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2022年10月08日00:50:14 歷史 1105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

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曾國藩家書》

引言

在封建帝制亮起尾燈的時期,華夏民族曾受盡屈辱,而那一段段不堪回首的歷史,都與晚清政府脫不開干係!

清政府官場的腐敗,幾乎是深深刻在每個中國後輩的印象里的。

那麼,究竟腐敗到了什麼地步呢?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據史料反映,光是曾國藩一人的年收入,就有一萬六千兩摺合人民幣三百萬左右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寫出「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的曾國藩,走上了「腐敗」的道路呢?

非一人腐敗

其實,曾國藩的年收入,是當時所有朝廷成員的正常收入: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據史料《清會典事例》統計

然而,這個所謂的正常水平,對當時民不聊生的社會環境來說,簡直是令人髮指,要知道,當時的老百姓,連下一頓飯在哪裡都還不知道。

所以,腐敗的並非曾國藩一人,而是整個清政府。

仕途

曾國藩祖輩以務農為主,生活較寬裕,父親曾麟書是秀才出身,在父親的影響下,曾國藩七歲識千字、八歲熟讀四書五經,自幼好學。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自道光六年至十八年,曾國藩一路從童子試考到進士,其中雖遇坎坷,但他秉持着永不言棄的精神,最終登第,並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

自此一步步踏上仕途之路。

從翰林院庶吉士一路打拚到工部左侍郎,步步升至二品,並封爵一等毅勇侯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屆此,距他在京,已過去了十餘年,這十餘年間,他鍥而不捨,十年七遷,連躍十級,並與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三人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他位列第一,是四大名臣之首。——資料來源於百度百科

而他卻始終嚴以律己,還要求家人要拮据,不得貪圖錢財、大手大腳。

影響、貢獻

要說起曾國藩對清政府的貢獻,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創立湘軍平定太平天國,並發起洋務運動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大家都知道,洋務運動的首要,就是興辦軍工業,所以,說曾國藩促進了中國軍事工業的近代化,一點兒也不為過。

然而,他的貢獻還遠不止於此:

除促進中國軍事工業的近代化外,他還促進了中國工業的近代化、中國海軍的近代化、中國科學技術以及中國教育的近代化。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影響力橫跨工業、軍事、教育、科技等多個領域。

官場腐敗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可以說是清正廉明、書香門第出身且影響力巨大的人物,為什麼會被扣上「腐敗」的帽子?

這就與他所處的年代分割不開了。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國家也是一樣的,什麼樣的國家,就有什麼樣的官。

如果一棵樹的根是壞的,那麼它發出的枝椏,又能健康到哪裡去?

晚清政府的腐敗那是遠近聞名、遺臭萬年的,是中國歷史上抹不去的黑暗。

清末是所有朝代中,比特殊更特殊的存在。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清朝是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標誌,清末(晚清)是封建王朝向著民主共和制過渡的一個階段。

中國歷史自此進入一個前無古人的、嶄新的社會制度,這其中的動蕩、波折和複雜可想而知。

這種更改,不僅要從經濟、制度、軍事等方面改,而且要從思想文化上改。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命運。——培根《習慣論》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由此可見,思想是多麼的重要。

然而改一個人的思想尚且不易,更別說一個國家數萬萬人的了。

這種改頭換面的時期、朝代末端的時期,激發出的,是更多、更複雜的社會矛盾,當中最受影響的,莫過於離清政府最近的官員們了。

一瞬間,官官相護、金錢開道、把帝國主義列強當做靠山……成為晚清政府官員之間普遍存在的現象。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初入官場,時任翰林院從七品檢討官的曾國藩剛正不阿、嚴以律己,卻一度要靠救濟才能勉強度日。

他一度貸款上班,那裡的俸祿,只夠解決幾個月的溫飽,剩下的時日,全靠他自己倒貼。

他逐漸看清了時局,逐漸明白清正廉明,是沒辦法成就他內心大業的,於是便開始戰戰兢兢、磕磕碰碰地學起為官之道。

他開始突破自己內心的屏障,開始照貓畫虎的接受賄賂,上下打點、登門拜客。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從一開始的辛酸難捱,再到立足官場,個中犧牲與辛酸,是常人無法體會的。

每每及此,都不得不感慨一句,時勢造人

即便如此,曾國藩在成家後,仍有一年,需靠借錢,才勉強過個新年。

可見,要想在晚清官場里大富大貴,光是立足還不夠,還得要八面玲瓏。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而曾國藩,似乎對這個詞並不感興趣,他的興趣,在於成就他內心的大業。

艱辛的建功立業之路

曾國藩靜靜蟄伏,只為等待建功立業、一展才略的機會。

十九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太平天國,就是他建功立業的機會。

而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集結一個真正能為他所用的軍隊。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曾國藩十分痛恨阿諛奉承的軍營習氣,他曾直言:「武弁自守備以上,無一人不喪盡天良!」,所以在組建湘軍時,他說什麼也不肯用營兵,而是在家底清白、身強力壯的鄉農中募兵。

然而,在萬千人海中募幾個精兵這樣艱巨的任務他都完成得了,卻唯獨敵不過人性

阻撓

曾國藩在湖南一帶操練湘軍時,遭遇同僚的排擠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曾國藩時任二品在籍侍郎,雖說是個有名無實的空殼子,但好歹是個二品,卻仍難逃被排擠的命運。

