搶掠拆遷,致使沙市遭受嚴重破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 天天要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5月8日哈耶克誕辰126周年紀念日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觀點一文整理·深度閱讀第一,市場經濟是人類迄今所能發現的最有效率且較為理想的一種資源配置體制。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 天天要聞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黃裕生,哲學家,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1愚蠢的人在苦難降臨自己頭上之前,永遠都認為那是不幸者自己的問題,而永遠看不到苦難的製造者,甚至還站在製造苦難的人一邊,對那些批評苦難的製造者的人冷嘲熱諷,惡語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