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2022年10月08日12:54:27 歷史 1101

三國東吳往往為人忽略,其實吳大帝孫權承父兄之烈,據江守國,自成鼎峙之業。雖曰天意,抑亦人謀。不失為一代鼎峙之雄。而麾下英才濟楚,名將輩出,比之曹魏、蜀漢,不遑多讓。以下東吳38將,興王定霸,戡亂禦侮,比翼齊衡,為孫氏之所厚待,立功立事,出類拔萃,皆不失為當世名將。

1.周瑜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周瑜字公瑾,安徽廬江人,兼資文武。雅量高致,逸志不群。佐孫策定江東,及孫策去世,與張昭輔孫權,共理眾事。建獨斷之明,烏林摧曹操、江陵破曹仁。開拓荊州,拜偏將軍、南郡太守。惜英年早逝,雄圖未展,終年三十六。

2.魯肅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魯肅字子敬,安徽定遠人。少有壯節,好為奇計。代周瑜守陸口,治軍整頓,禁令必行。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官至偏將軍、漢昌太守,享年四十六。

3.呂蒙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呂蒙字子明,安微阜南人。初雖輕果妄殺,後折節讀書,非復吳下阿蒙。而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摛關羽,拜虎威將軍、南郡太守,封孱陵侯。然用兵詭詐,是以賞不酬勞,功成身歿,時年四十二。

4.陸遜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陸遜字伯言,江蘇蘇州人。夷陵摧劉備、石亭擊曹休,摧而破之,莫不如意。官至上大將軍、右都護,領荊州牧,封江陵侯,代顧雍為丞相。為官忠誠懇至,憂國忘家,為吳國社稷之臣,享年六十三,謚號昭。

5.太史慈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太史慈字義,山東龍口人。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少好學。信義篤烈,有古人之風。官至建昌都尉,督諸將拒劉磬,使其絕跡不復為宼。及孫權統事。遂委以南方之任。惜英年早終,未盡其才,享年四十一。

6.諸葛瑾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諸葛瑾字子瑜。山東沂南人。有容貌思度,於時服其弘雅。與吳大帝孫權有生死不易之誓。任南郡太守、鎮公安,功勛卓著。為人忠誠篤慎,德行尤純,官至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封宛陵侯,享年六十八。

7.朱然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朱然字義封,浙江安吉人。臨急膽定,過絕於人,每出征輒有功。呂蒙臨終薦朱然自代,與陸遜夷陵合力大破劉備。堅守江陵,名震敵國,官至大司馬、左軍師,封當陽侯,為孫權親近。寵遇之重,諸功臣名將無人可比,享年六十八。

8.呂范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呂範字子衡,安徽太和人。以勛舊任用,隱然敵國有大將之風。吳大帝孫權方之東漢開國元勛吳漢,官至前將軍、假節,揚州牧,封南昌侯,遷大司馬,未上任就去世。孫權素服舉哀,追贈大司馬印綬,可謂生榮死哀。

9.朱桓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朱恆字休穆,江蘇蘇州人。以勇略着聞,性護前。恥為人下,輕財貴士,從陸遜破曹休於石亭。官至前將軍,領青州牧,封嘉興侯,享年六十二。

10.程普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程普字德謀,河北唐山人。有容貌計略,善於應對。從孫堅征伐,攻城野戰。因先出諸將,故軍中呼為程公。性好施與,喜士大夫,歷輔三世,興王定霸,官至蕩寇將軍,領江夏太守。

11.黃蓋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黃蓋字公覆,湖南零陵人。少孤有大志,雖貪賤而不同凡庸,好兵事,姿貌嚴毅,善於養眾,每戰士卒爭先。赤壁之戰,建策火攻,官至偏將軍、武陵太守。

12.韓當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韓當字義公,河北遷安人。便弓馬,有膂力。歷輔三世,數犯危難,陷敵擒虜,取南郡、攻涿鄉、守江陵,所在有功,在外為帥,遵奉法令。官至昭武將軍、冠軍太守,加都督之號。

13.周泰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周泰字幼平,安徽鳳台人。服事恭敬,出生入死,不顧軀命,每戰有功。奮激衛主,膽氣倍人,全身創夷,為孫權親重。官至奮威將軍、漢中太守,封陵陽候。出任濡須督,為朱然、徐盛折服。