當時湖南一帶,有另一支朝廷經制軍在守:綠營軍,綠營軍一度將他視為入侵者,並多次尋事滋事,甚至一度讓曾國藩命懸一線。

可當地巡撫駱秉章與曾國藩僅一牆之隔,分明可以避免此事,可駱秉章就是裝作視而不見,直至曾國藩狼狽求救,他才裝模作樣的噓寒問暖。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此風波過後,曾國藩毅然決然離開當地,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衡陽,繼續操練。

他發誓,既然自己的生命被孕育於這片土地之上,那麼自己的事業,也要從這裡起飛。

其實在朝官員無不知曾國藩操練的軍隊,是為鎮壓太平天國而設的,不配合他的工作也就罷了,竟還對其百般阻撓,可見當時的晚清政府內部,嫌隙有多大。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然而,同僚的排擠,於整個軍事活動而言,還算不得什麼,最令曾國藩心酸的,莫過於皇帝的疑心。

多餘的防備心

對當時的政府而言,心頭大患莫過於勢頭強勁的太平天國,然而對當時的皇帝咸豐而言,心頭大患卻是曾國藩手中的湘軍。

曾國藩初設湘軍時,咸豐帝就因不信任給了他一個二品在籍侍郎的空殼子,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大敗太平軍後,咸豐帝又不情不願地封了他一個湖北巡撫之職,然而事後,卻又火速收回。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曾國藩那一仗,打得可謂是內憂外患、傷心傷神、不得安寧。

戰爭中,曾國藩孤立無援,他和他的湘軍走到哪兒都不受待見,根本發動不了地方官,更別說祈求一些軍糧和軍餉,湘軍傷亡無數,曾國藩自己也幾次三番陷入險境。

好不容易頂着軍費不足、同僚排擠、作戰難度大等多重壓力艱難取勝,迎來的,卻是皇帝的質疑。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這給剛為清政府立了一大功的功臣來說,無疑是最寒心的。

真可謂,我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個種辛酸苦悶,非你我所能感。

尾聲

世事皆有因果。

時勢造英雄,卻也出蛆蟲。

沒有誰是聖人永不犯錯,也沒有誰能離群索居,還建功立業,更沒有誰能登仙不問世事。

清政府官場究竟有多腐敗?看看曾國藩的薪資和開銷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只要是雙腳踩在地上行走的凡人,無不受時局影響,無不受環境侵蝕。

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善惡對錯,就交給歷史去評判吧。

Ps:同僚排擠等史實源於搜索,無法更改、『我心向明月….』引用詩句、習慣決定命運引用名人名言、開頭引用名人名言

Ps:鎮壓已改,其他的未加評判,只是用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遺體腐爛多日無人發現,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遺體腐爛多日無人發現,年僅45歲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女演員遠野凪子近日疑似被發現死於家中,年僅45歲。7月3日,遠野凪子的助手前往其位於東京都豐島區的公寓拜訪,卻始終無法與她取得聯繫。助手隨後聯繫公寓管理公司並報警。警方在室內發現一具倒在地上且已腐爛的女性屍體,現場確認該女性已經死亡,根據狀況判斷其死亡已有幾天時間,警方不認為存在被害...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着火了,這個責任…… - 天天要聞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着火了,這個責任……

昨天有網友在《從監督中拿出20%甚至50%的人來搞調查,那會如何》留言說:舉個例子,10年前驗收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任監督員,到第10個監督員的時候着火了。前面9人沒事,第10個進去了,這冤不冤呢?如果隱患很好整改,沒有一點壓力,為什麼前面9個不做?為什麼就認為在第10個人身上就應該做,而且能做,還能做好?這段話是什...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 天天要聞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原標題: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重讀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閃閃的紅星》,李心田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1月《閃閃的紅星》是李心田寫於60年代的小說,原名為《戰鬥的童年》。1972年,該作品於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後入選教育部紅色經典閱讀書目,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範本,被譯成英、法、德等10餘種文字,19...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王舟瑤(1858—1925),字星垣,號默盫,浙江黃岩人,近代著名學者、教育家、藏書家和地方文獻專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學教授、京師大學堂師範館經史教習、兩廣師範學堂監督、禮部顧問官。王舟瑤一生著述頗豐,著有《中國學術史》《讀經札記》,編纂有《光緒台州府志》《默盫集》,輯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遺書》等。近日,...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七七事變」吹響了全民族抗敵禦侮的號角。作為事變中的重要場景,盧溝橋迅速為國人所熟知...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 天天要聞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古代北魏,宮裡的女人想往上走都難。尤其對胡氏來說,她面前擺着的,不只是後宮的明槍暗箭,還有一道橫了百十年的規矩——「子貴母死」。道武帝拓跋珪定這規矩時說得明白:皇子立為太子,親媽就得賜死,怕的是外戚仗着太后的勢亂政。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佈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陝西省綏德縣人,享年66歲。早年考入綏德陝西省立第四師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 天天要聞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在集義青紗帳里的游擊隊員(資料圖片)。  集義村原屬徐溝縣管轄,位於縣城東10華里處。早在唐代天寶年間,為抗擊安祿山叛軍,當地群眾自發在此集結義軍,「集義村」由此得名。  集義村的地理位置重要,與正北的大常鎮、東南的榆次縣東陽鎮呈犄角之勢。