14.董襲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董襲字元代,浙江餘姚人,志節慷慨,武力過人。平彭虎、斬黃祖,官至威越校尉,遷偏將軍。督五樓船屯濡須口,夜遇暴風,臨危不苟,船沉人亡,以身殉難。

15.蔣欽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蔣欽字公奕,安徽壽縣人。從孫策渡江,討賊平叛,力戰有功。從征合肥,拜蕩寇將軍、濡須督。至於富貴榮顯而折節好學,舉賢不挾私怨。還都拜右護軍,典領辭訟。

16.陳武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陳武字子烈,安徽宿松人。從孫策渡江,平定四郡,征討有功。每戰所向無前,為人仁厚好施。官至偏將軍,合肥之役,奮命力戰,臨陣捐軀,時年三十九。

17.潘璋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潘璋字文珪,山東冠縣人。為人粗猛,好立功名。行軍禁令肅然,所部土辛不過數千,其所在常如萬人。數從征戰,以勇顯名。臨沮擒關羽、夷陵多斬獲,官至右將軍、襄陽太守,封溧陽侯。性奢泰,晚年彌甚,數不奉法,監司舉奏,而孫權惜其功。輒原不問。

18.甘寧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甘寧字興霸,四川忠縣人。少有氣力,好遊俠。為人雖粗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財敬士。為周瑜、呂蒙薦舉,守益陽、拒關羽,敵不犯其境。官至折衝將軍、西陵太守。

19.凌統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凌統字公績,浙江餘杭人。征江夏、斬張碩,合肥之戰,奮命潰圍解急,脫孫權於危難,全身創夷。雖在軍旅,親賢接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官至偏將軍,享年二十九。

20.徐盛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徐盛字文響,山東莒縣人。以敦直、勇氣聞,每戰在前。數從征伐,屢建功勛。魏文帝曹丕率大軍親征,有渡江之志。徐盛建計設圍,造百里疑城使魏軍憚懼,不敢造次進丘,為諸將悅服。官至安東將軍,廬江太守,封都亭侯。

21.丁奉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丁奉字承淵,河南固始人。少以驍勇為小將,數從征伐,搴旗斬將,戰鬥常冠軍。破強敵、夷巨奸,翊戴孫皓即位。官至大司馬、右軍師,封安平候,位居三公之上,一生見證吳國興衰存亡。

22.孫瑜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孫瑜字仲異,浙江富陽人。孫堅之弟。擅於安撫部眾,綏納降附,官至奮威將軍,丹陽太守,在鎮甚得人心。享年三十九。

23.孫桓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孫桓字叔武,浙江杭州人。器懷聰明,博學強記。孫權稱其為宗室顏淵。夷陵之戰,率部拒蜀軍,斬上夔道,扼要徑,幾獲劉備,以功拜建武將軍,封丹陽侯。未幾去世,享年二十六。

24.孫韶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孫韶字公禮,浙江杭州人。儀貌都雅。為邊將數十年,善養士卒,得其死力,故每戰鮮有負敗,官至鎮北將軍、幽州牧,封建德侯。享年五十四。

25..賀齊

賀齊字公苗,浙江紹興人。克寧內難,綏靜邦域,威震山越,拜奮武將軍。合肥之役,孫權撤退遇襲,率三千精兵接應,孫權因此脫險。官至後將軍、假節、徐州牧。大將晉宗叛吳降魏,賀齊率部襲蘄春、俘晉宗,雪吳國之恥。性奢綺,尤好軍事,身經百戰,所向披靡。

26..陸抗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陸抗字幼節。江蘇蘇州人。貞亮籌干有父風,襲爵江陵侯,統父親舊部,鎮樂鄉。西陵督步闌舉城降晉,晉武帝出兵策應。陸抗指麾三軍,破楊肇、敗羊祜,破西陵、斬步闡,威行江漢,以功拜大司馬、荊州牧。雖立大功,貌無矜色,謙沖如常,故得將士歡心,享年四十九。

27.呂岱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呂岱字定公,江蘇如皋人。歷官廬陵太守、交州刺史,平王金、斬士微,威鎮嶺南七郡。撫山越、戰長沙、守武昌,清恪奉公,所在可述。官至大將軍、大司馬,享年九十六。

28.全琮

全琮字子璜,浙江杭州人。吳大帝孫權女婿,有當世之才,貴重於時。為將甚勇決,當敵臨難,奮不顧身。參與洞口之戰、石亭之戰,以功拜衛將軍、左護軍、徐州牧,封錢塘侯。任大都督,擊魏將王凌於芍陂,遷右大司馬、左軍師。及做督帥,養威持重,每御軍,常任計策,不營小利。然不檢奸子,獲譏毀名。

29.宋謙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宋謙為吳國大將,隨孫策定江東,從孫權征合肥,隨陸遜戰夷陵,雖為元勛宿將,功勛不彰,職爵不顯,正史記載,語焉不詳。

30.陳表

陳表字文奧,安徽宿松人。偏將軍陳武庶子。官至新安都尉,平鄱陽、降吳邃,拜偏將軍,封都鄉侯,卒於任上,時年三十四。

31.馬忠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馬忠為潘璋部下司馬,生卒年及貫藉不詳。呂蒙偷襲荊州,馬忠於臨沮俘獲關羽父子,此未事迹未見於正史記載。

32.潘濬

潘濬字承明,湖南漢壽人。為前將軍關羽部屬,任荊州治中從事,與關羽不睦。孫權得荊州,拜為奮武將軍,封劉陽侯。授假節,與呂岱率兵五萬,平定五溪蠻夷,斬首數萬,一境清寧。為人方嚴嫉惡,官至太常。

33.呂據

呂據字世儀,安徽太和人。大司馬呂范次子。襲爵南安侯,數從征戰,以功遷偏將軍。率部於東興成功扺御魏軍進攻,遷驃騎將軍、假節,與孫峻擊壽春、敗曹珍。孫峻去世,孫綝專權,呂據回師欲廢孫綝,為文欽、孫憲擊敗。討賊不克,恥為叛臣,遂自殺,夷三族。

34.朱治

朱治字君理,浙江安吉人。從孫堅、孫策征戰,拜吳郡太守。以舊臣用,憂勤王事,性儉約,孫權視為上將,深為禮遇,晚年請屯故鄣,以鎮撫山越,官至安國將軍,封故鄣侯,享年六十九。

35.施績

施績字公緒,浙江安吉人。左大司馬朱然之子,後恢複本姓。從潘濬征討五溪蠻夷,以膽勇見稱,有將領之才,官至上大將軍,遷左大司馬。

36.朱異

朱異字季文,江蘇蘇州人。前將軍朱桓之子。有將領之才,代父統軍,襲爵嘉興侯,以獻計破樊城外圍之功,遷偏將軍。先後擊敗魏將文欽、諸葛誕,摺鎮南將軍。及諸葛誕舉兵勤王,奉命為大都督、假節,率軍策應壽春,因缺糧撤軍,為權臣孫綝殺害。

37.步騭

步騭字子山,江蘇淮安人。以德度規檢見器當世,歷官鄱陽太守、交州刺史,以平定嶺南之功,拜右將軍、左護軍,封臨湘候,遷驃騎將軍、冀州牧,都督西陵諸軍事。在鎮二十年,以寬弘得眾,內外肅然。官至丞相,赤烏十年(247年)去世。

38.周魴

三國東吳:正史記載之38名將 - 天天要聞

周魴字子魚,江蘇宜興人。舉孝廉,歷官鄱陽太守,在郡明賞罰、有威恩而譎略多奇。生擒彭綺、誘斬董嗣。髠剔發胅,詐降曹休,大破魏軍,以功拜偏將軍,封關內侯。然譎詐以成功,雖事濟受爵,君子不以為美。

以上28名將,俱為志能之士,勇略之輩。可惜周瑜、魯肅、呂蒙、太史慈、凌統、孫瑜、孫桓、陳表之流皆英年早終,陳武、董襲臨陣捐軀,呂據、朱異因事罹禍。致使孫權無力爭衡中原,僅以自守,直至亡國。


施績

圖片來自網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着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着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裏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